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江濤 李雪薇
(作者單位:渭南廣播電視臺)
系統設計以編輯制作功能強大、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為基本要求,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為基本目標,網絡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靈活性和一定的可擴充性,可與已建成的播出網實現交互式互聯,并預留了與其他制作網和媒資網等電視業(yè)務網的軟硬件接口,實現稿件處理、節(jié)目制作、審片、配音、演播室播出等多種應用。整個制作網采用標準化的模塊結構,以文稿貫穿整個系統,可分為節(jié)目編輯制作、演播室直播、辦公網文稿、生產媒資、安全送播等模塊。系統構架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構架示意圖
依據渭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制作的需求設置了5臺有卡站,10臺無卡站,2臺配音站。
有卡(視音頻采集卡)站可進行視音頻上下載,可通過高清監(jiān)示器進行視頻監(jiān)看;無卡站除沒有視音頻上下載和外接監(jiān)示器功能,可完全支持SONY SxS卡和松下P2卡上下載,編輯功能和有卡站相同。
編輯系統采用Sobey的Nova8.0非線性編輯軟件,具有開放式構架,支持多格式編輯,高標清混合編輯,視頻上下變換輸入、輸出,至少支持四層以上100 M碼流高清視頻的實時編輯以及實時多層字幕,軟件設計人性化,操作簡單快捷。
在非編網中配置的文稿系統Info Share,基于J2EEE平臺三層架構的B/S系統,它可運行在辦公網中,通過IE瀏覽器與非編網互聯,功能貫穿全部編輯流程。文稿系統伴隨每條稿件從任務建立、寫稿、審稿、修改、配音、視音頻編輯、節(jié)目串連等全過程,從而提高新聞制作效率。節(jié)目制作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節(jié)目制作流程
演播室直播系統是采用1套4通道播出服務器MSV-4211P HD、2臺遷移服務器MSV555、2臺播控終端和1臺應急播出服務器。它實際上是一套小型的硬盤播出系統,用新聞節(jié)目直播或演播室串片。與常見硬盤播出系統不同的是,它與非編網緊密相連,直接從文稿系統獲得節(jié)目串連單,從非編網獲得播出素材,也可將直播節(jié)目或串好的成片重新采集,回遷到非編網中,經非編系統提交到播出系統用于播出。演播室直播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演播室直播流程
在渭南廣播電視臺以前的新聞制作使用過程中,發(fā)現編輯和記者普遍有著在非編網中存儲視音頻素材或資料,以方便節(jié)目編輯時調用,并且數量很大。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非編系統中外掛一個小型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具有存儲、檢索查閱、回調使用等功能。大家可將需要留存的素材或資料存儲在系統中,在需要時可將有用的資料通過檢索功能找出,標記出入點后提交,系統會自動將所需素材回傳到非編網中以供編輯時調用。
安全交互主要包括高清制作網通過SobeyShield6000S烯盾安全網關與臺網絡電視臺的系統交互、與播出系統進行文件級交互以及外來文件和素材的導入導出。整個系統拓撲如圖4所示。
圖4 系統拓撲示意圖
根據渭南廣播電視臺高清制作網15個站點,每個站點使用4層100 Mb高清素材計算,網絡有效帶寬應大于750 MB,所以系統采用以太網絡為基礎網絡構架,選用高性能的全萬兆交換機和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實現“萬兆核心、千兆桌面”的接入方式。在邏輯結構上服務器及存儲系統承擔了系統的核心數據交換。編輯制作以及其他業(yè)務模塊通過以太網通路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存儲采用IP分布式集群存儲,支持后期以節(jié)點為單位的擴容,系統帶寬及存儲容量能夠線性增長。選用了存儲配置3個物理容量為36 TB的節(jié)點,采用2+1備份方式,有效容量達到64.8 TB。
非編網中的存儲管理、數據庫管理、文稿管理、素材打包、轉碼、文件遷服等功能需要由功能不同的多臺服務器來完成。為保證高清制作網安全可靠,制作網中的所有服務器都配置為雙機熱備系統,以確保網絡可7*24小時不間斷運行。并且全部使用了HP 380系列2U服務器。
編輯工作站均使用HP Z820,具有雙CPU、8G以上內存、高性能獨立顯卡;配音站則使用HP Z420單CPU、8G以上內存、高性能獨立顯卡。每臺工作站還配置了2T的本地素材硬盤,以備網絡癱瘓時或其他特殊需要時使用。
該制作網實現了節(jié)目資源共享、視音頻制作、內容管理和輸出,具有綜合業(yè)務管理能力的智能化、自動化、數據化,在先進性、可靠性、實用性方面具有目前先進水平,極大提高了渭南廣播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采、編、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