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結合當今賓館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與中國傳統優(yōu)秀文化相結合,借物喻理,借古喻今,從而有意識地引導,提升文化自信,并有效提高服務行為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推動我國賓館建設和現代旅游行業(yè)發(fā)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賓館陳設;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517(2018)09-0125-02
賓館建設以及民宿的普及與現代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息息相關,而且其外觀建筑和內飾陳設乃至于文化品位的營造,無不浸潤著所在地區(qū)的自然氛圍和人文底蘊,并足以折射出深厚的價值取向和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所以開宗明義,什么是陳設?字面上最簡捷的解釋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動詞“鋪陳、擺設”;另一個則是名詞,指“鋪陳、擺設并隨時可以移動和更換的物品”。
我們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一方面是日新月異、越來越豐富,另一方面則源遠流長、傳承有序。于是在各種場合都會呈現出色彩繽紛、各有所長或者截然不同的陳設物品。大到廳堂會館,小到居室書齋,它無處不在,而且與人們現實生活的水準與質量,包括相關人員的理解能力、精神品位等密切相關。
我們討論陳設的特征,首先針對其作為一種行為。這種行為從動機的產生到具體實施,始終從屬于特定場合的環(huán)境或氛圍的營造。如果脫離了特定場合的環(huán)境或氛圍的營造,所謂的陳設行為也就成為“空中樓閣”,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依托。
賓館是整個旅游產業(yè)鏈中舉足輕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他們的發(fā)展、經營狀況,不但直接反映當地旅游業(yè)開發(fā)程度深淺與水平高低,而且還折射所在地區(qū)乃至所在國度的經濟是發(fā)達還是萎縮、市場是繁榮還是蕭條。
我們有理由充分肯定各地的行政管理部門在賓館酒店的硬件建設方面所做的投入和努力是完全必要、及時而且卓有成效的。然而由于受到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急功近利觀念泛濫的制約,有一些賓館在硬件設施包括陳設方面的豪華時尚,和文化內涵、民族魂脈方面的欠缺甚至脫節(jié)的現象,也是客觀存在和不容忽視的。
每一個頭腦清醒、目光遠大的經營者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目前各地的賓館建設在硬件投入方面業(yè)已達到一個相對成熟與均衡的形勢下,唯有敏銳地找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主要矛盾”存在于旅游行業(yè)癥結所在,從而有意識地引導,并通過各種有形無形,有聲無聲的方式和途徑講好中國故事,有效提升服務行為的文化內涵和品位,使所有賓客,特別是年輕一代無意之中能夠獲得全新的精神享受,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提升并形成一種新的行業(yè)時尚,才有希望推動我國的賓館建設和現代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正是建立于以上的認識,賓館的陳設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才尤為重要,并期望能夠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展開有益的探討并形成共識。
比如賓館陳設,如何達到“安置得宜”的要求,就顯然大有講究。光從“器具物品”這一個詞匯里,實際上就包含著許多需要我們去了解和掌握的實用知識和文化內涵。
一個“器”字,可以是石器、木器、銅器、瓷器,也可以是禮器、樂器、酒器、兵器、計時器等。
一個“具”字,也有家具、燈具、文具、臥具、餐具、茶具、潔具、煙具等之分。
“物”字涉及的范圍愈加廣泛,乃至包括了花、鳥、魚、蟲等植物、動物,甚至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在內。
而“品”字則更有意思。除了食品、果品、藥品、供品、贈品之外,從我們的祖先當年造字的角度觀察,本身就非常形象的是幾件可供分拆、也可組合的物件。它們不是簡單的橫排或豎列,而是擺放得均衡呼應、錯落有致,引導大家一起來用心體驗。于是我們的漢語詞匯海洋之中,又引申而出了品位、品第、品格,還有品茶、品酒、評頭品足等等。
所以當我們能夠坐在一起,圍繞賓館中的器具物品的布置、陳設展開交流探討時,決不會是單調枯燥的,而實實在在,有如徜徉在中華文明的知識海洋之中,是一種妙趣橫生的生活享受。
一家賓館,不管你資金實力是否雄厚、從業(yè)歷史是否悠久,同樣通過陳設布置,充分展示著你的經營格調、服務品位和整體的文化素養(yǎng)。
由此可見,器具物品的擺放,并不是一項簡單的現象或勞作。例如大型宴席上餐具擺放的基本程式、具體位置要做到精確到位,這對一家賓館來說應該不是問題,但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擺放,從而產生更大的精神意義,才是體現該賓館是否具備人文關懷意識和陳設利生原則的重要參考依據。
能否通過日常器具物品的“安置得宜”,來幫助引導他人逐步加深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理解和感悟,并且使其進一步地得到秉承和弘揚,不僅僅是賓館所需要提升的,也是每一位炎黃子孫所應不斷學習的。所以稱其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一點也不奇怪,也絲毫不過分。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民族歷來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有無數前人歷盡艱辛為今天保留下浩如煙海的實物珍品,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整套循其選材、造型與寓意的工藝環(huán)節(jié),并有一步一步探求前人心路并領受教益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吳衛(wèi),謝俊陶.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小品門鋪首釋義[J].藝術百家,2012(z2):181-183,233.
【通聯編輯: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