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9月11日文章,原題:遇到問題了?那就問一問中國的網上“知心姐姐”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性成癮?遇到了中美貿易戰(zhàn)帶來的影響?或者是關于是否要買房的問題?像顧中毅(音)這樣的“在線問答”專家隨時為你答疑解惑。
中國人經常沒有地方可以尋求幫助,因為一些信息很難獲得,而且當面咨詢專家對于很多人來說花費太高了。去年,“問答網”每天接到的問題大約有1萬個,這是中國社交平臺的一個新功能。顧去年辭去了北京一家頂級醫(yī)院的營養(yǎng)師工作,專心從事問答咨詢,從而使他自己成為遇到嬰兒營養(yǎng)問題的大量年輕媽媽們的“關鍵先生”。顧說:“我認為做一件能夠影響更多人的工作更加有意義?!?/p>
很多問答回復者都是有資質的專家,但是也有很多人通過吸引足夠多的粉絲變得更有權威。他們設立了一個標準,回答每個問題收費100到200元。而更多的錢是通過“窺探”賺取的:其他的用戶支付1元來瀏覽此前所問問題的回答。
在手機支付的推動下,對熱門話題的瀏覽能使單個問題的回答帶來成千上萬元的收入。顧說:“你可能需要花時間去醫(yī)院或者購買專業(yè)書籍,但你花費在上面的時間和金錢太昂貴了,我就能把答案提供給你。”
問答上更加受人歡迎的專家中有一位樹立起了自己作為性知識權威的形象,其粉絲超過600萬。在中國,公開討論性仍然不被人接受。但是問答允許人們匿名提問題,尋求這位專家關于性知識的建議。這位專家的咨詢費達到數百元,對問題的回答被人們廣泛付費瀏覽。
互聯網研究公司速途研究院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說,問答正變成中國知識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有大量的人愿意在問答上為知識付費或者使用其它形式的付費內容和文章,這一人數在2017年翻了一番,達到近1.88億。▲
(陳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