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代華
近日,一段桂林市一女員工接受公司懲罰的視頻在網(wǎng)上引起了關注。視頻中,女員工站在一家房產(chǎn)公司門外大喊“沒有完成任務,接受懲罰”,另一名員工則往其頭頂澆下一桶冷水。記者了解到,視頻的拍攝地點位于桂林。對于此事,涉事公司表示這是員工的自發(fā)行為。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6月12日《當代生活報》)
一桶冷水從女工頭頂澆下,這樣的懲罰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自愿”,都是沒有人性化的行為。涉事公司眼中的“很正?!?,實際上極不正常。“冷水當頭澆”懲罰不僅澆不醒企業(yè)管理無方的頭腦,也換不來員工的生產(chǎn)力。如此懲罰涉嫌侮辱人格,對女工來說,如果恰逢月經(jīng)期,是很危險的。同時,被罰“被自愿”,這是勞動權益意識薄弱,還是就業(yè)壓力太大導致無人敢于說“不”?無論何種原因,都讓人匪夷所思。
社會上有些五花八門的奇葩培訓,不僅涉嫌體罰侮辱員工,而且其培訓行為已涉嫌違反《勞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這種以“體罰”來標新立異、以搞怪來吸引眼球,甚至是走火入魔的懲罰方式,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而是一些企業(yè)老板想出的怪招,是企業(yè)奴性管理文化的體現(xiàn)。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企業(yè)當然需要嚴格的管理,獎懲分明。但是任何的管理都應找準管理的位置,不能突破底線。企業(yè)界有一條管理法則—— 管理從尊重開始,從信任做起。歌德說過“不管是獎勵人還是懲罰人,都應把人當人看”,諸葛亮曰“獎不可濫施,罰不可妄加”。有關部門應該站出來維權,對違法企業(yè)依法懲處,提高違法成本,堅決嚴懲不貸;員工更應該站起來,敢于向如此懲罰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