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慧
摘 要: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隨后又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者形成“一帶一路”戰(zhàn)略發(fā)展宏觀格局。近年來,一帶一路依舊是全世界都關注的大事。那么,一帶一路的內涵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一帶一路,如何實現(xiàn)一帶一路是本文要簡要分析的地方。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一 何為一帶一路
簡單的講,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早在2000多年前,一位叫張騫的漢代使者冒險出使西域,開辟了從中國通往中亞,西亞,一直到歐洲的陸上商貿通道。由于當時商貿的主要貨物是中國出產的絲綢,所以在19世紀時,一位叫李?;舴业牡聡藢⑦@條商道稱為絲綢之路。進入21世紀,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煥發(fā)生機,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一帶一路從歷史走入現(xiàn)實。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到中亞,俄羅斯,抵達歐洲波羅的海;中國到中亞,西亞,抵達波斯灣,地中海;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和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這是一道壯麗的世界走廊。
二 為何要倡議一帶一路
國內很多人質疑中國內部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好,倡議一帶一路有什么用?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中國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須開拓海外空間。開放是中國過去30多年經濟發(fā)展重要動力,在早期主要是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開放,無論是引進技術也好,出口中國商品也好,對促進中國的經濟都起到了巨大作用?,F(xiàn)在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缺乏動力,需要新形式的開放。中國現(xiàn)在人均GDP是7500美元,屬于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的目標是成為高等收入經濟體。但是由于國際環(huán)境不好,西方對中國搞貿易保護主義,而且中國是13億人口的第二大經濟體,要從低等收入提升到高等收入非常難,所以中國會搞新形勢的國際合作,尋找新的市場,投資空間,中國的產品也需要進入世界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有能力進行一帶一路。其一,中國的產能過剩。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部,東部已經飽和,只有西部有一些空間,那么過剩的產能需要開拓新的市場,新的投資空間;其二,中國有過剩的資本,更加需要使資本走出去;其三,中國積累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經驗,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有能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一帶一路一般都是平均較低發(fā)展水平的國家,需要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中國過剩的資本,過剩的產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都是這些國家所需要的。
另外,從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來說,如果你富起來了,卻不管鄰國,鄰國不富誰買你的產品?鄰國富裕了,才會買你的產品,才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中國要進行一帶一路,要非常開放,讓別人參加減少成本。
三 如何實現(xiàn)一帶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是基本原則。因為這不是中國的獨角戲,而是沿線幾十個國家的大合唱。五通為建設重點。首先是政策溝通,政策溝通是一個達成理念共識的過程,即通過溝通,建立互信,在合作共贏目標下,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以目標協(xié)調、政策溝通為主要途徑,不刻意追求一致性,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特征。第二,是設施聯(lián)通,加強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規(guī)劃建設,綜合服務,,質量技術標準,政策機制等對接協(xié)商,強化金融支撐,推動大批重大合作項目建設。第三,是貿易暢通,順應經濟全球化,區(qū)域一體化趨勢,全方位深化與沿線各國經貿往來,產業(yè)投資,能源資源和產業(yè)合作,著力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促進區(qū)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第四,是資金融通,支持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設立境外股權投資基金、境外人民幣專項貸款、多雙邊產能合作專項貸款等方式,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基礎設施、資源開發(fā)、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項目。第五,是民心相通,是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民生發(fā)展、人文交流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在幫扶沿線國家改善民生福祉、增強自主發(fā)展能力的同時,積極分享發(fā)展經驗,有效促進了與沿線國家的合作理念對接;支持沿線國家孔子學院建設,推動各國文明交流互鑒;設立絲綢之路獎學金,吸引優(yōu)秀人才來華學習和研修。
四 對一帶一路存在的誤解
國際上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中國的一帶一路是新殖民主義嗎?當然不是,一帶一路搞基礎建設,造福當?shù)匕傩?,這不僅解決了中國的難題,更是解決了全球化的難題,是一種新型的全球治理。中國的一帶一路也不是新的馬歇爾計劃,因為一帶一路不是對外援助,而是一種投資,關注工業(yè)化進程,相互協(xié)商,相互尊重。與意識形態(tài)無關。而且一帶一路的倡議并不是以中國為中心,如果中國總是最大的贏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這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
綜上,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提出的倡議。希望能過通過這個倡議有助于解決全球的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和治理赤字,讓全世界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進一步。一帶一路倡議已被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稱贊該倡議助力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一帶一路應當是開放的,透明的,共贏的,所有項目都按照國際市場規(guī)則運作,中國提出該倡議,是為了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chuàng)新之路,文明之路,它源自中國,但發(fā)展迅速,已然成為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的資金支持得益于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7年,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額增長了近27%,增速遠高于中國的進口總額,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達7.4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8%。一帶一路的下一步規(guī)劃是數(shù)字絲綢之路,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解決方案,將幫助應對全球面臨的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挑戰(zhàn);冰上絲綢之路,將提升北極地區(qū)的航行,安全和物流,推動自然資源,漁業(yè)和旅游業(yè)的開發(fā);最后是新伙伴的增加,例如中美洲國家。從亞洲到歐洲和非洲,乃至世界上其他的地方,這一倡議將促進全球發(fā)展與經濟增長,在貿易,基建,金融,政策,人文等領域實現(xiàn)全方位idea國際合作。
【參考文獻】:
段霞.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與世界的意義 中國干部學習網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