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貴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具有便捷性、公開性、互動性等優(yōu)勢的網絡傳媒日益引起了各級基層黨組織的關注。運用網絡傳播黨的聲音,借助網絡傳媒密切黨群關系,依托網絡搭建交流平臺拓展黨建工作的內涵和空間,是今后基層黨建工作的必然選擇。
創(chuàng)新了理論教育載體。理論素養(yǎng)是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的首要條件,只有將理論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首要任務落實到位,才能從思想上保證黨員的先進性?;鶎狱h組織通過在網上發(fā)布信息,開設網絡黨校,可以全面、系統(tǒng)地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闡釋黨的政策和主張,并定期開展網絡調查,根據黨員干部關注的時政或民生等焦點問題,調整宣傳策略等做法,創(chuàng)新黨的理論教育的載體和形式,使廣大黨員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yǎng)。
增強了群眾觀念。黨性教育必須突出堅持群眾第一的黨性原則,必須強調一切為了群眾?;鶎狱h組織借助網絡媒體,不僅可以搭建黨組織與黨員群眾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密切黨群關系,而且可以及時發(fā)現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以便準確地把握民意。
提高了組織動員能力。一是組織動員更加及時。網絡媒體快速、及時的特點使黨的聲音和信息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可發(fā)布出去,為開展黨性教育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二是組織動員更加有效。通過網絡介紹黨組織體系和聯系方式等,使基層黨員能夠以便捷的方式保持與黨的聯系,增強了黨性教育的效率。三是組織動員范圍進一步擴展。由于網絡組織動員覆蓋范圍廣,借助網絡可以大大擴展黨組織聲音的傳播范圍,讓黨的影響力輻射至更廣闊的地區(qū)。
既要引導網絡輿論塑造黨的形象,又要注重在實踐中代表和維護人民的利益。一是發(fā)揮主流媒體的優(yōu)勢,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掌握網絡輿論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二是通過培訓、實踐提高黨員干部引導社會熱點、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收集社情民意,時時處處做到聽取民聲、體察民意、匯聚民智。
既要重視利用網絡傳媒提高黨的組織能力,又不能忽視傳統(tǒng)組織手段的應用。一是加強專業(yè)化黨建網站建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公布各級機關黨的建設信息,為黨員干部提供報告、講座等方面的學習資料,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們黨理論創(chuàng)新的成果,創(chuàng)新黨性教育的形式,簡化日常黨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時效性,不斷鞏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地位。二是利用網絡聯系交流的特有優(yōu)勢,建立黨員信息庫,通過信息公開、多項溝通、動態(tài)管理和資源共享,開展更為靈活、有效的組織活動,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解決流動黨員管理難的問題。
既要重視通過網絡了解社情民意,又要深入實地開展調查研究。當前,大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高度重視發(fā)揮互聯網這個新平臺的作用,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通過互聯網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黨員領導干部在重視與人民群眾加強網絡溝通的同時,還需深入基層,通過察看民情、細心傾聽民聲,了解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把握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意見,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組織的向心力,使黨組織與群眾之間的聯系不被虛擬世界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