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高得很。我的家,遠得很。
人都說這里荒涼得很,可我們偏偏是青海人。
不是我不知風沙的苦,走遍了天涯還是青海親,走遍了天涯還是青海親。
因為因為因為,我在這里灑下過淚,
因為因為因為,我在這里掏出過心,
淚水都變做了江河水,剩下顆心兒變做莽昆侖。
……
——《青海人》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這首由我省著名作曲家更嘎才旦作曲、劉郎作詞的專題片主題曲《青海人》,經(jīng)著名歌手李娜首唱,立即傳唱一時?!肚嗪H恕?,它以柔腸百轉的肺腑真情和恢宏大氣的動感旋律,尤其是那樸實動人的歌詞表述深深觸動著幾代青海建設者心靈深處難抒的赤子情懷。但真正將《青海人》這首歌曲唱響在青海山川大地的,是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前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省音協(xié)理事、客座教授、我省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肖鳳。肖鳳以更為高亢深厚的嗓音聲線和更為深沉熾烈的情感投入把歌曲詮釋得淋漓盡致,韻味獨具。“肖鳳版”的《青海人》少了幾分際遇感懷的蒼涼,多了幾分青海人不畏艱苦的豪邁,聽過的人都說“肖鳳演繹的《青海人》更準確地把握了歌曲中所蘊涵的青海人‘缺氧不缺精神不缺干勁‘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邁情懷。”一曲“肖鳳版”的《青海人》成為了回蕩在青海大地的天籟,無數(shù)次激蕩著根植青海的人們和曾把熱血灑在這片熱土的赤子們的心靈。《青海人》由此也成為了肖鳳歷唱不衰的保留曲目。
1958年出生的肖鳳,是青海歌壇一朵耀眼的金花,她從高原大地走出來,且行且唱,一路放歌。她先后師從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總政歌舞團王翠年教授和著名美聲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高芝蘭教授,她的音色甜美亮麗,并富有張力,演唱風格多樣。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位兼修舞蹈、主持、戲曲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她熱愛音樂,和音樂相知相守四十余載,不僅是青海藝術界第一個成功舉辦個人演唱會的藝術家,更曾獲全國獎章、西北五省區(qū)獎章、省級獎章和系統(tǒng)獎勵無數(shù)。
曾一睹肖鳳舞臺風姿的人說,她的音色亮麗,猶如青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也有人說,她的音域寬廣、通暢,一如青海一望無垠的草原,輕柔時如小河潺潺,高昂時如大浪磅礴。對歌曲獨有的理解和精確的詮釋,成就了肖鳳富有張力的演唱風格,使她成為青海藝術界最燦爛的歌者之一。
在采訪前,我試圖通過更多資料去了解肖鳳,一直活躍在省內各類文藝活動中的肖鳳并沒有讓我失望,從網(wǎng)絡、電視等媒體上,我找了不少與她相關的新聞稿件和新聞圖片,從中得以一窺芳容。青海朋橋民間網(wǎng)絡春晚上,她在臺上作為表演者,一襲簡潔大方的黑色長裙,搭配上鮮艷的紅色圍巾,儀態(tài)萬方;各類歌唱比賽中,她在臺下作為評委,修身的長裙更加襯托出她的雍容典雅;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寧養(yǎng)院志愿者活動中,她作為其中一名志愿者,衣著休閑卻笑容真摯……第一次采訪肖鳳,她爽朗的笑聲、率真的言語,讓原本帶有些局促不安的采訪變得流暢自如?;仡欉^往,榮譽,她淡然處之,苦難,她輕描淡寫,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經(jīng)過歲月沉淀和世事的洗禮,眼前的肖鳳早已淬煉出了嫻靜灑脫之美。而我的眼前,也漸漸浮現(xiàn)出:從一個能歌善舞的小女孩,到一個美麗聰穎的舞臺少女,再到一個才藝卓越的歌唱家的飽滿形象。
一
上世紀50年代末,肖鳳出生在新疆阿克蘇的一個軍人家庭,這是一片浩瀚荒寂卻又歌舞鼎盛的地方,不知道是地域賦予她的靈性,還是上天給予的歌舞天賦,肖鳳從小就活潑好動、喜歡唱唱跳跳。60年代中葉,隨父所在兵團整編,肖鳳全家遷至格爾木農建師二師工程團。在政治宣傳極為頻繁卻又空泛單調的特殊年代里,歌聲清亮、落落大方的小肖鳳很快就在學校的各類宣傳演出中展露出能歌善舞的演藝天分。肖鳳回憶道,有一次,為了制止浪費饅頭的行為,工程團團支部組織了一場“憶苦思甜”演出,她和父親一起登臺表演,舞臺上的小肖鳳沒有絲毫膽怯,而且歌聲甜美發(fā)揮自如,受到了不少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稱贊。
隨著父親再度調職,肖鳳從格爾木遷至了現(xiàn)在的甘河灘工業(yè)園區(qū)(原青海鋼鐵廠)。在湟中縣第五中學,小肖鳳遇到了自己藝術生涯的啟蒙老師。當時教授她數(shù)學課的是一位從上海支邊的青年教師,這位老師素愛文藝喜歡歌唱,第一次聽到小肖鳳的歌聲時,老師激動得如同發(fā)現(xiàn)了珍寶,對小肖鳳的父親說:“這就是百靈鳥、金嗓子呀!”隨后在啟蒙老師家中,小肖鳳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妙的日子,她至今還會回想起,當時老師彈著琴,自己在一旁歌唱的時光。那些在老師家聽到、學到的旋律,讓聽慣了革命歌曲、樣板戲的小肖鳳驚嘆音樂不僅只有“響硬高強”表現(xiàn)方式,還可以如此娓娓道來直擊心靈。
時值花季,少女心中懷藏著那份對歌舞藝術的鐘情和摯愛更加不可遏制。16歲那年,在湟中縣文工團的招生考場,肖鳳以絕佳的嗓音條件和出眾的舞蹈素質,從眾考生中脫穎而出,被優(yōu)先招入該團。隨后,她和其他8名一同考入文工團的學員一起被送入陜西省歌舞劇院,進行半年的強化訓練?;貞浧鹉嵌尉毠Φ娜兆樱P記憶猶新,“我終于深刻體會到每一種表演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單憑天資和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碑敃r,文工團是綜合性文藝團體,非常注重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文藝人才,舞蹈、芭蕾、戲曲等都是學員們的學習內容。“我們每天7點鐘就進入練功房,晚上要練到10點鐘才回宿舍休息?!庇柧殨r間長、強度大,在肖鳳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難題,最讓她頭疼的是形體訓練。壓腿、彎腰……每一項身體基本動作對于16歲才開始接受正規(guī)訓練的肖鳳來說是一項巨大考驗。柔韌度不夠,她就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夜里睡覺時都在練習“耗腿”,一條腿抬至頭頂雙手抱著這條腿睡覺。許是出生于軍人家庭的緣故,肖鳳身上有一股從不肯認輸?shù)木髣牛懊鎸щy絕不能有畏懼之情”。在那個艱苦求學、追求藝能完美的氛圍中,肖鳳得到了鍛煉和成長,為之后在舞臺生涯中得以全面展露優(yōu)秀的表演素質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功底。重新回到湟中縣文工團,由于肖鳳聲樂、舞蹈等才能出眾,她不僅擔任歌唱演員、歌劇演員、戲曲演員、話劇演員、小品演員,還要擔任舞蹈演員和節(jié)目主持。也正因為在文工團培養(yǎng)起來的綜合素養(yǎng)和打下的堅實底子,讓肖鳳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應手。
二
作為一名文藝新人,各方面業(yè)務條件良好的肖鳳開始被不斷地抽調至各地參加調演活動。和同行的合作交流中,肖鳳的藝術視野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文藝服務方向和職業(yè)使命感得以明確。也使她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和表演空間,盡情發(fā)揮她在獨唱、舞蹈、器樂,甚至戲劇表演、節(jié)目主持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舞臺表演實踐能力得到綜合鍛煉和明顯提升。1979年,年僅21歲的肖鳳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建國三十周年的獻禮演出,站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1980年她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少數(shù)民族文藝調演,以“花兒”對唱的出色表演榮獲中國文化部頒發(fā)的優(yōu)秀“花兒”對唱獎,奠定了她在未來輝煌事業(yè)中的嶄新起點。
在調入青海省民族歌舞團后,肖鳳更是廣泛深入農村牧區(qū),親密接觸基層群眾。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就應該把動人的歌聲和美妙的舞蹈送給各族人民群眾,這是肖鳳的初心。為了這份初心,她經(jīng)常參加各類慰問演出,幾乎跑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肖鳳回憶說:“那時幾乎坐遍了所有的交通工具,驢車、馬車、大卡車、拖拉機,有時甚至還和同事們擠在沒有椅背、四處漏風的大轎子車里,深入基層演出。”青海幅員遼闊,肖鳳他們經(jīng)常要坐十幾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演出地點,一路上的顛簸已經(jīng)讓團員的身體不適,但當看到觀眾熱切的眼神,肖鳳總要在第一時間調整好狀態(tài),為觀眾帶去一場場精彩的演出節(jié)目。“我們曾經(jīng)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演出,外面雪花紛飛,可是為了保證節(jié)目質量,為了讓群眾看到高質量的文藝節(jié)目,我和同事們還是堅持穿著單薄的演出服在嚴寒中演出?!遍L于斯的肖鳳,早就把根深深扎在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她甘愿將一腔熱血回報給廣大觀眾。在四十多年的演出生涯中,肖鳳的足跡遍布青海的大小城鎮(zhèn)、鄉(xiāng)村。雪山腳下,她將歌聲留在草原、郊野鄉(xiāng)村,她將舞姿映在田野間。
三
在肖鳳心中有一場對她一生而言意義非凡的特殊演出。1987年,在炮火紛飛的云南老山前線貓耳洞里,肖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命與死神的慘烈角逐、青春和理想的華彩交響,心靈為之震撼。貓耳洞,是云南老山戰(zhàn)場常見的一種簡易防御工事。它造型簡單,構筑快捷,因形似貓耳而得名。貓耳洞里有多苦?當時,官兵中流行這樣一句話:在貓耳洞里待一年,把一輩子的苦都吃完。年輕的肖鳳作為青海慰問團中的一員深入硝煙彌漫的前線,為那里浴血奮戰(zhàn)的官兵送去歌聲的問候,也同時為他們加油鼓勁。那時,慰問團經(jīng)常會為在戰(zhàn)區(qū)后方對換防和即將奔赴前線的官兵演出。團員們因陋就簡在一片開闊的廣場上為大家演出。肖鳳說:“那時戰(zhàn)士們最喜歡我唱《血染的風采》和《媽媽的吻》,只要戰(zhàn)士有要求,我什么歌曲都可以為他們演唱?!毙P還走進病房為傷員演出,“當看到一張張那么年輕的面龐,在保家衛(wèi)國中失去了明亮的眼睛,或者失去了雙腿,甚至一名18歲的小伙子,在槍林彈雨中受傷被高位截肢,我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那次演出中,我?guī)锥冗煅?、強忍淚水歌唱,這成為了我人生最難忘的一次表演”。
當時,青海慰問團還組織了前線慰問演出小分隊,肖鳳小分隊前往前沿慰問演出。乘坐吉普車穿過敵人的炮火封鎖區(qū),他們來到昏暗的前敵指揮部所在的貓耳洞里。那天,肖鳳進行了人生最特殊的一次表演——電話傳聲表演。由于前方就能看到敵人的陣地,官兵們必須堅守在陣地上,可他們太渴望后方文藝工作者送來的“歌聲慰藉”了,肖鳳就坐在貓耳洞里,手握著兩部電話話筒為官兵們演唱。有時歌聲剛落,敵人的炮擊開始了,隨著一陣炮彈的轟炸聲,貓耳洞里落了一陣塵土。狹窄的空間,讓人都無法站立;潮熱的氣溫,更是讓人難以忍受;耳邊還不時傳來炮彈轟炸聲……看著貓耳洞里一位位蓬頭垢面的前線官兵,聽到他們從聽筒那頭傳來的沙啞聲音,肖鳳覺得官兵們豪情沖天,個個都是英雄,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慰問返回,青海省民族歌舞團排練上演了歌話劇《十五的月亮》,作為女主角的肖鳳,帶著最真摯的感情全情投入人物演繹,那句“哪怕你是個肉轱轆,我也要把你抱回來”的臺詞,總讓她眼含熱淚。這次慰問演出所傳遞出的特有熱度和力度,讓肖鳳的身心得到了一次凈化和洗禮?!拔乙恢庇X得,這次演出是我人生中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讓我深刻體會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藝術事業(yè)中去,并以此時刻鞭策自己?!毙P說道。
四
20世紀80年代初,文藝全面復蘇的春風也吹進了肖鳳的心田。雖然在青海的藝術舞臺上早已嶄露頭角,收獲掌聲、贊譽無數(shù),但是肖鳳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天賦優(yōu)越”,后天“藝術浸染”明顯不足。把對藝術的熱愛融入到血脈之中的她,希望在藝術的廣闊天地中,能有一片廣闊的舞臺。1984年肖鳳做出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決定:去北京深造,系統(tǒng)全面學習聲樂知識和舞臺表演藝術。如果說之前憑借著天生好嗓子已經(jīng)在青海藝術界嶄露頭角的肖鳳,對于歌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那么這次只身到北京進修學習,不畏艱難辛苦與重重阻力,從“樂意”蛻變成“歌唱家”則是她對于青春與夢想的一個完美的詮釋。
當年,肖鳳考入中央歌劇舞劇院,師從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總政歌舞團音樂教授王翠年。雖然在那個要求團員“一專多能”的年代,肖鳳也演唱過一些歌劇片段,但對所演唱歌劇的背景、人物心理與性格沒有進行過多地了解和分析。在中央歌劇舞劇院學習期間,藝術概論、樂理知識等十多門課使肖鳳對歌曲的理解越來越深厚。“演唱的每一首著名曲目,都要從音樂的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作曲的分析、角色性格和心理的揣摩等方面學起。這樣你所演繹的歌劇就不再只是單一的演唱,而是要做到聲、情、字、味、表、養(yǎng)、相等綜合能力的展示,那段學習經(jīng)歷讓我終身受益?!贝舜吻髮W,讓肖鳳的技藝有了極大提升,1987年,在西安舉辦的西北五省(區(qū))“金雞杯”民歌邀請賽中,她榮獲專業(yè)組銀獎。
對藝術的追求、技藝的提升,肖鳳總是那么孜孜不倦,1988年,她再次只身東行,自費投師于上海音樂學院著名美聲歌唱家高芝蘭教授門下,系統(tǒng)學習聲樂專業(yè)。那時歌壇流行風勁刮,專業(yè)從藝者紛紛改弦更張從事流行歌曲演唱。肖鳳卻始終牢記著高芝蘭教授語重心長的囑咐:“肖鳳啊,你條件這么好千萬不能隨波逐流浪費了一把好嗓子呀?!钡肿∈袌稣T惑,肖鳳如一方虛池待蓄的水塘,以近于饑渴狀的迫切需求,汲取藝術源流的雨露甘泉,潛心貫注于她所鐘愛的美聲專業(yè)學習中??炭嗲诿愕乃囆g求索,使肖鳳的演唱技藝、發(fā)聲技巧水平均有了質的飛躍。
五
1990年1月,“練聲”歸來的肖鳳回到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登上了青海的演藝舞臺。人們感覺到的變化,不僅是她風采更加照人,她的歌聲也愈發(fā)悠揚綿長。此時的肖鳳開始自覺精度歌唱專業(yè),兼涉雜學別業(yè)。她對歌曲的演繹更注重著眼于歌曲內涵的表現(xiàn)、情感表達的處理及音樂美學的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的自我砥礪,臺風也漸呈大氣。那時肖鳳的名字和她的歌聲遠近播揚,不斷縈繞在人們的心坎上。在省市區(qū)縣、本系統(tǒng)行業(yè)、部隊地方、農村牧區(qū)、各廳局機關、生產一線,甚至在全國各地及南亞西亞地區(qū)的各種文藝調演、晚會表演、歌舞賽事、專業(yè)演出、主題活動中,無不閃現(xiàn)著肖鳳活躍的身姿,飄蕩著她動人的歌聲。其間她還多次在話劇、歌舞劇等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為電影電視劇和專題片錄配主題歌,并先后擔任多臺大型晚會的獨唱和節(jié)目主持。在三十多年的舞臺表演事業(yè)中,她先后參加了三千余場的文藝演出活動,因此2003年她被評為“全國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先進個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自己的努力進取和辛勤耕耘下,肖鳳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的喜訊,青海省專業(yè)文藝匯演聲樂大獎組最高獎項、歌唱青海歌曲電視大賽專業(yè)組金獎……一個又一個國家級、省級及系統(tǒng)的獎項接踵而來,肖鳳為自己和團體爭得了榮譽,也為青海文藝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為了回報社會各界,全面匯報總結多年的實踐積累和藝術成就,1994年,肖鳳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舉辦了一場“肖鳳獨唱音樂晚會”,這是省內藝術家首次舉辦的個人演唱會。在這場獨唱音樂晚會中,肖鳳大膽地將美聲、民族、通俗三種演唱方法成功地融入一臺表演中,并獨立完成所有演出。當天的演出中,無論是外國歌劇選段《晴朗的一天》、國內作品《黃河怨》,抑或通俗歌曲《瀟灑走一回》《青海人》,還是從青海“花兒”《大眼睛令》到西北民歌《尕妹妹的山丹花兒開》,肖鳳都精準拿捏,展現(xiàn)出了她嫻熟的專業(yè)技巧和多風格的唱腔把握,受到藝術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贊譽,也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贊譽。時任青海省委書記尹克升為獨唱音樂會題詞:“山高海闊、天寬地遠、藝無止境、大顯身手。”時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田源也題詞祝賀獨唱音樂會的成功舉辦,“旋律優(yōu)美陶冶萬眾情操,情懷激蕩鼓舞人民斗志”。獨唱音樂會的成功舉辦,讓肖鳳的個人事業(yè)發(fā)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一切都與她執(zhí)著敬業(yè)的工作作風、刻苦求實的藝術態(tài)度及真誠奉獻的職業(yè)道德是無法分開的。
六
人生中哪能只有順遂沒有波折苦難?那傲雪的紅梅,就是挺過了風雪,才能成為寂靜冬天最美的風景。2003年,這是肖鳳距離死神最近的一年。那時非典肆虐,肖鳳正在基層進行非典演出,這時,傳來父親病危的噩耗??梢驗樽约涸谘莩鲋猩砑嬷鞒帧ⅹ毘?、合唱、小品演員等多職,無法回去盡孝,她只能將悲傷、擔憂、焦慮統(tǒng)統(tǒng)埋藏在心底,繼續(xù)慰問演出。禍不單行,堅持演出完畢回來后,肖鳳還沒來得及在父親病床前多盡幾次孝,就查出自己患上了結腸癌。噩耗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肖鳳感覺到死神近在咫尺,“那時,我突然覺得身邊的一花一草都那么美,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墒沁@個天生骨子里透著倔勁,堅強而又樂觀的女子,從不會向命運低頭,她更不允許死亡的恐懼影響到生命的歡樂。在被確診為癌癥的第三天,肖鳳擦干眼淚,獨自跑前跑后辦理了入院手續(xù),勇敢地躺在了手術臺上,直面死神的獰笑。讓肖鳳終身抱憾的是,自己手術后第三天,疼愛自己的父親去世了,她卻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疾病能摧毀身體,但絕不能擊潰精神,活著就要勇敢面對一切挫折和挑戰(zhàn),肖鳳就是憑著這股子勁兒,忍受著治療過程中的種種痛苦、不適。一次又一次的化療,惡心、嘔吐,吃不下飯,但她每次做完化療,不管怎樣惡心、怎樣嘔吐,她還是會逼自己吃一點,哪怕吃了就吐,她還是堅持進食。在住院治療的日子里,肖鳳沒有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而是盡自己的力量,用笑容和歌聲給病友帶去快樂,如果哪個病人想聽她唱歌,她二話不說,夾起化療藥瓶就走。
術后第十天,在全省文藝系統(tǒng)慰問衛(wèi)生系統(tǒng)的演出中,腹部傷口還裹著紗布的肖鳳,竟然奇跡般身著禮服登上舞臺主持節(jié)目。在1小時40分鐘的演出時間中,由于她傷口未拆線還裹著厚厚的紗布,穿上舞臺服裝后根本無法正常坐下,她就一直站立著,完成了整場節(jié)目的主持任務。節(jié)目結束后,那分不清是疼痛的汗水還是過度勞累的汗水早已打濕了她的演出服,臺下觀眾卻未從這個始終面帶微笑的主持人身上看到任何不適,認識她的人甚至半開玩笑地說:“肖鳳,你最近可是有點胖了,腹部都鼓了起來?!碑?shù)弥?,這個身心正在承受著巨大痛苦的女子,獨自咽下所有苦痛也要堅持完成工作,給他人送去歡樂和精神鼓勵時,現(xiàn)場許多人都默默不語。
“打不死的吳瓊花,我還活在人間。既然團里信任我、觀眾喜歡我,我就一定會堅持站在舞臺上?!毙P對從死神手中搶來的時間倍加珍惜,化療期間她克服身體不適,一直堅持活躍在工作崗位上。第一次化療結束,恰逢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在山西運城有一場大型演出,為保證節(jié)目的高質量,團里的領導小心翼翼地詢問肖鳳能不能參加,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帶著六十多人的演出團連夜赴省外演出,在演出中,一肩挑起主持、獨唱、時裝秀等節(jié)目,這場演出最終獲得了運城觀眾的如潮好評?!拔乃囀氰T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肖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對“德藝雙馨”的職業(yè)追求。2004年她被授予全省“巾幗運動”標兵榮譽稱號。
七
面對這樣堅強的女子,死神也望而卻步。當肖鳳熬過了那段只能自己面對的艱難日子,生命重新迸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華。這次患癌的經(jīng)歷,讓肖鳳對病痛和生命有了刻骨銘心的理解。每一個癌癥患者和他們的親人,在疾病面前那種痛苦和無助,是外人難以體會的,一想到身邊還有那么多的患者和他們的家庭都在痛苦中煎熬著,肖鳳希望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他們。2009年9月,當聽到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成立了青海唯一免費為晚期貧困癌癥病人上門服務的臨終關懷機構——青大附院寧養(yǎng)院成立的消息,肖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和醫(yī)療隊一起下鄉(xiāng)隨診,一起上門慰問癌癥患者,多年來,肖鳳一直堅持和醫(yī)護人員、志愿者一起對患者進行醫(yī)療指導和心理疏導。在上門慰問中,對于不同的癌癥患者,她也像醫(yī)生一樣,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是青海人,她就唱《大眼睛令》《尕妹妹的山丹花兒開》;是河南人,她就唱《花木蘭》《抬花轎》;是山西人,她就唱《走西口》……她用自己的歌喉、自己的如火熱情,給癌癥患者送去歡樂,鼓舞他們勇敢地面對病痛。一位老人身患癌癥,精神一下子就被擊垮了,每天都沉默不語,對家人的陪伴視而不見,只沉浸在自己的病痛中。知道老人喜歡肖鳳唱的歌,家人就私下拜托她為老人打氣。肖鳳走到老人的床邊,拉著老人的手給他唱歌,跟他分享自己的治療過程,她說:“活著就要高質量地好好活,要活出一番精氣神來,怎能輕易被疾病打垮呢!”那天,肖鳳和老人聊了很久很久……再次看到病愈出院的老人,老人感慨地說:“要不是你肖鳳,我早就垮了?!倍嗄陙?,肖鳳和醫(yī)護人員一起看望慰問很多癌癥患者,每一次隨診,肖鳳他們都是自己掏腰包解決吃飯問題,自己帶來衣服、食品送給患者。和她一起隨診過的一名義工在論壇中寫道:“我們有一個義工,曾經(jīng)是一位結腸癌患者,也是一名文藝工作者,在她身上絲毫看不出是一位曾與死亡牽手的人?!毙P用自己的熱情感染著身邊的人,傳遞給病患以堅強的信心。所以,連續(xù)幾年,肖鳳榮獲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全國寧養(yǎng)醫(yī)療服務計劃特別頒發(fā)的“全國優(yōu)秀寧養(yǎng)義工”稱號。
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肖鳳都有離開青海,去北上廣發(fā)展的機會,可是最終,她都拒絕了那些向自己拋來的橄欖枝,留在了青海這片土地上。肖鳳說,她深沉眷戀著這片土地,熱愛這里的人民,這里是她人生成長的地方,這里有她割不斷的故鄉(xiāng)深情,這里是她歌舞藝術的“源頭活水”之地,離開這片高天厚土的哺育和呵護,她的藝術生命就會枯萎。肖鳳,她如同高原飛舞的彩鳳一般,早已將自己的根深植于青海大地,成為高原最美的女兒。
作者簡介:榮麗君,西寧晚報社經(jīng)濟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