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我和哥兒們去一個老塘夜釣,去了幾次,我哥兒們都釣到了大魚,我倆無論是互換釣位還是用同樣的魚餌同樣的魚鉤,調靈調鈍、長竿短竿都試過了,我都一口沒看到,這是為什么?
回答:僅從提問來看很難診斷,看起來就是運氣不好造成的巧合。不過,我年輕的時候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我和同事釣位相鄰,他那連口,我這一口看不見。于是,同事邀我和他同釣一個點,我搬過去后我倆標浮標挨著浮標,還是他上魚我沒口,于是我倆換了個位置,他用我的竿子,我用他的。氣人的是,還是他上魚,好!再換回來!還是他上魚,氣得我崩潰。這事看起來就是無解的,事后我不止一次地分析,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我上餌的左手用來拿煙,可能手上有煙味,他則不抽煙。雖然類似的事情再沒這么明顯地發(fā)生過,但是可能煙味會對魚口造成影響的記憶卻很深刻。
后來,我又和這位提問的讀者溝通過,反反復復詢問釣魚過程中的細節(jié),我問了一個問題:“夜釣是不是用了防蚊子的措施?”這位讀者回答他用了風油精,他的同伴沒有。說到這里,可能答案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小心弄到手指上的風油精很可能就是魚不咬鉤的原因。有人一定會產(chǎn)生疑問:一個小小的風油精能導致魚徹底拒食?在魚口本來就不多的情況下,確實能。提問的這位讀者“空”了幾次,他的朋友收獲的尾數(shù)也并不多,也就是說,一夜只可能遭遇幾口。那么脆弱的魚口,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魚的拒食。風油精的味道足夠了。
說到這,我不得不提醒各位漁友,釣魚是由諸多細節(jié)組成的,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最終的收獲。比如夜釣時有人喜歡用發(fā)光棒,由于魚口輕,于是釣靈敏,天黑之前就調好了魚標,當時不帶發(fā)光棒,空鉤調10+釣1。之所以調得那么高,釣得那么低,是提前考慮了發(fā)光棒的重量,等到晚上插上發(fā)光棒就直接這么釣了。如果光看數(shù)字,這個釣組似乎問題不大,算是偏向靈敏的了。但是,如果一個發(fā)光棒能壓下浮標10幾目以上,那么晚上還有靈敏度了嗎?是不是等于調負幾目釣平水了?
細節(jié)決定成敗,釣魚中的細節(jié)無小事,任何一個細節(jié)處理不當都可能成為隱患。
提問:七星標怎么調標?
回答:七星標是傳統(tǒng)釣法中流傳最廣的一種釣法,在很多傳統(tǒng)釣法紛紛被流行的臺釣所取代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使用七星標釣法。實用是七星標久傳不衰的原因。
七星標的調標其實很簡單。我們用立標玩臺釣講究的是調幾釣幾,七星標的六粒豆豆則完全可以被視作浮標上的6目,只是每粒豆豆之間的距離要比立標的目數(shù)大得多。
最簡單的調法之一是調5釣5,每粒七星標之間等距,大約三四厘米(注意,這個距離不是固定不變的,是由魚口決定的)。調5目后,鉤上掛餌釣5目,水面上躺著一粒,接近水面的那第五粒豆豆則是立在最接近水面的位置,這粒豆豆無論是躺在水面(送標)還是下沉(黑標)都是輕口的魚訊。如果躺在水面的那粒豆豆也沉沒了,這動作就相當于大黑標。反之,水面上躺著兩粒以上的豆豆就相當于送標了,遇到這些情況都應該提竿。
需要注意的是,七星標釣法不適合風大浪高的天氣,它更適用于釣居高臨下的釣點,比立標醒目得多。
提問:水底有醬層,我釣鯉魚,用的是長尾浮標,是調9釣3好,還是調6釣4好呢?
回答:從字面上看,調9釣3肯定比調6釣4靈一些。但是,調標真不是按字面去做的,拋開魚以及雜七雜八的具體因素,單從調靈敏的角度來說,它是根據(jù)浮標的具體浮力來決定的。
釣有醬層的水域,人們確實都在追求調靈調靈。那么調9釣3就很理想了嗎?肯定不是。從提問中給出的線索可以分析出,這位釣友肯定是空鉤調標。既然是釣鯉魚,通常來說釣餌就不會像釣鯽魚那么小。那么,一顆魚餌能壓下去幾目浮標呢?按現(xiàn)在市面上的浮標來看,一?;ㄉ状笮〉尼烉D足可以壓下去10目以上的浮標,兩粒呢?恐怕標肩都會露出來一塊。也就是說,即使是調9釣3,上鉤也肯定會落底,也會被醬層淹沒,這樣釣靈沒有意義。
我給的建議是帶餌調標。例如下鉤掛餌調3目,然后雙鉤上餌釣2目或者2.5目。這么調標就能使上鉤懸起來,然后視醬層的厚度改變鉤距,使上鉤懸在醬層之上,有利于被魚發(fā)現(xiàn);下鉤落底,鉤上的餌起打窩和穩(wěn)定釣組的作用。
釣餌在水下因小魚啄食以及自身霧化,體積會不斷變小,當它們的總重量低于一個釣餌的重量時,浮標會不斷上升,浮標上升則意味著殘存的釣餌也在同步上升,這時不要急著換餌,直到下鉤也脫離醬層有一小會兒了,才應該換餌。
我為什么建議釣2目或者2.5目呢?因為在需要釣靈敏的時候,浮標露出越長,釣者越不容易捕捉輕微的信號,這是完全從視覺方面考慮的,沒有別的目的,而且露出的越長,受風的影響就會越大,也不利于觀察細微的信號。
提問:又到了夜釣季節(jié),我雖然不怕蚊子,最多被咬幾個包,挺幾天就過去了,可我怕蛇呀。夜釣怎么防蛇呢?
回答:這事真不好解決,似乎沒啥特效的辦法。雄黃這東西倒是有驅蛇的作用,但是這東西受控制,不好弄,再說這東西似乎也不安全(有毒)。我只能給這位讀者提供一個土辦法:蛇怕煙油。很多釣魚人都抽煙,在水邊抽過的煙頭不要扔了,泡在廢棄的礦泉水瓶里,多泡點兒,然后以自己為中心,以1.5米、2米、2.5米為半徑分別灑出幾圈“防線”,蛇就不會過來了。另外,特別怕蛇的朋友在選釣位的時候應盡量遠離草叢和有石頭縫隙的地方,沒了隱蔽物,蛇就不愛來。此外,有些釣友釣到小魚習慣隨手扔到身后了之,豈不知被扔掉的小魚很可能把蛇引來。
提問:野外釣魚,水深2~3米,魚都不大,大概3兩到1斤吧,我用幾號浮標合適呢?能不能給推薦個牌子。
回答:首先,我想給這位提問的讀者解釋一下浮標的號數(shù),浮標的號數(shù)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也就是說它們不是標準件,每個品牌產(chǎn)品的每個系列都是按該品牌自己的標準來制作的。所以,單從水深和魚的大小來判斷,并給讀者提供應該使用幾號浮標是不負責任的。不過,從上面的兩點信息出發(fā),我建議浮標的載鉛量不能太小,過小的載鉛量會延長釣組從落水到到位的時間,增加被小魚半路打劫魚餌的機會。我也不建議用大載鉛量的浮標,這個水深不需要太大的浮標,浮標越大越笨,影響上魚率。如果非讓推薦個品牌,我推薦刀郎,這種浮標信號比較活潑、準確,有多種系列,選擇的空間也比較大。
提問:我這兒有個肥水塘,小白鰷都不吃餌,里邊鯉魚不少,有時候窩子內光看見冒泡就是不上魚。我該怎么釣???
回答:判斷魚星必須持一個慎重的態(tài)度。肥水塘水下有大量的腐敗物,會產(chǎn)生大量的沼氣,很多人很難區(qū)分沼氣泡和魚星,也就是說,水下冒泡不一定就是魚星。
如何對付肥水塘確實是個難題,雖然在網(wǎng)上能找到很多應對辦法,但是真正用起來才發(fā)現(xiàn)絕對沒有說得那么神奇。肥水塘之所以難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氧。所以,想在肥水塘中有所作為,你就必須從溶氧量這個問題入手。
水中的溶氧通常有三個來源:水中微生物在光合作用中產(chǎn)生的氧,從空氣中溶解的氧,還有就是外部水源補充進來的氧。
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雖然從太陽照射水面的那一瞬間光合作用就隨之開啟了,但它無法在瞬間使水體氧氣充盈,從那一瞬間開始,水中的氧含量是在緩慢提高的。所以,去肥水塘釣魚不宜太早,一般來說,根據(jù)水質情況,至少需要三到五小時的累積才能使魚的活性提高。所以,釣肥水塘下午比上午好,傍晚比早上好。
從空氣中溶解氧是水體另一個重要的氧分來源。無風無浪的天氣里,水體表面和空氣自然接觸對水中氧的補充很少。而有風有浪時,不但水面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大,而且在風力作用下,氣體對水面的壓力增大,更有利于氧的溶解。所以,去肥水塘別怕大風天氣,風越大越好。
另外,不論何種形式的新水注入都會使附近的氧含量增加,入水口附近肯定是個好位置。另外,雨水也會攜帶大量的氧,雨天尤其是大雨天都是釣肥水塘的絕好天氣。
除了考慮上面的三個有利條件外,釣者還可以適當尋找淺水垂釣或者考慮釣浮,都有可能打破僵局。
提問: 夏天高溫,釣水庫的時候應該搭配什么樣的釣組和釣餌?
回答:首先,高溫的天氣會因為缺氧、悶熱等原因導致不同程度的輕口現(xiàn)象出現(xiàn)。所以,釣組應該注重隱蔽性,即輕靈的釣組。但是,夏天又是魚類最活躍的季節(jié),我們常說這季節(jié)的魚太有勁了,明顯的比春秋兩季猛很多,況且誰都說不上在水庫釣魚會遇到什么體型的家伙,哪怕目標魚是小魚,也極有可能意外遭遇大魚,所以釣組還需要有足夠的拉力。也就是說,夏釣水庫,釣組要同時具備輕靈和抗拉這兩個特點。具體來說,在保證靈敏度和隱蔽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盡量用相對粗一些的魚線和抗破壞力更強的魚鉤。二者相權,后者更為重要,為此甚至可以犧牲一些靈敏度。這樣即使遇到大魚也不至于沒有周旋的余地。這些只是籠統(tǒng)地說,適用的范圍較廣。釣者一定要根據(jù)具體的魚情進行取舍,切莫教條主義。
至于釣餌的選擇,每個水庫各有各的特點,用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癥下藥?;\統(tǒng)地說,我推薦使用成分簡單的商品餌或者干脆用原生態(tài)的天然餌料。因為這兩種魚餌都有很強的廣譜屬性,起碼任何一座水庫里的魚都不排斥這兩大類別的餌料。尤其是原生態(tài)的天然餌料,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既方便又特別實用。比如玉米粒,是天然餌料的典型代表,大江南北的釣友都能體會到玉米粒不同凡響的效果,再比如田螺、河蝦等,它們的效果都不是商品餌所能比擬的。
您在釣魚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及困惑?掃描二維碼,提交您遭遇的空軍的具體案例(包括季節(jié)、時間、當日天氣狀況、釣場環(huán)境、水情魚情、釣點、所用釣法等方面的詳情),《垂釣》雜志專欄作者將為您在線解答。
釣魚技術在線指導
專欄作者疑難解答
垂釣難題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