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作為一部經(jīng)典小說,其翻譯版本層出不窮。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就是楊憲益&戴乃迭譯本和霍克斯譯本。本文以《紅樓夢》的第四十回為例,對兩版本進行比較,探尋二者的不同之處。
【關(guān)鍵詞】《紅樓夢》;楊憲益&戴乃迭;霍克斯;譯本比較
【作者簡介】侯明瀟(1993.03- ),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在讀,英語筆譯。
《紅樓夢》的英譯本層出不窮,其中以楊憲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版本最為出名。本文以《紅樓夢》中的第四十回為例進行比較,探尋兩個譯本的不同之處。
第四十回題為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針對這個標題楊、霍二人給出了不同的譯文?;艨怂狗g“Lady Jia holds two feasts in one day… and Faithful makes four calls…”。而楊憲益譯為“The Lady Dowager Feasts Again …, Yuan-yang Presides over a Drinking Game”。從漢語的題目中可以了解到史太君在一天之內(nèi)舉辦了兩次宴會,霍克斯翻譯出了這層意思。但是楊憲益所用的“feast again”卻有待商榷,是在之前已經(jīng)辦過一次宴會,隔了很久時間再辦這一次,還是一天之內(nèi)辦了兩次,并沒有說明。而在對賈母的稱號中,霍克斯采取了直譯的方法,更簡單明了。而楊憲益選用了“dowager”,《牛津高階英語詞典》中對“dowager”有如下解釋 : “a woman of high social rank who has a title from her dead husband”?!癲owager”不僅表明了賈母的身份,并且交代了她的背景,是已經(jīng)守寡的貴族婦人。而在后半句中,霍克斯將丫鬟“鴛鴦”的名字翻譯為了“Faithful”,這也暗示了鴛鴦的忠厚老實的特點。而楊憲益采用了直譯。從本回中也可以看出,霍克斯翻譯書中主要丫鬟的名字時,根據(jù)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采用意譯的方法用一個形容詞代表他們的名字。而楊憲益采用了直譯,但由于時代原因,他采用的是老式拼音的譯法,對于不熟悉老式拼音的讀者而言,會造成些許閱讀不暢。筆者認為霍克斯運用的寓意于名的方法可以讓讀者迅速了解到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在這一回中,劉姥姥所念的“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的譯文,也值得思考。
霍克斯的譯文為:“My name it is Liu, Im a trencherman true; I can eat a whole sow, With her little pigs too.”。譯文中采用了第一人稱“I”,更貼近讀者,使讀者感覺這就是劉姥姥自己所說,增加了可信度,增添了幽默感。譯文中每兩句話進行押韻,更像是俗語,也表現(xiàn)出了劉姥姥的文化水平低的特點,更貼近人物的性格特征。
而楊憲益的譯文為:“Old woman Liu, I vow, Eats more than any cow, And down she settles now, To gobble an enormous sow.”。這句譯文采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是以劉姥姥(第一人稱)看老劉(第三人稱)行為的視角進行描述的,表達更為客觀。而文中采用了每句一押韻,讀起來更有詩歌的美感。
但根據(jù)原著中劉姥姥是目不識丁的莊稼人,筆者認為霍克斯的譯文更貼近劉姥姥的形象。
在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寶釵的“雙雙燕子語梁間”,“水荇牽風翠帶長”,以及“處處風波處處愁”的譯文,霍克斯與楊憲益有不同的見解。
“雙雙燕子語梁間”中,霍克斯的譯文 為“Swallows in pairs round the old roof-tree.”,而楊憲益的譯文“Pairs of swallow chirp merrily.”。霍克斯采用了直譯的方法,但是本句中的“語”字是點睛之筆,霍克斯卻沒有翻譯。而楊憲益用了“chirp”表現(xiàn)了燕子嘰嘰喳喳的叫聲,點出了本句中的“語”。
“水荇牽風翠帶長”中,霍克斯譯文為“Green duckweed-trails on the water bright.”,而楊憲益的譯文為“The wind-trailed weeds seem belts of malachite.”。這句詩文出自杜甫的《曲江對雨》,詩文的意思是水面荇蔓宛如女性服飾翠帶般長。而霍克斯的譯文省卻了詩文的比喻,更加簡單通俗,使不懂中國詩詞的讀者容易了解其含義。相反,楊憲益的譯文采用了比喻的方式,更加貼切的翻譯出原意,給讀者留出處分的想象空間。
通過以上比較,筆者認為霍克斯的譯文更加簡單易懂,更適合不懂中國文化的讀者閱讀,而楊憲益和戴乃迭的譯文對于原著中的中國文化保留的較多,更適合了解中國文化,以及讀過原著的讀者去品味。
參考文獻:
[1]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1.
[2]Cao,Xueq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Z].trans.By Yang Hsien-Yi&Gladys; Yang.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李濤,肖維青.《紅樓夢》人名藝術(shù)及英譯方法淺談[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4(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