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亮
所謂“小案”,是相對重大惡性刑事案件而言社會影響、危害較小,損失不大,但又達到立案標準的刑事案件,當前主要是指案值不大、量大面廣的盜竊、搶奪、詐騙等多發(fā)性侵財犯罪。這類案件雖然案值小,但在案件總量中占比高,受害群體廣泛。因此,如何做好小案偵破工作,值得我們每一名派出所民警認真研究?,F(xiàn)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做好小案的偵破工作談幾點認識:
一、偵破小案工作的重要意義
偵查破案、打擊犯罪是公安機關的主業(yè),是衡量公安機關執(zhí)法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是公安機關的主要職責。案件不論大小,沒有及時破獲,就是沒有履行好職責。對公安機關來說,小案可能是小事,在紛繁復雜的公安工作中排不到重要位置,但對社會治安大局、對人民群眾來說卻是大事。小案不破,就會累積為大案,影響治安大局,進而影響社會和諧。群眾的包被搶、錢包或手機被扒、電動車或自行車被偷、住宅被撬,企業(yè)原料、生產設備、電力通信設施被盜,以及被短信詐騙,看似損失不大,但對群眾的影響卻很大。小案不僅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安全感,而且事關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度、滿意度。
二、偵破小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jù)我們實際工作綜合分析,在小案偵破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認識上重大輕小。由于小案案值小,社會影響、危害不大,因而對小案的偵破重視不夠。強調偵破大案的多,缺乏對小案偵破的研究;對大要案的偵破工作有明確的要求,而且考核權重大,而對小案只有一般性的要求。在立功授獎上,破大案立功機會多,偵破一起大案,往往人人有獎;而偵破小案卻鮮有立功授獎機會。
(二)破案資源分配不平衡。由于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在破案資源的投入分配上,主要精力、警力、財力都用在了破大案上,只用了較小一部分去應對量大面廣的侵財犯罪。一個地方一旦大案頻發(fā),就會加重偵破任務,對小案則無暇顧及,只能抓大放小。
(三)小案現(xiàn)場勘查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F(xiàn)場勘查是偵查辦案的起點,既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方向,也為訴訟定罪提供證據(jù)。但目前,由于刑事技術人員不足,對小案的現(xiàn)場勘查重視不夠,很多案件沒有及時得到勘查,還有一些街面侵財案件由于沒有“現(xiàn)場”而基本處于放棄狀態(tài),有的即使勘查,質量也不高,該發(fā)現(xiàn)的沒發(fā)現(xiàn),該提取的沒提取,在勘驗環(huán)節(jié)失去了大量破案信息和定罪證據(jù),不能為小案偵破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加強小案偵破工作的對策措施
大案要破,小案也要破,這是強化公安機關偵破工作職能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互為支撐,缺一不可,不能偏廢。筆者認為,要抓好破小案工作,應當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在思想上,要正確認識破大案和破小案的關系。要牢固樹立破大案和破小案并重的理念,將小案偵破放到重要位置。既要加大對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偵破力度,及時偵破各類嚴重惡性案件;也要重視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小案的偵破,加大對各類侵財犯罪的打擊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二)堅持現(xiàn)場必勘,為破案、訴訟提供線索、證據(jù)?,F(xiàn)場勘查是獲取證據(jù),揭露、證實犯罪的源頭,因此大力加強小案現(xiàn)場勘查工作,努力發(fā)現(xiàn)提取痕跡物證,是提高破小案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大力充實刑事技術人員,加強派出所兼職刑事技術員建設,切實承擔起對小案的現(xiàn)場勘查工作,確保每起案件都能進行勘查。技術勘查條件差的小案,要按照現(xiàn)場取證要求,由處警民警進行檢查、調查、取證,以照相、文字記錄等形式,記錄固定現(xiàn)場證據(jù)。對有條件勘查的小案,要努力發(fā)現(xiàn)提取指紋、足跡、DNA等痕跡物證,為破案提供線索、證據(jù)。
(三)規(guī)范小案的受理、立案,抓好先期處置工作。受理、立案是偵查辦案的起點,案件是否及時受理立案,證據(jù)是否及時收集固定,對后續(xù)偵辦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對報警案件凡達到受案、立案標準的,必須及時受理立案。要規(guī)范接、處警階段的調查取證工作,及時收集固定證據(jù),確保受案立案質量,為破案后的訴訟打好基礎。要把小案全部準確及時地錄入警綜平臺,并將案件類別、部位、時間及作案手段特征,做到精確區(qū)分標注,為分析研判、串并案件奠定基礎。
(四)拓展破小案途徑,努力提高破案能力。對小案不可能像大案一樣,都去搞專案偵查,要針對小案量多面廣、系列化的特點,做好以下工作:
1.依托現(xiàn)有的各種巡邏防控工作機制,通過公開巡邏和秘密守候、陣地控制等措施,快速反應,抓住戰(zhàn)機,以快制快,提高抓獲現(xiàn)行能力。
2.依托各類信息系統(tǒng)平臺,強化圖像導偵,強化小案的研判串并機制,通過信息研判工作,及時把分散的小案串并成為跨區(qū)域的系列性大案。對已串并的案件,要打破部門、地域的局限,聯(lián)偵聯(lián)破,形成合力,提高破案效能。
3.提升經營能力、訊問深挖能力。在抓人之前,要先初步查清其犯罪事實,獲取證據(jù),為抓獲后的訊問提供支撐。對抓獲的現(xiàn)行犯罪嫌疑人要及時查詢比對各類信息資源,核實身份,串并案件。通過訊問深挖犯罪,由一人帶出一串人,挖出一串案。
4.加強對小案規(guī)律特點的分析研究,實時監(jiān)測掌握發(fā)案時段、區(qū)域、侵害目標、作案手段等變化,及時提出打擊的對策措施,為打擊提供決策支撐,提高打擊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大力開展追贓挽損工作。老百姓關注的,除案件是否偵破外,主要是所遭受的損失能不能挽回。因此,要堅持偵查破案與追贓挽損并重,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責令退贓退賠,將受害人的損失降至最低。對追得的贓物、贓款要盡快返還受害人,切實減少群眾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