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華
摘 要:在國際廣告領域,研究者們多著眼于理論、框架、策略等宏大研究,對于地區(qū)及國別等具體細化領域,聚焦點也更多放在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日韓以及東南亞。身處中西交匯之處的阿拉伯地區(qū),在政治沖突不斷、宗教摩擦頻仍的背景下,作為社會文化及價值觀重要體現的廣告呈現出怎樣的特色,值得深入研究探討。特別是在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阿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之后,對阿拉伯地區(qū)的研究更顯迫切與重要。本文在對迪拜Lynx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2013年~2017年獲獎作品初步研究之后,選擇了阿拉伯地區(qū)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曾有“中東小巴黎”美譽的黎巴嫩進行專題探討,具體內容包括廣告主題、廣告形式、廣告特色等。
關鍵詞:“一帶一路” 黎巴嫩廣告 阿拉伯廣告 國際廣告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3(a)-080-05
在國際廣告研究領域,阿拉伯地區(qū)長久以來沒有獲得相應重視。Abernethy 和 Franke在1996年就呼吁學者進行更多的國際廣告研究,特別是阿拉伯國家。(Avery M. Abernethy&George R. Franke (1996),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dvertis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5(2), 1-17, http:/ / 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0913367.1996.1067349 6,2017年10月18訪問。)Taylor統(tǒng)計了1994年至2004年發(fā)表的國際廣告論文,再次證實了在國際廣告研究領域中阿拉伯地區(qū)被嚴重忽視的狀況。(Taylor, Charles (2005), “Moving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Research Forward: A New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Advertising, 34 (Spring) 7-16, https://www.researchgate. net/publication/233894755_Moving_international_advertising_ research_forward_A_new_research_agenda,2017年10月18訪問。)中國學者對阿拉伯國家的廣告研究更是匱乏,搜索知網相關主題論文不足十數。身處中西交匯之處的阿拉伯地區(qū),在政治沖突不斷、宗教摩擦頻仍的背景下,作為社會文化及價值觀重要體現的廣告呈現出怎樣的特色,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特別是在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阿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之后,對阿拉伯地區(qū)的研究更顯迫切與重要。
1 研究背景及概述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2014年6月,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中阿雙方確定合作建立橫貫海灣地區(qū)、并將地中海和東亞地區(qū)連接起來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在中阿經貿往來中,作為市場開拓利器的廣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1 迪拜Lynx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簡介
“迪拜Lynx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原名“迪拜Lynx國際廣告節(jié)”,(2012年9月12日,“迪拜Lynx國際廣告節(jié)”(Dubai Lynx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改名為“迪拜Lynx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Dubai Lynx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這次改名反映了這個行業(yè)從過去只關注傳統(tǒng)創(chuàng)意廣告到現在關注所有形式的創(chuàng)意廣告和交流的變化)是嘎納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Cannes Lions、亞洲創(chuàng)意大獎Spikes Asia、歐洲創(chuàng)意大獎Eurobest和亞洲實效營銷獎AMES的重要組織者。作為中東及北非地區(qū)廣告界的重量級盛會,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集中呈現了阿拉伯地區(qū)的社會文化主張及價值取向。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從2007年起每年舉辦,主辦方官網(www.dubaiLynx.com)提供了2009年起所有獲獎作品,并附廣告創(chuàng)意、執(zhí)行效果等文字說明。(Lynx官網https://www.dubailynx.com/提供了2009-2017所有獲獎作品并附文字解說,論文中涉及到的獲獎廣告分析及數據,如非另行注釋,皆參考自官網資料。)另外,Welovead網站(www.welovead.com)收集、整理了諸多國際廣告大獎專題, Lynx官網缺失的2007、2008年作品亦有收錄。(WELOVEAD網站Dubai Lynx Awards專題http:// www.welovead.com/en/awards/details/965z/2014,2017年10月10日訪問)。
在對2007年起獲獎廣告大致瀏覽的基礎上,本文重點分析了2012年“迪拜廣告節(jié)”改名“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之后各獎項類別的全場大獎及金獎視頻作品。通過梳理、合并相同廣告,最終得到120個樣本。首先,獲獎作品最多的是賽事舉辦方阿聯(lián)酋,共70個視頻作品進入全場大獎及金獎環(huán)節(jié);其次是黎巴嫩,獲獎視頻作品21個;再次是埃及,獲獎視頻作品18個;剩余國家獲獎作品寥寥無幾,突尼斯(3)、巴基斯坦(3)、沙特(2)、約旦(1)、科威特(1)、荷蘭(1)共6個國家11個作品進入全場大獎及金獎環(huán)節(jié)。(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投稿作品主要來自中東及北非地區(qū),荷蘭為TEDxSUMMIT所創(chuàng)做的人體紋樣作品《THE HUMAN ARABESQUE》獲得2013年視頻類金獎,一方面是因為廣告主是中東TED區(qū)域組織,另一方面廣告創(chuàng)意來自阿拉伯紋樣,阿拉伯書法及紋樣在阿拉伯世界有著眾所周知的重要地位。)
1.2 研究對象界定
廣告總是一定時間與地區(qū)范圍內流行文化與深層價值觀的反映及記錄,本文選擇以黎巴嫩為突破口對阿拉伯廣告進行研究探討,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在幾乎清一色伊斯蘭信仰的阿拉伯國家中,黎巴嫩是一個特殊存在,國民中54%信奉伊斯蘭教,46%信奉基督教,作為中東地區(qū)最西化的國家,值得進行專題探討;其次,在迪拜Lynx2013~2017年全場大獎及金獎視頻作品中,黎巴嫩獲獎廣告樣本數量排位第二,具備相當份量;再次,在對120個樣本進行國別與廣告主題、廣告形式、廣告特色等初步交叉分析后發(fā)現,黎巴嫩廣告在整個創(chuàng)意節(jié)大獎作品中具有明顯的國家特色;最后,自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黎巴嫩第一大進口國以來,至2016年已連續(xù)四年保持黎巴嫩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http://lb.mofcom.gov.cn/,2017年10月10日訪問。)黎巴嫩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貿關系。
綜上所述,本文期望透過黎巴嫩出品、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評選的廣告大獎作品去一窺黎巴嫩乃至阿拉伯地區(qū)的廣告文化及特色,并更好地理解中東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元素對廣告的影響及在廣告中的呈現,詳細分析對象見表1。
2 廣告主題——社會責任、人文關懷
縱觀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2013年~2017年黎巴嫩大獎視頻作品,可以看到黎巴嫩廣告在社會責任及人文關懷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現,總共21個樣本幾乎都是圍繞這個核心主題進行。橫向對比同期Lynx大獎作品數量排名第一的阿連酋(70),特別是排名第三、與黎巴嫩獲獎作品數量相差無幾的埃及(18),這一特色更為明顯。70個阿聯(lián)酋廣告,三分之一以上屬產品訴求,而17個埃及廣告則幾乎全部都是圍繞產品、品牌本身展開。
2.1 從政治話題到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相當部分黎巴嫩廣告在內容方面涉及政治事件、地區(qū)局勢,但這類廣告不同于西方政治競選廣告對執(zhí)政主張所進行的宣傳推廣,而是以政治話題為由頭,從社會責任及人文關懷角度激發(fā)民眾的愛心與信心,呼吁民眾行動起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國家,擁抱更加燦爛的未來?;仡櫪璋湍蹥v史,1975年,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爆發(fā)了一場持續(xù)了15年的內戰(zhàn),嚴重破壞了國家經濟。內戰(zhàn)結束后的黎巴嫩致力于經濟發(fā)展,力圖恢復其過去作為中東金融、貿易、交通、旅游和媒體中心的榮光。然而,由于該國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為鄰,地區(qū)沖突不斷,給這個曾經被譽為“中東小巴黎”、阿拉伯地區(qū)最發(fā)達的國家?guī)硪幌盗邪l(fā)展困難。
排序1、2016年和2017年兩度獲獎的視頻廣告“益幣”行動(《THE GOOD NOTE》)針對敘利亞難民兒童展開。敘利亞在2011年年初爆發(fā)全國內戰(zhàn)后,幾百萬難民在這幾年間陸續(xù)踏上逃難之路。人口只有600多萬的黎巴嫩,(外交部2017年7月數據,黎巴嫩2016年人口約623萬,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 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668/1206x0_676670/,2017年10月10日訪問。)容納了敘利亞200多萬難民,其中一半為兒童。(此處數據來自迪拜Lynx官網廣告介紹,依據聯(lián)合國難民署2017年數據,滯留在黎巴嫩并登記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則為100萬,聯(lián)合國官網主頁-日常議題-難民,http://www.un.org/zh/sections/issues-depth/refugees/ index.html,2017年12月28日訪問。)難民問題給黎巴嫩帶來了沉重負擔,特別是其中的難民兒童問題更是難以解決。這些街頭流浪兒童可能被幫派控制、盤剝,民眾的慈善捐款可能被用于香煙、毒品甚至武器購買,整個社會對于這一情勢非常矛盾及焦慮。黎巴嫩當地老牌連鎖超市BOU KHALIL聯(lián)合NGO組織,針對這一現實策劃了“益幣”行動,通過提供只能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藥品等好東西的好紙幣(“益幣”),民眾在進行慈善捐款時能確保好心辦好事。BOU KHAIL超市的這一舉措受到全國支持,也得到各國媒體的廣泛報道。益幣行動策劃在2016年獲得三個全場大獎、三個金獎后, 2017年又再次獲得特設的創(chuàng)意實效全場大獎,這也反映出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敘利亞難民問題的重視,對黎巴嫩難民滯留問題的關注。
排序6,2015年的《KEEP THE FLAME ALIVE》關注到在黎巴嫩動蕩不安的時局下整個社會的沉默氣氛,鼓勵人們在線上寫下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并將這些愿望處理成涂鴉藝術視頻形式進行傳播。排序7,2015年的《LEBANON4SALE》為反腐策劃,Ngo組織SAKKER EL DEKKEN (STOP THE SHOP)通過開設“售賣”腐敗品的線下實體店使大眾切實感受到腐敗現象的嚴峻并進而采取拒絕行動。排序12的《CELEBRATE.THE LEBANESE WAY!》和排序13的《STRAY BULLET》是2014年獲獎的系列廣告,關注政治動亂帶來的社會規(guī)則失序、傳統(tǒng)習俗崩塌問題。排序16,同是2014年的《VOLUNTEERS DO NOT SEEK RECOGNITION》廣告背景為黎巴嫩情報局長哈森被炸身亡,這是2005年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以來再一次的重大政治襲擊,廣告關注哈森爆炸事件中同時受到炮彈襲擊的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況。排序21,2013年的《ACT-PR》旨在悼念1975至1990長達15年的黎巴嫩內戰(zhàn)中逝去的普通民眾。另外,2014年的《RAASUK DIVERSION》(排序11)和《HERITAGE》(排序15)同時關注政治及文化領域話題。在總共21個樣本中,與政治相關的主題占了一小半,這一數據對比阿拉伯地區(qū)其他國家獲獎作品情況,是非常突出的。
2.2 匡扶正義的黎巴嫩廣告主
政治動蕩時局下,社會文化與秩序也經受著考驗,黎巴嫩的廣告主在承擔社會責任、匡扶公序良俗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總共21個視頻樣本中,本地廣告主9個(排序1/3/11/12/13/14/15/17/18),國際廣告主4個(排序4/5/6/10),Ngo組織8個(排序2/7/8/9/16/19/20/21)。值得注意的是,排序1、15、17的本地廣告主在廣告說明中,特別提到了與Ngo組織的通力合作。黎巴嫩的Ngo組織非?;钴S,以女性權益保護組織KAFA為例,其在2015、2017年分別獲獎的兩次社會實驗,都引發(fā)了全球性的反響。
排序2,2017年大獎作品《合法的新娘》《LEGALLY BRIDE》是一次大膽而危險的策劃。視頻中,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西裝革履、頭發(fā)花白的老年男性正摟著身披婚紗、個子矮小的孩子新娘四處拍照。這是伊斯蘭世界的合法婚禮,但當廣告以如此直觀的方式呈現出如此巨大的年齡反差,特別是當鏡頭多次聚焦對準12歲的孩子新娘懵懂茫然的面孔時,這一視頻引發(fā)了黎巴嫩及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95%的黎巴嫩網民接觸到這個視頻,超過70個國家一百多種刊物及電視頻道報告了此事,由該社會實驗拍攝制成的病毒視頻在全球超過1億播放,觸及超7億人口。在黎巴嫩,女孩9歲就可以出嫁,童婚現象這幾年在黎巴嫩越來越普遍,尤其是生活在敘利亞難民營中的女孩,嫁給與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男子,可能是家里能夠給女孩們找的一條好出路。(國際在線《,黎巴嫩12歲女孩與老男人拍婚紗照 揭露童婚現象》,http://www.chinanews.com/ gj/2015/12-09/7663430.shtml,2017年10月10日訪問。)KAFA反對童婚的努力已經持續(xù)了四年多,考慮到黎巴嫩國內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沖突,更是令人關注。
排序8,2015年的《DRIVING CHANGE》是一場反家庭暴力的社會實驗,封閉的出租車車廂內,不知情的乘客在乘車過程中突然聽到充滿污言穢語的男性導航語音,許多乘客不堪忍受要求中途下車。適時傳來的手機短信解釋了事件緣由,乘客“切身體會”到家暴面前無力反抗、無處可逃的婦女的悲慘境遇。根據這一社會實驗制成的視頻借助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在網上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與激烈的討論,共獲得了1億2千8百萬的全球媒體印象。病毒視頻選在黎巴嫩國會召開期間傳播,同時,KAFA發(fā)動民眾特別是女性公民積極參與投票與示威游行—— “為我們投票,我們將為你投票”(排序9《VOTE FOR US. WE’LL VOTE FOR YOU》),促使黎巴嫩國會通過《反對家庭暴力法》,黎歷史上第一次有男性因家庭暴力被捕入獄。
在總共21個視頻樣本中,20個樣本明確圍繞“社會責任、人文關懷”主題進行,唯一例外的是排序18,2013年的《TOUCH - IN MY NEW WORLD》,這是黎巴嫩移動通訊品牌“MTC touch”改名“TOUCH”的廣告宣傳,執(zhí)行方面采用了定格動畫的形式,這在阿拉伯世界中也是比較罕見的,可以說,創(chuàng)意在阿拉伯世界并不很受歡迎與推崇,這也與伊斯蘭信仰有關。
3 廣告形式——阿拉伯音樂、舞蹈
傳統(tǒng)上,阿拉伯人民就以能歌善舞聞名,黎巴嫩的通俗文化更是極為突出。黎巴嫩音樂家在阿拉伯世界幾乎占據半壁江山,排序4/10/11的廣告視頻都有突出的音樂表現。舞蹈方面,除了傳統(tǒng)的肚皮舞,現代舞也很常見,上述三個視頻中也都有精彩表演。
3.1 阿拉伯音樂與舞蹈
排序4,2016年的《I SAY ARABI》,廣告主DISH NETWORK是一家提供阿語節(jié)目的美國公司,其通過衛(wèi)星為阿拉伯裔美國籍群體提供超過50個最受歡迎的阿語頻道。為了真正打動這個群體,廣告主舍棄美國本土廣告公司,委托黎巴嫩著名音樂人NASSER CHORBAJI操刀策劃。NASSER CHORBAJI在視頻中使用了阿拉伯傳統(tǒng)樂器,同時融合阿拉伯音樂風格并混搭了美國式說唱,這種結合形式對于第一代的阿拉伯裔美國籍父母和他們第二代的孩子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吸引力。對于阿語宣傳內容來說,能夠獲得四百多萬的瀏覽量,實在令廣告主和制作方激動不已。由于制作方來自黎巴嫩,這則廣告參與了Lynx創(chuàng)意節(jié),其對于地區(qū)傳統(tǒng)音樂與當代西方說唱的融合,令這則廣告獲得了2016年“Branded Content& Entertainment”類別金獎。
排序10,2015年的《REVIVE CULTURE》更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事件,幾乎一夜之間,網絡MTV《I LOVE BANANA》突然躥紅整個阿拉伯世界。伴隨靡靡歌聲,出現的是一位戴著大墨鏡、穿著暴露紅裙的豐滿女性,名為Zeezee的這位女子擺出各種撩人姿勢,對著一個香蕉又吃又舔。該MV一出現就受到瘋狂轉發(fā),平均每小時有1萬人觀看,在不到一周時間內,Zeezee聞名黎巴嫩乃至整個阿拉伯地區(qū)。一周之后,黎巴嫩最受歡迎的脫口秀節(jié)目請到這位神秘的女性。令人吃驚的是,節(jié)目一開始,Zeezee還未說話,就先摘下大墨鏡,再取下假發(fā),露出正經儀態(tài),觀眾為之嘩然。原來,這個只花了5分鐘作詞、10分鐘譜曲、15分鐘拍攝的MV,正是以極端方式引發(fā)大眾對互聯(lián)網上充斥的低級文化的反思。同時,策劃方在Facebook上開通了一個叫做“Sa2afetna”的頁面,關注那些真正值得探討與分享的文化。
排序11,2014年的《RAASUK DIVERSION》是黎巴嫩先鋒樂團的發(fā)聲,廣告策劃采取了令人迷惑的方式展開,一方面是歌手歌詞中對政治的批判、對現實的抨擊,另一方面是伴舞的熱辣舞娘扭腰甩發(fā),廣告以極其矛盾的表現手法引發(fā)大眾關注、討論、轉發(fā)與思考。
3.2 阿拉伯書法與紋樣
由于伊斯蘭教嚴禁偶像崇拜,所以在藝術與宗教表現方面,阿拉伯書法和阿拉伯紋樣起到了繪畫和雕塑的替代作用,在阿拉伯世界有著崇高的地位。Acton(2007)提到,在阿拉伯文化中,書法、色彩、圖案和符號代表視覺元素,為文化、民族和宗教身份提供編碼參考,在構建品牌視覺表現時需要考慮這些因素。(Acton, M. (2007) Fuel for thought. Brand Strategy, April, 54–5,轉自Keith Dinnie, Nation branding : concepts, issues, practice.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P94)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視頻廣告,書法和紋樣在視頻作品中不大突出。另外,黎巴嫩并非典型意義上的阿拉伯國家,雖然這些年來由于各方面原因較為強調其阿拉伯屬性。對于阿拉伯書法和紋樣在黎巴嫩視頻作品中的使用,本文沒有明顯發(fā)現。
4 廣告特色——阿拉伯世界中的基督教文化
中東是亞伯拉罕一神教的發(fā)源地,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圣地。但今天,阿拉伯地區(qū)幾乎等同于穆斯林世界。反映到廣告中,顯性的表現比如宗教相關廣告或某些宗教禁忌產品比如酒類廣告(在其他國家很常見的酒類廣告,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2013~2017共120個大獎視頻作品中,只有黎巴嫩提供了2個樣本,分別是排序6、國際品牌JOHNNIE WALKER 2015年的《KEEP THE FLAME ALIVE》,排序15、本地品牌DEWAR’S 2014年的《HERITAGE》),隱形的表現比如女性在廣告中的形象和地位呈現。
4.1 基督教節(jié)日廣告
對于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世界來說,出現圣誕節(jié)廣告幾乎不可想象。在迪拜Lynx創(chuàng)意節(jié)2013年~2017年共120個大獎作品中,三個圣誕節(jié)廣告(排序3/5/20)、一個情人節(jié)廣告(排序14)全部來自黎巴嫩。對于總共只有21個大獎作品的黎巴嫩而言,這四個廣告顯得分量不輕。
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獨特性,黎巴嫩自古以來便是各宗教少數派和中東被壓迫少數民族的避難所。1990年黎巴嫩內戰(zhàn)結束后,各教派就國家權力分配達成了暫時的平衡格局。黎巴嫩當前三大主要宗教派別為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根據黎憲法,總統(tǒng)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人士擔任。然而,由于地區(qū)政局動蕩,宗教派別沖突不斷,在米歇爾·奧恩2016年10月30日當選黎總統(tǒng)之前,國家已經29個月處于無總統(tǒng)狀態(tài)。身處阿拉伯穆斯林世界,黎巴嫩基督教發(fā)展如何,未來黎巴嫩是否會繼續(xù)出現基督教相關廣告大獎作品值得關注。
4.2 廣告中的黎巴嫩女性形象
Badreya Al-Jenaibi(2011)提到,在阿聯(lián)酋特別是迪拜把自身打造成全球性品牌、全球市場典范中,在向現代化和服務型經濟急速追趕中,如同歐美發(fā)達國家,女性形象被隱喻使用,女性形象和她們在廣告及媒體中的角色定位本質上就是一個商品化呈現結果。(Badreya Nasser Abdullah Al Jenaibi, The changing representation of the Arab Woman in Middle East advertising and media, Global Media Journal, Arabian Edition, Summer/Fall, Vol. 1, No. 2, pp. 67-88,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3480871,2017年10月19日訪問。)廣告中的黎巴嫩女性形象同樣也承擔著符號性的展示功能,廣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包括女性出現的比例和時長、職業(yè)及身份、服飾與妝容等。
從女性出現的比例和時長角度看,在總共21個視頻樣本中,除開排序12、13廣告,女性出現在余下所有廣告視頻中。另外,男女兩性出現時長沒有明顯差異,相當部分廣告(排序2/5/8/9/10/19等)甚至圍繞女性為主角展開,比如女性權益保護組織KAFA的三個廣告(排序2/8/9),以及幫助南亞外來女工的救援電臺廣告(排序19)。
從廣告中的女性職業(yè)形象角度看,在總共21個視頻樣本中,共8個視頻出現了女性新聞從業(yè)人員,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黎巴嫩媒體行業(yè)的發(fā)達。黎巴嫩以中東新聞中心著稱,傳統(tǒng)媒體發(fā)達,有黎巴嫩國家通訊社、中央通訊社、“中東報道”通訊社,又有黎巴嫩國家電視臺、未來電視臺、黎巴嫩廣播公司電視臺(LBC)、燈塔電視臺等,全國共有各類報刊600余家,廣播電臺140多家。(黎巴嫩國家概況(最近更新時間:2017年7月),http://www.fmprc.gov. 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668/120 6x0_676670/,2017年12月28日訪問。)在迪拜Lynx創(chuàng)意節(jié)2013~2017獲獎廣告解說視頻中,多次引用報紙、電視臺新聞報道,排序4/7/9/10/15/16/17/20/21共9個視頻出現新聞從業(yè)人員。其中,排序10僅出現男性新聞從業(yè)人員,排序15僅出現女性新聞從業(yè)人員,其他七個視頻兩性新聞從業(yè)人員都有呈現。除了女性新聞從業(yè)人員,廣告視頻中還出現了舞者(排序4/10/11)、音樂家(排序7)、創(chuàng)作人(排序7)、出租車司機(排序8)等女性角色。另外,迪拜創(chuàng)意節(jié)獲獎視頻實際上是廣告策劃的介紹視頻,除排序2/7/10/11/12/13/15/18共8個視頻沒有解說外,剩余13個視頻中,僅3個視頻(排序3/6/17)為男性聲音解說,另外10個視頻全部為女性聲音解說。廣告中的黎巴嫩女性,主要以專業(yè)形象出現,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定位。
從女性的服飾與妝容的角度看,黎巴嫩女性的著裝寬容度在阿拉伯世界中也是最大的。廣告中最多見的是穿著現代西式服裝的職業(yè)女性,戴頭紗披黑袍的傳統(tǒng)穆斯林女性更多作為路人一閃而過。另外,排序10、2015年的《REVIVE CULTURE》和排序11、2014年的《RAASUK DIVERSION》是阿拉伯世界比較少見的展現輕度色情以及著裝暴露女性形象的廣告。可以說,在黎巴嫩廣告中,女性形象與西方發(fā)達國家?guī)缀鯖]有任何差別。橫向對比近兩年阿聯(lián)酋廣告中僅露出眼睛、甚至眼睛都蒙上黑紗的黑袍女性廣告主角,就像身處兩個世界。關于廣告中的中東女性形象,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
參考文獻
[1] 迪拜國際創(chuàng)意節(jié)官網[EB/OL].https://www.dubailynx. com/.
[2] Welovead廣告網站[EB/OL].http://www.welovead.com/ en/awards/details/965z/2014.
[3] Keith Dinnie,Nation branding:concepts,issues,practice[J].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2008.
[4] Morris Kalliny,Lance Gentry.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in Arab and American Television Advertising[J].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2007.
[5] Morris Kalliny,GRACE DAGHER,MiCHAEL S. MiNOR,GiLBERTO DE LOS SANTOS.Television Advertising in the Arab World:A Status Report[J].TV ADVERTISING IN THE ARAB WORLD,2008.
[6] Morris Kalliny.Are they really that different from US:AComparison of Arab and American Newspaper Advertising[J].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2010.
[7] Badreya Nasser Abdullah Al Jenaibi. The changing representation of the Arab Woman in Middle East advertising and media[J].Al Jenabi,2011.
[8] Rodríguez Arcos, Irene. Translation of the Dress in Advertising Campaigns for the Arab Culture:Narratives, Powers,Ideologi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www.sciencedirect.com,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