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蓉
(昭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女性精神分裂與男性精神分裂不同,因此護理方式也不同[1],本次研究選取了68例女性精神分裂者,分為兩組,常規(guī)護理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積極護理干預治療應用于觀察組患者中,經研究觀察組效果顯著,以下為具體結果。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68例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病例時間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為觀察組(n=34)和對照組(n=34)。排除標準:配合度地的患者; 孕期或哺乳期婦女。觀察組患者最大年齡為40歲,最小年齡為21歲,平均年齡為(31.23±2.28)歲,文化程度:小學12例,初中16例,高中以上6例;對照組患者最大年齡為41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為(31.14±2.12)歲,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17例,高中以上4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個臨床數據經過比對之后,發(fā)現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常規(guī)護理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積極護理干預治療應用于觀察組患者中,首先,要給予患者及家屬相關精神分裂疾病的知識教育,在患者和家屬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2]。其次,醫(yī)護人員幫助患者提高積極性,積極參加娛樂活動,緩解患者心理不良的情況。最后,要提高家屬對治療的支持以及對患者呵護和關心[3],鼓勵患者多多運動,參加社會活動。
觀察研究和記錄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分別進行兩種護理方式的療效和滿意程度,將兩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滿意度和臨床效果進行調查,用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來表達患者滿意程度,用顯效、有效以及無來表達臨床療效。顯效情況: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不良反應消失;有效情況:精神狀態(tài)有所好轉,不良反應狀出現的頻率下降;無效情況:精神狀態(tài)沒有得到好轉,不良反應沒有消失。
SPSS17.0軟件是檢驗本次涉及數據所使用的工具,計量相關的資料所使用的工具為(±s),并且進行t檢驗,應用(%)表示計數,行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差異。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4.11%)高于對照組(73.52%),可以進行對比。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比較
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的CGI-SI以及NOSIE數值,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CGI-SI以及NOSIE比較
精神分裂疾病是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一種疾病,極大地破壞了患者的心理健康[4],不良的生活事件、經濟狀況、病前性格等因素都有可能誘發(fā)、惡化精神分裂疾病的發(fā)展[5],因此,為了提高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治療和身體恢復,采用了積極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積極護理干預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效果顯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精神狀態(tài)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治療,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