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揆
我最近看到一個統(tǒng)計,說有85%的人退休以后依然住在原來的地方,15%的人退休以后換了住處。
某日,一位做房地產(chǎn)的朋友說很多北方人在海南三亞購了房,本打算退休后住過去養(yǎng)老,但是兩三年后卻把房子賣了,搬到更靠近子女和朋友的地方去了。
之所以會發(fā)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退休時沒有做好規(guī)劃。許多人認為退休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比如旅游、彈鋼琴、跳舞、寫作、畫畫、寫毛筆字等,這樣想沒錯,但就是沒有問自己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么樣的日常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回答好這個問題并不容易。一方面,因為你會受到商業(yè)廣告的誘惑——某地氣候如何好,房價如何便宜,最適合退休養(yǎng)老等;另一方面,你退休后想要的往往是你在工作時無法實現(xiàn)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要的東西和當年所向往的可能完全不同。
20年前,我在杭州灣海灘附近買了一幢小屋,逢周末就去那邊休息,凝視大海,放松身心,還想好退休以后可來此長住,遠避都市的喧鬧,在院子里搞農(nóng)家樂,種點蔬菜招待親朋好友。
退休以后,這些計劃都沒有實現(xiàn),因為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需要每天凝視大海,60多歲的人開車走50多公里到杭州灣也不是小事一樁。最主要的是人上了年紀,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慢性病,而要在杭州灣找到一個像樣的診所并不容易。
做退休計劃的另一個誤區(qū)是只考慮現(xiàn)在的情況,而不考慮將來。你60歲時,可能活力依舊,換燈泡、修洗衣機等都不是問題,但有沒有考慮過你80歲時情況會怎樣?錢可能不是你需要擔心的問題,但你可能需要有人開車接送,萬一摔跤了需要有人扶起來。如果你的居住地不能提供諸多配套服務,你的退休生活肯定是不完美的。
規(guī)劃退休不僅要考慮一些固定程式的事,比如每年出國旅游一次,每周和孩子們吃一次飯,隔一天通過視頻和孫女聊聊天等。生活是由一些瑣碎的事、短暫的瞬間組成的,比如每天去拿報紙看,早餐時喝一杯紅茶,蒙蒙細雨中在林蔭道溜達半個小時……這些不可或缺的生活樂趣可能連你的配偶都不十分清楚,一旦換地方住,這些樂趣還會有嗎?
最后問你自己,住在你從小長大、把后代養(yǎng)育大的地方有什么不好呢?住鄉(xiāng)間別墅,享受新鮮空氣固然有吸引力,但是你失去的是幾十年的鄰居、朋友,還有周邊的文化設施,熟悉的醫(yī)生,便利的交通,所以以不變應萬變可能是最佳的退休規(guī)劃。(摘自《新民晚報》 圖/Gianne Amp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