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9月15日文章,原題:在特朗普的貿易戰(zhàn)中,中國意外贏得朋友 自今年美中貿易緊張急劇上升以來,中國股市受到影響,貨幣出現(xiàn)波動,出口也放緩。但北京有了其他收獲:朋友。在特朗普關稅戰(zhàn)施壓之際,中國正展開外交魅力攻勢,緩和舊爭端,爭取能幫北京抵御華盛頓風暴的伙伴。
比如德國以前總是在市場準入限制方面抱怨北京,但不久前德方作出重大讓步,讓中國投資者在合營企業(yè)中持有更大股份。去年韓國因部署“薩德”而成為中國游客抵制目標遭受重創(chuàng)。現(xiàn)在,韓國的中國旅游收入和汽車銷量又恢復。
本周,中國與其重量級鄰國日本的關系也達到數(shù)年來最高水平。中日領導人在俄羅斯一個峰會上會晤。此前,由于領土爭端和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安倍被北京凍結數(shù)年。特朗普目前尚未像對待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歐盟那樣對付日本,但這個美國在太平洋的最重要盟國可能是他的下一個目標。這可能導致美日關系緊張。
美國與中國的“戰(zhàn)略競爭”還有另一附帶結果。本月,中國解放軍參加了俄羅斯自蘇聯(lián)時代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中俄領導人在峰會上淺嘗伏特加,更是兩人兄弟情誼的最新展示。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的旋風外交是否會促成長久的同盟關系。但當特朗普把美國拖入自我孤立之際,北京正不失時機地行動。去年,中國國家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jīng)濟論壇發(fā)表重要演講,捍衛(wèi)自由貿易,并把中國經(jīng)濟奇跡歸功于市場改革和開放。下周,中國總理將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向聽眾再度傳遞這一信息。(作者格里·施)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9月16日文章,原題:若以為中國脆弱,那就錯了自西方崛起以來,中國多數(shù)時候是個邊緣性弱國。那時的中央王國遠離、也不同于不斷前進的歐洲權力中心,在新興大國的盤算中顯得無足輕重。如今,中國正快速復興,這毫無疑問具有歷史性意義。在很多指標上,中國已實現(xiàn)前所未有的跨越。
最能說明中國重回全球影響力榜首的莫過于成功度過全球性金融危機。但許多人擔心中國會出現(xiàn)在西方曾有的那種脆弱后遺癥。然而,把發(fā)達世界的雷曼危機經(jīng)歷與當今中國的情況相提并論是錯誤的。中國金融體系及其同更廣泛經(jīng)濟的關系與西方根本不同。重要的是,這些不同顯示,擔心危機毫無根據(jù)。
中國當局外人當了幾百年,如今又回到中央(并贏得朋友)。能干、有遠見卓識的北京領導層肯定發(fā)揮了作用。當初那位說出只有尼克松才能去中國這句自夸名言的總統(tǒng),打開大門迎來的不是一個懇求的盟友,而是一個力量大得多、可能也更加耐久的競爭對手。所以,擔心中國脆弱,實屬過慮?!?/p>
(作者約翰·洛比,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