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與漁業(yè)》記者 廖靜 圖|彭鎮(zhèn)強
當高鐵、電子支付等便捷手段出現,“快”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尤其在商海中,“快”即意味著成功。因此,用海審批這個看似困難復雜的問題,最近,在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東風中,也逐漸成為了讓用海單位稱道的一項惠民政策。
當前,廣東正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各地海上風機正在如火如荼地安裝著。近日,《海洋與漁業(yè)》記者走訪一些海洋企業(yè)時發(fā)現,企業(yè)的用海審批更快了。中節(jié)能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從辦理到批復,歷時僅15天。
2017年10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推動我省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委托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行使海域、無居民海島管理權限;委托廣州、深圳市行使省級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審批權限。
廣東省用海審批工作已經實現了”前置瘦身、步驟優(yōu)化,管理增強,服務提升,效率提高”的流程再造?!案母锴埃捌跍蕚潆A段從用海單位提出前期用海申請共有3個環(huán)節(jié)、9個步驟,全部需要到省里才能解決。”廣東省海洋與漁業(yè)廳海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改革后,取消了用海前期論證申請,工作環(huán)節(jié)從 3個減為 2個,工作步驟從 9個減為 6個,而且全部下放到了地級市。項目用海前期階段實現了“不讓企業(yè)等,不往省城跑”。
用海前期階段工作流程縮短了超過 50%、用海前期階段工作審批用時減少了 90%以上、省管項目下放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廣州和深圳市后,工作流程和耗時減少了1/3......這一個個逐漸變少的數字也意味著,用海審批逐漸得到了用海單位的認可。
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國土資源廳聯合省海洋與漁業(yè)廳于2018年 3月 9日印發(fā)實施《關于加強圍填海成陸土地利用和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中建立了廣東省海域使用“直通車”制度,簡化審批流程。
“對單個項目建設的,圍填海造地竣工驗收后,海域使用權人可憑海域使用權不動產權證書、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文件等材料向項目所在的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qū))不動產登記機構直接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登記,同時申請海域使用權注銷登記?!鄙鲜鰲l款明確,單個項目建設的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后,憑海域使用權不動產權證書、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文件等材料可直接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登記,極大地減少了圍填海成陸土地后續(xù)審批環(huán)節(jié),提高工作效率。
該負責人也表示,全省各級海洋部門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優(yōu)化辦事流程,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大部分沿海地市的海域使用行政許可事項已經進駐網上辦事大廳。省海洋與漁業(yè)廳也建立了項目用海審核審批聯絡員、進度告知、提醒、催辦、電話記錄、政務短信等 6項制度,及時向用海單位、有關市政府、市海洋局通報項目用海辦理。配合發(fā)改部門,制定《廣東省優(yōu)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方案》,將海域使用審批列入并聯審批范圍。
一個多月前,全省海洋系統(tǒng),尤其包括來自各市縣的海洋管理者,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會議。那就是“放管服”改革的專題培訓。一位參會的市縣海洋管理者感慨:“這樣工作起來,雖然工作壓力大了,工作責任重了,但心情舒暢了,政企關系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p>
可是光簡化流程,如何保證科學性呢?該負責人表示,省海洋與漁業(yè)廳正組織起草海岸線占補制度實施細則、海岸線整治修復規(guī)劃等配套制度,全面加強圍填海和岸線管理,對未出具用海預審意見的項目,按要求需要實施占補制度的,一律要求落實方案。
同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將制定廣東省建設項目用海面積控制指標體系,根據不同區(qū)域、不同海洋產業(yè)研究確定海域利用效率、海岸線利用效率、單位面積投資強度等用??刂浦笜?,促進海域資源的節(jié)約集約利用和優(yōu)化配置。
此外,海洋行政部門還將依據用??刂浦笜梭w系對項目用海申請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控制指標要求的,退回用海申請。對因安全生產等特殊要求確需突破控制指標的,必須提供相關職能部門的書面意見,并充分論述其必要性和唯一性,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中統(tǒng)籌把握。
而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均應按照編辦要求編制職權清單目錄,制定用海服務事項辦理準則,完善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審核審批工作細則,編制辦事指南和業(yè)務手冊。
蔚藍的海洋是人類重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擁有用海管理權限同時也意味著生態(tài)管理重責壓身。為了實現海洋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和諧發(fā)展,于是,廣東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委托了第三方技術單位組織編寫了廣東省建設項目用海規(guī)??刂茦藴?,力求通過對圍填海面積實行約束性指標管理,讓有限的海域資源發(fā)揮更大效用;對海域、無居民海島收儲管理進行了專題研究,起草了廣東省海域、無居民海島收儲管理辦法。
據透露,在建設項目用海原則上做到在區(qū)域用海規(guī)劃范圍內選址,重大建設項目、國防工程、防災減災設施、生態(tài)建設工程以及重大民生工程用海除外。落實生態(tài)用海要求,引導和鼓勵圍填海項目采用人工島、多突堤、區(qū)塊組團等方式布局,減少對岸線資源的占用,保護海岸地形地貌的原始性和多樣性;科學設計生態(tài)廊道系統(tǒng),建設生態(tài)化岸線、濕地和水系。填海新形成的岸線的臨水一側,留出一定寬度的生態(tài)、生活空間并以適當方式向公眾開放,須臨水布置的項目或實施岸線安全隔離的項目除外。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還將對圍填海的經濟效益、海域資源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等進行綜合評價,為完善圍填海管控措施和實施海域整治修復提供科學依據?!痹撠撠熑吮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