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公司法》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關于減資的程序有著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在實務操作中,當因股權回購導致減資時,如果沒有厘清兩者的法律關系及程序,就會在辦理減資時遭遇一定的尷尬。筆者在工作中就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本文將實務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思考與大家分享,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所助益。
關鍵詞:股權回購;減資;程序
一、我國法律法規(guī)對于股權回購及公司減資的相關規(guī)定
《公司法》第七十四條對股東可以請求公司回購其股權的情形做了規(guī)定:1.公司連續(xù)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xù)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轉(zhuǎn)讓主要財產(chǎn)的;3.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xù)的。以上三種情形是法定的公司應當回購股東股權的情形。除此之外,股東跟公司就股權回購達成一致的,亦可以進行股權回購。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對于公司減少注冊資本金的程序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總結一下,需要履行的程序如下:
1.作出股東會決議;
2.編制資產(chǎn)負債表及財產(chǎn)清單;
3.自作出決議之日起十日內(nèi)通知債權人,三十日內(nèi)在報紙上公告;
4.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nèi),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5.修改公司章程;
6.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后申請變更登記。申請變更登記時應提交公司在報紙上登載公司減少注冊資本公告的有關證明和公司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
根據(jù)《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公司不能持有自己的股權。公司回購股東的股權后,該股權有兩種處置方式:一是股權轉(zhuǎn)讓,將該股權轉(zhuǎn)讓給其他人;二是通過減資,將該股權消滅。本文討論的就是股權回購后,通過減資的方式將股權消滅的實務操作問題。
二、股權回購及減資案例回顧及教訓
筆者所在的企業(yè)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yè)(以下簡稱“A公司”),甲為A公司的股東之一。股東甲提出擬轉(zhuǎn)讓其所持A公司的全部股權。A公司向省國資委上報該事項并得到了相關批復,確認雙方通過財政部認可的產(chǎn)權交易機構回購股東甲持有的A公司股權。之后,A公司董事會、股東會也分別批復同意該事項。雙方在北京金融資產(chǎn)交易所交易大廳共同簽署了產(chǎn)權交易合同,完成了該股權回購事項。股權回購完成后,A公司又向省國資委上報了減資事項。
通過以上操作步驟,可以看出,針對股東甲退股事宜,A公司采用了對股東甲股權進行回購,然后減資的方式。在實際操作中,A公司將該事項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掛牌交易的方式,對股東甲股權進行回購,股東甲退出;第二階段,對回購的股權進行減資。那么,在完成股權回購后,A公司還需完成以下程序:1.取得省國資委關于減資的批復意見;2.召開新一屆董事會,審議批準減資、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并作出相關決議;3.完成編制資產(chǎn)負債表及財產(chǎn)清單、通知公告?zhèn)鶛嗳?、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等其他程序。
在這種工作思路的指導下,A公司在開展上報國資委及召開董事會、股東會等工作時,均分為了股權回購、減資兩個階段。股權回購這一階段的工作完成后。在進入減資階段時,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A公司已完成了對股東甲的股權回購,股東甲事實上已經(jīng)不是A公司的股東。那么,A公司在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就減資事項進行表決時,股東甲推薦的董事及股東甲的股東代表是無權參與該事項的表決的。但是,A公司尚未進行工商變更,股東甲名義上還是A公司股東。這叫造成了名義與事實的不符。對于股東甲是否參與減資的表決也就成為前期會議爭議的焦點。此外,對于A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調(diào)整、公司章程的修改、編制資產(chǎn)負債表和財產(chǎn)清單基準日的確定等方面,也因同樣的原因造成了不便。
A公司在開展對股東甲股權回購并減資工作時,未能事先厘清相關程序,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動與不便,值得我們深思,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鑒。
三、對股權回購導致減資實務操作的程序優(yōu)化
公司不得持有自己公司的股份,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那么公司就必須將股份進行轉(zhuǎn)讓或者進行減資??梢姡蓹嗷刭徥菍е聹p資的一種情形。股權回購可以作為減資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即公司要進行減資,對象是某股東持有的股權,方式是對該股東股權進行回購,而不必將二者割裂開來。公司在確定通過對股東股權進行回購而減資時,可將該事項一并報國資委批復。批復同意后,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對股權回購及減資事項進行表決即可。如此,公司在完成股權回購后,即可順理成章地開展減資程序,無需再對減資取得批復并進行表決。所有后續(xù)事項,如章程修改等在程序上均順暢。
此事項中,對法律條文的理解與適用產(chǎn)生了不同的結果。雖然殊途同歸,最終都完成了股權回購及減資事項。但把股權回購與減資作為兩個階段還是一個整體,在實際操作中,繁簡程度截然不同。將二者作為一個整體,把股權回購作為減資的原因,能大大簡化審批程序,履行內(nèi)部決策程序時也更為順暢。在工作中對細節(jié)的把握至關重要。不但要懂要會,更要精要細。在法律事務處理中,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提高業(yè)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