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婷燕
【摘要】中式英語普遍存在于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口語、翻譯與寫作中,成為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攔路虎”,也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亟待研究并解決的難題。筆者通過與所任教的班級學生進行口語交流以及翻譯與寫作測試的方式,分析學生在英語交流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中式英語痕跡的原因,并將其性質(zhì)分類。希望本文能為大學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地道運用英語提供一些方法和啟示。
【關(guān)鍵詞】中式英語;大學英語學習;母語負遷移
【作者簡介】欒婷燕,大連科技學院。
中式英語是指中國人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把漢語語言規(guī)則運用到英語語言之中,受漢語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干擾而產(chǎn)生的不符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是不被認可與接受的英語變體,而中國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某一階段中便會生成這種錯誤的英語。
母語負遷移是造成中國大學生中式英語的主要原因。母語對目的語的學習會產(chǎn)生干擾作用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原有知識只要對外語學習起到干擾、妨礙作用的便是負面遷移。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中所犯的錯誤51%來自母語干擾。
1.口語方面。首先,漢語方言對大學生英語發(fā)音造成影響。例如,來自四川等地部分學生無法區(qū)分/n/與/l/,將“l(fā)ife is beautiful”讀作“knife is beautiful”,而來自東北地區(qū)部分同學則因平卷舌不分而說出 “Are you sure?/su?/” 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其次,中國大學生在讀縮寫類單詞時通常會念出其組成字母,而非正規(guī)讀音。如App, PPT, GIF, VS應讀作/?p/, powerpoint, /d?if/, /v?:s?s/,而非“誒屁屁”、“屁屁踢”、“吉艾艾芙”、“微艾死”,如此的誤讀會令外國人誤以為是某些專有名詞的首字母縮寫。
2.詞匯方面。第一,詞匯冗余。漢語因注重文采而不惜反復強調(diào),而英語卻言簡意賅。大學生因未透徹理解英語詞匯,把簡單的desk寫成book desk,將“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化”譯為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realization為多余,其含義已包含于modernization),將“使動車減速”寫作slow down the speed of bullet train(the speed of可略去)。第二,生搬硬套。此類錯誤多源于學生從母語到英語的機械翻譯,如將“小心滑倒”譯為“Carefully slide down”(應為Caution, wet floor),把“注意身體”寫成“notice your body”(未區(qū)分body與health的不同含義)。第三,搭配不當。學生默認將漢語搭配套用于英語中,red complexion, learn knowledge, expensive price等想當然的中式英語搭配不一而足。
3.句法方面。第一,英文“the”過分使用或完全不用。如go to school去上學,go to the school到學校去(不一定是學
生);by hand手工,by the hand手拉手;in red穿紅衣服,in the red財政赤字。第二,因常用漢語流水句而導致缺少連接詞及逗號濫用,從而造成病句。如“I bought a gift for her birthday, she does not like it, why not? Because she wants to travel”。第三,少用比較結(jié)構(gòu),英語比較級功能強大,可替代漢語多種表達。如“I have read your novel but I didnt think you could be such young”應改為“I read your novel and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4.思維方面——文化負遷移。第一,比喻不當。比喻修辭的蘊意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如“狗”在中國文化中隱含卑微低劣之意,而《大話西游》中經(jīng)典臺詞“他好像一條狗啊”更顯悲涼,若譯為“He looks like a dog”則不通,因為狗在英語國家中代表忠誠努力,如“work like a dog”, “Love me, love my dog”, “Like a dog, like a god”(你讓我有了軟肋,也有了鎧甲)等。第二,交際語用失誤。因缺少跨文化環(huán)境,學生實際交際時難免紕漏百出,以下是幾例課堂常用對話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句:你明白了嗎—Do you understand(有質(zhì)問的語氣,似乎在懷疑他人智商,地道的表達為Do you know what I mean或You got it?),你有問題嗎—Whats your problem(外國人會理解為“你有什么毛病”,非常粗魯,應用Do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我知道了—I know(隱含之意為“你好羅嗦,別說了”,友好的表達為I see, I got you或OK, noted)。
中式英語作為一種中介語,是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必然出現(xiàn)的一個階段性現(xiàn)象和過渡時期,要糾正這種錯誤需要高校英語教師久久為功,讓學生們了解中式英語錯誤原因,從口語、詞匯、語法、思維等方面強化練習,達到使學生高效學習、運用地道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Ellis,R.1986.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Towell,R.&Hawkins;,R.1994.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ristol,Great Britain:The Longdun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