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姣,趙素玲,崔翠林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鄭州 450000)
主題詞 痛經/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寒凝血瘀證 @化癥止痛湯
原發(fā)性痛經(Primary dysmenorrhea,PD)約占痛經的40%,指婦女生殖器官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在行經前后或經期表現出的小腹周期性疼痛,有時可痛引腰骶,疼痛甚者可至昏厥[1]?,F代醫(yī)學對PD的治療以避孕藥、強效鎮(zhèn)痛藥為主,此類藥物對緩解患者疼痛有積極作用[2];但無法根治,且具有影響機體代謝、損害神經系統等副作用。中醫(yī)學在治療PD方法豐富,其優(yōu)勢在于強調辨證論治與整體觀念。文獻[3]報道PD采用中藥湯劑治療效果顯著、副作用小且簡單易行。本研究采用的自擬化癥止痛湯是在傳統中醫(yī)理論、現代藥理研究、我院臨床經驗等基礎上,以溫陽補氣、活血止痛為組方原則配伍而成。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PD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寒凝血瘀型PD應用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的臨床療效。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寒凝血瘀型PD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觀察組:41例,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25.62±4.21)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32±2.38)年;VAS評分2~10分,平均VAS評分(6.82±1.57)分;病情分級中輕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對照組:41例,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6.20±4.63)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19±2.21)年;VAS評分1~9分,平均VAS評分(6.95±1.62)分;病情分級中輕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15例。兩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有可比性。
參照《婦產科學》中制定的PD西醫(yī)診斷標準[4],并經婦科檢查將生殖器官出現明顯器質性病變者排除。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012年版)中寒凝血瘀證的中醫(yī)辨證標準[5]中主癥:經行至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次癥:月經量少;經色有血塊或呈紫黑色,排出血塊疼痛減輕;形寒肢冷、畏寒;面色青白。舌脈象:舌質紫黯,可伴瘀斑,脈澀或沉弦。主癥必備加次癥(≥2項),并結合舌脈象即可診斷。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以上寒凝血瘀證的中醫(yī)辨證標準;年齡18~45歲;經期規(guī)律,周期在(28±7)d內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受試;入選前3個月內未有避孕藥、強效鎮(zhèn)痛藥等相關藥物使用史;病程≥6個月。排除標準:由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等導致的繼發(fā)性痛經者;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心腦、呼吸等原發(fā)性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伴有精神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無法配合治療與檢查而使療效無法判定者;中途退出治療。
2 治療方法 每位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基礎治療,如囑咐患者注重經期衛(wèi)生、飲食有節(jié)、生活規(guī)律、適當運動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桂枝茯苓膠囊(國藥準字Z10950005)治療,具體為自月經周期前第7~10 d開始口服,至月經周期第5天為止,0.93 g/次,3次/d。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處方:當歸、白芍、蒲黃、莪術、五靈脂、肉桂、烏藥、小茴香、甘草各10 g,吳茱萸、枳殼各6 g,細辛3 g。煎服方法:將以上中藥材放入適量水中用文火煎煮,煎至300 ml/劑,內服,1劑/d,于早晚分2次溫服,自經前7~10 d開始連服10 d;冷汗淋漓、痛甚而厥者,加附子6 g;舌有瘀斑、疼痛劇烈、經量較少者,加茺蔚子、三棱各6 g,莪術增至15 g;少腹冷痛、形寒肢冷甚者,加艾葉9 g;血瘀甚者,當歸增至12 g,加澤蘭9 g,川牛膝6 g。兩組均以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
3 療效評價標準 中醫(yī)癥候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痊愈為療效指數(N)≥95%;顯效為70%≤N<95%;有效為30%≤N<70%;無效為N<30%。寒凝血瘀證的癥狀分級量化標準參照文獻[6]。血清前列腺素、β-內啡肽(β-EP)及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清性激素水平測定。所有患者于治療前月經第1天及治療3個療程后月經第1天采集1次9 ml空腹靜脈血,分3份(3ml/份)分別置于無菌抗凝管內,其中兩份離心分離血清,分別用于測定前列腺素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另一份用于待檢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酶聯免疫法(ELISA)測定前列腺素[包括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及β-EP水平;運用ELISA檢測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濃度;運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美國貝爾曼,型號DxH800)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血漿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紅細胞壓積)。血清前列腺素、性激素含量檢測儀器選用全自動酶標儀(芬蘭雷勃,型號MK-3)。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麥倉生物,各指標測定步驟均需嚴格依據其配套說明書進行。不良反應情況:記錄每位患者用藥期間由藥物而致的頭暈、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1 中醫(yī)癥候療效 治療3個療程后,41例觀察組,臨床痊愈17例,顯效15例,有效7例,無效2例。41例對照組,臨床痊愈8例,顯效16例,有效8例,無效9例;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39/41),較對照組明顯升高[78.1%(32/41),P=0.023]。
2 前列腺素及β-EP水平 兩組治療后血清PGF2α濃度較治療前均顯著減少(P<0.01),PGE2、β-EP含量均顯著升高(P<0.01);并以觀察組改善更顯著(P<0.01)。見表1。
3 血液流變學指標 兩組治療后血漿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紅細胞壓積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1);且以觀察組下降更顯著(P<0.01),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兩組前列腺素、β-EP水平比較(ng/L)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4 性激素指標 兩組治療后血清E2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1),P含量均顯著增加(P<0.01);且觀察組改善更顯著(P<0.01)。見表3。
表3 兩組性激素比較
5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見嚴重的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說明兩組治療方案的治療安全性較好。
中醫(yī)學認為PD與女子胞宮、沖任氣血失調密切相關,經期前后氣血急驟變化,體虛血虧則易感外邪,加之寒濕侵襲、飲食生冷,以致寒凝經脈、與血搏結,氣血不暢則胞宮氣血瘀滯,不通則痛;血脈不行則胞宮及沖任失于濡養(yǎng),不榮則痛[6]。故PD患者的常見中醫(yī)證型為寒凝血瘀證,其治則應以化癥散寒、養(yǎng)血止痛為主。本研究以寒凝血瘀證為辨證基礎選用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方中肉桂有歸元止痛、溫經助陽之功,細辛有散寒通陽,祛風鎮(zhèn)痛,兩者配伍可起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作用,共為君藥;蒲黃有化瘀通淋之功,五靈脂有散瘀活血、溫絡通經之效,此兩者共用可起散瘀止痛、通利血脈的作用,當歸有活血養(yǎng)血之功,白芍有調經養(yǎng)血、斂陰止痛的功效,此四者共為臣藥;烏藥有溫腎散寒之效,小茴香有暖宮止痛之效,吳茱萸有助陽驅寒之功,三者配伍可專治寒氣瘀滯、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莪術有破血消積、止痛行氣之功,枳殼有理氣消滯之效,此五者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藥,有解毒、鎮(zhèn)痛、解痙之功,可調和諸藥。上述全方配伍可共奏養(yǎng)血溫經、散寒止痛之效,恰好切合寒凝血瘀證PD的中醫(yī)病機要點。
本研究顯示采用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的觀察組治療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達95.1%,較予以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對照組(78.1%)明顯更高;提示自擬化癥止痛湯組方嚴謹,對PD(寒凝血瘀證)患者機體可從整體上進行調節(jié),散寒化瘀止痛,故而將該方劑應用于PD的治療,能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更有利于緩解患者中醫(yī)癥狀體征。中醫(yī)學中的“血瘀”與機體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密切相關,血漿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紅細胞壓積均可作為血瘀證的診斷及評估指標[7]。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以上血流變指標下降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同期,說明本自擬中醫(yī)方劑對改善寒凝血瘀證PD患者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更有幫助?,F代藥理研究證實,白芍可明顯增加活化凝血活酶時間,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血瘀證大鼠癥狀[8];當歸可活血行氣,增加血流量,有效改善機體血瘀、凝血狀態(tài)[9];蒲黃與五靈脂配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微循環(huán),從而發(fā)揮活血化瘀作用[10]。由此可見這可能亦是自擬化癥止痛湯發(fā)揮調節(jié)機體血流變狀態(tài)的重要原因。此外本研究顯示兩組在治療期間并未有明顯不良反應/事件,可見寒凝血瘀型PD患者對自擬化癥止痛湯的耐受性較好。
現代醫(yī)學指出女性體內前列腺素及β-EP均參與了PD的病理過程。非妊娠狀態(tài)下,子宮內膜可合成PGF2α、PGE2兩種前列腺素;其中PGF2α可促進子宮平滑肌加速收縮,導致子宮血流量減少,而PGE2可對子宮平滑肌活動起抑制作用。當PGE2濃度降低,PGF2α濃度上升時,PGF2α對位于子宮動脈壁上PGF2α受體的作用加強,子宮平滑肌出現痙攣性收縮,提高子宮肌張力、減少子宮血流量,子宮的異常缺血、收縮及代謝物堆積可導致痛經。β-EP屬神經多肽,可調節(jié)下丘腦-垂體功能及生殖內分泌,具有內源性鎮(zhèn)痛功能,β-EP水平異常下降時,對子宮良性的調節(jié)功能減弱,亦可引發(fā)子宮功能異常并導致痛經[11]。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清PGF2α、PGE2及β-EP水平改善較對照組同期更顯著,表明寒凝血瘀型PD采取本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在緩解患者子宮痙攣、改善微循環(huán)上優(yōu)勢更佳;究其原因可能與本自擬方中單味中藥材的藥理作用有關。①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具有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可通過抑制磷脂酶A2對前列腺素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起到松弛平滑肌效果[12];②莪術中莪術油及其水煎液均可顯著改善機體前列腺素與β-EP含量,降低子宮痙攣收縮張力[13]。另外性激素水平異常亦是引起PD的關鍵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中觀察組同期血清E2、P含量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說明本中醫(yī)療法在改善PD患者機體內分泌、調控性激素水平方面更具優(yōu)勢?,F代藥理研究表明,小茴香提取物均可顯著改善血清E2、P含量,具有雌激素樣作用[15-16];白芍可明顯增加卵巢、子宮重量,促進性腺系統功能[17-18];莪術可抑制血凝,增加子宮血流量,充盈的血流灌注可有效溫脈暖宮,可以對患者激素表達水平進行調節(jié)[19-20]。
綜上所述,自擬化癥止痛湯治療寒凝血瘀型PD更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體征,改善前列腺素水平與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療效切實,且安全可靠。但對于本用藥方案的具體作用機制及有效性、安全性,仍需臨床更多長期性研究進一步論證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