午歌
“狀物”是寫作的基本功課,當(dāng)我們明確了要動筆寫什么時,就要想著怎樣才能寫得清楚明白,寫得活色生香。所謂狀物,即對事物的刻畫描繪,那些筆力精湛的文學(xué)大家,無不是“狀得一手好物”的行家里手。
比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林黛玉體態(tài)外貌的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
罥煙眉、含情目、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姣花照水、弱柳扶風(fēng),一連串美麗靈動的排比鋪陳,把林妹妹天生的纖弱俊秀、顧盼多情,勾描得通透淋漓,讓人嘆服。
又比如馮驥才在《陰陽八卦》一文中的這段文字:“那人臉當(dāng)中通紅一個酒糟鼻子,賽頂著顆大草莓果;披頭散發(fā),一件寬寬綽綽玄色大袍,沒結(jié)扣兒,小風(fēng)一吹,衣舉發(fā)飄,賽仙賽妖賽只大蝙蝠?!?/p>
把通紅的酒糟鼻比作大草莓,“小風(fēng)一吹,衣舉發(fā)飄……賽只大蝙蝠”。這樣的好文字,讓讀者捧腹大笑之余,人物刻畫更能躍然紙上。
這些傳神的描摹直入人心,甚至很多年后,即便你已經(jīng)完全想不起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但只要一提到這個作家、 這部作品,那金光熠熠的句子,便如星月加持一般,閃耀在你的眼前。就如人們說起林妹妹,不管何時何地,那似蹙非蹙的纖眉和含情含淚的雙眼,已渾然脫胎于時光,與你顧盼神飛了。
所以,好句子是狀物的靈魂,把你的語言錘煉好,既是通向?qū)懽鞒晒Υ箝T的必由之路,也是迅速成長精進(jìn)的終南捷徑。
我覺得比喻是修煉語言的第一利器,甚至可以說,是寫作者的一種必修武功和才識尺度。古希臘哲學(xué)家亞里士多德,就曾在《詩學(xué)》中寫道:“比喻是天才的標(biāo)識?!?/p>
比喻是什么?比喻可不單單是“棉花像雪一樣白”“妹子像野菊花一樣香”這樣直白的感觀聯(lián)想。日本推理作家西澤保彥在《啤酒之家的冒險》中寫過個經(jīng)典的比喻:“酒席間的笑話就如生魚片,沒有當(dāng)場吃便不可口。”嘿嘿,酒席間的笑話和生魚片,八竿子打不著的物件,經(jīng)他老人家的妙手一撮合,忽然八字就能合上了。就那么一瞬間,你的嘴角似乎笑意輕揚(yáng)——哎喲,還真像哇!
甲非乙,以甲喻乙,并非甲和乙在本性上接近,或某些層面上有直接交集。所謂比喻,是甲方在某一維度上的巧妙融通或忽然感應(yīng),二者之間神奇地隔空呼應(yīng),瞬間讓描寫變得更生動,更有趣,更深入人心。
古今中外的作家們,常常在文章中隨手?jǐn)S出一些簡短而傳神的比喻句,讓人眼前豁然一亮,不禁擊節(jié)贊嘆,長久回味。
張岱《陶庵夢憶·禊泉》:“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為白;又如輕嵐出岫,繚松迷石,淡淡欲散?!?/p>
老舍《月牙兒》:“我們的鍋有時干凈得像個體面的寡婦?!?/p>
夏目漱石《我是貓》:“此刻煩躁的心情就像用十除以三得出的結(jié)果一樣,無窮無盡?!?/p>
莫泊?!堆蛑颉罚骸澳昀系男夼瑵M臉都是麻子,仿佛是迎面挨了一片霰彈。”
寺山修司《戀愛和貓》:“戀愛搖頭晃腦地扎進(jìn)你的懷里,像貓咪一樣溫暖?!?/p>
王小波《黃金時代》:“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p>
村上春樹《斯普特尼克戀人》:“二十二歲那年春天,堇有生以來第一次墜入戀情。那是一場猶如以排山倒海之勢掠過無邊草原的龍卷風(fēng)一般的戀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毀路上一切障礙,又將其接二連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說地撕得粉碎,打得體無完膚。繼而勢頭絲毫不減地吹過汪洋大海,毫不留情地刮倒吳哥窟,燒毀有一群群可憐的老虎的印度森林,隨即化為波斯沙漠的沙塵暴,將富有異國情調(diào)的城堡都市整個埋進(jìn)沙地。那完全是一種紀(jì)念碑式的愛?!?h3>如何使用比喻手法
錢鐘書先生在《舊文四篇》中指出:“比喻正是文學(xué)語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輔相成的兩個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愈多愈大,則相同之處愈烘托,分得愈開,則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边@段話不但闡明了比喻的基本性質(zhì),也告訴了大家如何使用比喻手法,來為文章增添新奇色彩。寫比喻句挺像說相聲里的抖包袱,講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越是難預(yù)料,越是段位高。
才氣縱橫、睿智幽默如錢鐘書先生,本身就是精通比喻修辭的高手。據(jù)統(tǒng)計,《圍城》全書25萬余字,比喻修辭的使用頻率高達(dá)600多次,而形式之豐、手法嫻熟、妙想奇思更是其他文學(xué)作品不可比擬的。
“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jìn)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你們新回國的單身留學(xué)生,像新出爐的燒餅,有小姐的人家搶都搶不勻?!?/p>
“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眼睛兩條細(xì)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yuǎn)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p>
“二奶奶三奶奶打扮得淋漓盡致,天氣熱,出了汗,像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p>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p>
“一覺醒來,天氣若無其事的晴朗,只是黃泥地表示夜有來雨,面黏心硬,像夏天半融的太妃糖,走路容易滑倒?!?/p>
如此絕妙好喻,沒有一句像“棉花像雪一樣白”的直白,本體的形象卻撲面而來,喻體的接盤又叫人忍俊不禁,一下子拔高了文字成色和思想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