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選 陳 靜 張繼紅 賈成祥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夢是人體精神活動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歷史上很多醫(yī)家都對夢有著獨特的認識,認為夢反映了人體內部的臟腑功能狀態(tài),甚至可以作為預示疾病的征兆。而神經衰弱是我國目前最常見的神經癥之一,其病因多樣、病機復雜、病程漫長,大部分病人有多夢的癥狀。筆者認為臨床應重視夢診,通過對神經衰弱癥患者夢境的分析,指導臨床辨證論治,現(xiàn)具體分析如下。
神經衰弱癥是由于大腦神經長期持續(xù)性過度緊張導致大腦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從而形成以睡眠障礙為主的一組腦功能障礙癥候群。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情緒煩惱,入睡困難。臨床上多伴頭暈、頭痛、失眠、健忘、多夢、眼花、耳鳴、心悸、氣短、乏力、易激動、焦慮不安、記憶力減退、陽痿、早泄或月經紊亂等癥狀[1]。因此神經衰弱可歸屬于中醫(yī)的不寐、頭痛、眩暈、百合病、臟躁、梅核氣、驚悸、遺精、陽痿、虛勞等病證范疇。另外,大部分神經衰弱病人以多夢為主癥,表現(xiàn)為睡眠不安,夢境可怕,夜間易醒,醒后不忘,并伴頭昏、神疲、健忘、心悸等不適癥狀,或者平素少夢,突然夜夢增多。
夢不單獨致病,往往隨著身體狀態(tài)改變而出現(xiàn)相應的夢境,即“有諸內,必形諸外”。六淫外襲、五臟內傷、厥氣內客、情志過極、五神失常以及軀體內部的各種生理病理變化,都可能引起發(fā)夢,形成不同的夢象。除此之外,夢也與最近的生活環(huán)境、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入寐前的情緒狀態(tài)有關。
《黃帝內經》結合陰陽學說、藏象學說、五神學說、營衛(wèi)學說等詳細解釋了夢的成因,搭建了夢診的雛形。后世醫(yī)家則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對病夢的辨證和用藥提出了獨特的見解,進一步發(fā)展完善了夢診的理論體系[2]。
夢診是對臨床上望、聞、問、切四診的補充和延伸,即通過全面細致地分析患者夢的特征如夢象、夢量,結合中醫(yī)學基本原理解釋夢因,從而推測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致病緣由,是對臨床上診斷和治療疾病起到輔助作用的中醫(yī)傳統(tǒng)診法。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步。
2.1 依陰陽定虛實 判別病性 通過辨別夢象的陰陽屬性,可獲知人體的陰陽盛衰情況,從而判定疾病性質??傮w上,凡是偏于運動、外向、上升、彌散、溫熱、明亮、興奮、生長的均屬陽夢;凡是相對靜止、內守、下降、凝聚、寒冷、晦暗、抑制、殺藏的均屬陰夢。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記載:“是知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p>
2.2 據五行分臟腑 確定病位 通過區(qū)分夢象的五行屬性,可推知人體臟腑的相互關系,從而確定疾病位置。五行特性可概括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即生發(fā)條達屬木,溫熱上亢屬火,生化承納屬土,肅殺沉斂屬金,寒藏潤下屬水。如《靈樞·淫邪發(fā)夢》云:“客于肺……見金鐵之奇物,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p>
2.3 由癥狀辨證型 選取方藥 通過分析夢象可對病性和病位有初步的認識,之后仍應結合患者具體癥狀,運用八綱、臟腑、氣血津液等辨證方法對疾病進行全面辨證。如《靈樞·海論》中“血海不足,則人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即為肝陰虛的表現(xiàn)。
神經衰弱的疾病表現(xiàn)多種多樣,運用上述的夢診方法,可將其分為虛實兩大類,如表1。
表1 神經衰弱癥分類
其中,臨床上以心神失養(yǎng)、命門火衰、痰熱擾心、肝氣郁結為多見,詳細討論如下。
3.1 心神失養(yǎng) 其證多見心神不寧,悲憂善哭,喜怒無常,多疑易驚,精神恍惚,舌質淡,脈弦。此證患者多夢悲傷之事而哭泣?!督饏T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云:“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督饏T要略心典》云:“邪哭者,悲傷哭泣,如邪所恁,此其標有稠痰濁火之殊,而其本則皆心虛而血氣少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為癲為狂,勢有必至者矣?!薄把撆K躁,則內火擾而神不寧,悲傷欲哭?!庇捎谂K躁之本為“心虛而血氣少”,心主血藏神,心血虧虛則心神失養(yǎng),故易夢悲哭,治宜養(yǎng)心安神。
3.2 命門火衰 其證多見身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軟,陽痿,尿頻,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無力。此證患者多夢大水泛濫。多因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致,該理論在《黃帝內經》已有體現(xiàn),如《靈樞·淫邪發(fā)夢》云:“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佛學著作《大智度論》亦有記載:身體不調時,身體中“若冷氣多,則夢見水,夢見白”[3]?!毒霸廊珪吩疲骸懊T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比梭w的陽氣有賴于命門之火的溫煦充養(yǎng),故治宜溫補命門。
3.3 痰熱擾心 其證多見心煩不寐,胸悶脘痞,泛惡噯氣,伴口苦,目眩,頭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此證患者多夢大火?!鹅`樞·淫邪發(fā)夢》云:“厥氣客于心,則夢見山丘煙火?!必蕷?,即逆氣,泛指因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痰濁閉阻、食積停滯等因素導致的氣機逆亂。氣亂則神失其守,陽不守陰,陰不斂陽,發(fā)而為夢?!端貑枴っ}要精微論》云:“陽盛則夢大火燔灼?!碧禑嵘戏?,心神被擾,治宜清化熱痰、和中安神。
3.4 肝氣郁結 其證多見郁悶不寐,煩躁多夢,脅肋脹痛,胸悶腹脹,噯氣頻作,納少口苦,舌苔薄白,脈弦。此證患者多夢草木。如《靈樞·淫邪發(fā)夢》云:“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蓖醣疲骸熬闵?,草木之類也。肝合草木,故夢見之?!睆堉韭斠嘣疲骸皦舴鼧湎拢么毫钪練庖?,不敢起者,雖得時氣之助,而亦不能勝?!备螌倌荆湫詶l達,其類草木,同類相召,同氣相感,故肝氣郁結時多夢草木,治宜疏肝理氣,解郁安神。
4.1 心神失養(yǎng)案 陳某,女,47歲,農民。初診:2014年8月25日。主訴:失眠多夢,倦怠乏力3月余。病史:半年前患者母親因老年癡呆自縊身亡,患者思念母親,悲傷日甚,難以緩解。近三月來癥狀加重,失眠多夢,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喜怒無常,自訴經常在夢中看到已故母親,向其懺悔沒有盡到孝道,而痛哭不已,醒后繼續(xù)悲傷,難以入睡,白天倦怠乏力,呵欠頻作,不愿下地干活。食少納呆,大便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夢境辨證:患者因受母親亡故的精神刺激而誘發(fā),常因夢已故母親而痛哭不已。《靈樞·本神》云:“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心主血藏神,悲哀過極導致心血不足,心神失于濡養(yǎng),則神不守舍,晝見悲憂善哭,精神恍惚,入夜則驚惕不安,難眠易醒,多夢悲傷之事而哭泣,加之四診合參,辨為心神失養(yǎng)證。西醫(yī)診斷:神經衰弱癥。中醫(yī)治則:養(yǎng)血安神,補益心脾。
方藥:甘麥大棗湯合歸脾湯加減:炙甘草10 g,小麥30 g,黨參15 g,黃芪20 g,白術15 g,茯神10 g,酸棗仁18 g,遠志5 g,廣木香6 g,當歸尾10 g,生姜5片,大棗5枚。7劑,水煎服。
2014年9月3日二診:自訴:服藥后睡眠有明顯改善,做夢漸少,欲飲食,但仍思念母親,處方:守上方加減七劑,囑咐家人配合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4.2 肝氣郁結案 李某,女,18歲,大學生。初診:2015年9月30日。主訴:煩悶易怒,右脅疼痛,不寐多夢2周余。
病史:患者九月初剛入大學,因和室友性格不和,經常吵架生氣,自覺右側脅肋不適,時有疼痛,心情舒緩則痛減,入夜難以入睡,寐后多夢,自訴常夢在森林里獨行,找不到出口,氣憤不已,醒后更加煩悶,腹脹納差。查肝功和腹部彩超顯示無異常,舌紅苔薄白,脈弦細。
夢境辨證:患者因與室友吵架,情志不遂,失眠多夢,常夢在森林里獨行迷路而生氣。肝與木同氣相求,森林為木氣繁盛之處,夢森林而找不到出路表明患者體內肝氣亢盛,郁怒不解,失于疏泄。正如《靈樞·淫邪發(fā)夢》所言:“肝氣盛,則夢怒。”肝為剛臟,喜調達而惡抑郁,盛怒傷肝,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則見脅肋疼痛,肝木橫逆犯脾,則見腹脹納呆。故夢診結合四診可知,此為肝氣郁結證。西醫(yī)診斷:神經衰弱癥。中醫(yī)治則: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9 g,白芍6 g,醋炒陳皮9 g,川芎6 g,香附6 g,枳殼6 g,白術9 g,枸杞子6 g,酸棗仁6 g,炙甘草5 g。7劑,沖水服。建議和室友溝通或者調換宿舍,保持心情舒暢。
2015年10月9日二診:見患者笑容滿面,自訴服藥后脅痛癥狀明顯緩解,在輔導員幫助調換宿舍后,睡眠質量顯著提高,情緒穩(wěn)定。處方:守上方3劑善后,囑咐患者以學習為重,與室友積極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
夢是睡眠過程中的一種正?,F(xiàn)象,夢有時可以啟迪靈感,增進記憶,促進發(fā)明創(chuàng)造,調節(jié)心理平衡,而病理之夢則反映了人體的病變部位與性質。通過探究中醫(yī)夢診在神經衰弱癥中的應用,拓寬辨證方法,啟迪論治思維,使臨床診斷更加全面。然而近代以后中醫(yī)對夢境的研究進展緩慢,因此需要我們后輩中醫(yī)學子更加努力,潛心研究,使夢境理論應用于更廣闊的臨床實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