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凱瑩, 王海穎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并且可導致血液、神經、消化、泌尿、循環(huán)等多系統(tǒng)及皮膚的病變。目前該病以抗生素防治為主,包括大環(huán)內酯類、喹諾酮類、四環(huán)素類等。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造成了菌群失調、耐藥株的產生及藥物的不良反應[1],由于中藥的特殊性,細菌較少對中藥產生耐藥,不良反應也較少發(fā)生,故對中藥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研究尤其重要。
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證為表現,證屬中醫(yī)“肺炎喘嗽”“肺風咳嗽”范疇。外感六淫時邪、正氣虧虛為本病的兩大病因,臨床上治療本病多以清熱解毒、燥濕化痰及止咳平喘為主。近些年學者對中藥體外抑制肺炎支原體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研究顯示,金銀花、黃芪、苦參、麥冬等均具有抑制肺炎支原體的作用[2]。小復方(魚腥草、桑白皮各15 g,地龍9 g)是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姜永紅副教授,用于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常用的方。魚腥草清熱解毒;地龍清熱平喘;桑白皮瀉肺平喘。實驗研究表明,此三味中藥均具有抗菌作用。魚腥草對白色念珠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3-4]。地龍能抑制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等病原微生物[5]。桑白皮對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等具有抗菌效果[6]。三味中藥均為臨床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常用的中藥,常配伍使用[7]。然而其不同配伍方式以及不同提取物對抑制肺炎支原體的作用差異尚不明確,本實驗通過研究魚腥草、桑白皮、地龍單味中藥、藥物兩兩配伍、三味藥組成的小復方對肺炎支原體體外的抑菌作用,篩選的抑菌作用最佳的配伍及提取方式,為進一步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材料與試劑 肺炎支原體標準菌株(15531)購自美國ATCC公司。魚腥草(批號:160625)、地龍(批號:160711)、桑白皮(批號:160308),飲片均購自上??禈蛑兴庯嬈?。支原體肉湯基礎培養(yǎng)基(CM0403B)、支原體添加劑(SR0059C),購自英國OXOID公司,其他實驗材料均購自上海海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藥物制備 取魚腥草、桑白皮單、地龍(5∶3∶3)混合,用打粉機粉碎,采用水煎法提取水提,所得藥液用旋轉蒸發(fā)儀低溫濃縮,然后干燥脫水,即得藥物水提物。藥液過濾后藥渣加7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 h,合并濾液后用紗布過濾,再用旋轉蒸發(fā)儀濃縮回收乙醇,所得濃縮液干燥脫水,即得中藥醇提物。
1.2.2 肺炎支原體培養(yǎng) 將肺炎支原體接種在支原體肉湯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 ℃,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5~6 d,至培養(yǎng)基著色變黃并呈均勻一致的混濁時,收獲處于對數期生長的人肺炎支原體菌液,顏色改變單位法(color change unit,CCU)定量。
1.2.3 體外抑菌實驗 采用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定各組中藥提取物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取96孔板,1~11孔每孔加入1×106CCU/mL支原體菌液100 μL,加藥液使得藥物濃度依次為62.50、31.25、15.63、7.81、3.91、1.95、0.98、0.49、0.24、0.122、0 g/L,第12孔為空白對照孔,無菌液體石蠟密封,置于37 ℃,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5~6 d,至加藥孔不再發(fā)生顏色變化判定一次結果(發(fā)生顏色變化前一管的藥物稀釋濃度為MIC值)。各單味藥及不同組合混合液的藥敏試驗均在相同條件下重復3次,分別測得MIC值已換算成生藥濃度,計算平均值。
中藥提取物對肺炎支原體的MIC值比較見表1。
表1 中藥提取物對肺炎支原體的MIC值比較
注:與小復方醇提組比較,aP<0.01。
表1結果表明,小復方醇提物組體外抑菌作用最佳,與魚腥草水提組和醇提組、桑白皮水提組和醇提組、地龍+桑白皮水提組和醇提組、桑白皮+魚腥草水提組和醇提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本研究發(fā)現各組中藥提取物對肺炎支原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小復方組抑菌效果優(yōu)于兩兩配伍及單味藥組,且復方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最強。藥物兩兩配伍及三味藥聯(lián)用體現了協(xié)同作用,無明顯拮抗作用。
魚腥草、地龍、桑白皮對肺炎支原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魚腥草主要活性成分為揮發(fā)油和黃酮類化合物[8]。魚腥草揮發(fā)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其中癸酰乙醛是魚腥草揮發(fā)油中是其發(fā)揮抗病毒、抗菌的有效成分之一[10]。中藥地龍的化學成分有蚓激酶、蛋白質、氨基酸、次黃嘌呤等;其藥理作用為抗血栓、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降壓平喘等;具有溶血栓和抗凝血、降壓平喘、抗驚厥、鎮(zhèn)靜解熱、抗癌、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11]。地龍肽是地龍產生的一類對抗外源性病原體致病作用的防御性多肽活性物質,是其發(fā)揮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12],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十多種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3]。桑白皮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以酚類化合物為主,尚含少量三萜、香豆素及多羥基生物堿類化合物[14]。現代研究表明,桑白皮提取物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利尿、抑制蛋白糖激化等作用,桑白皮總黃酮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15]。研究證明桑白皮甾醇能抑制大腸桿菌生長,對大腸桿菌的菌體分裂、對菌體蛋白的正常代謝都有明顯抑制[16]。實驗研究表明魚腥草、地龍、桑白皮都具有抑制肺炎支原體的作用,且三味藥聯(lián)用時,具有更好的體外抑菌作用,體現了中藥配伍“七情學說”,藥物配伍使用起到了一定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就其具體增效及抗菌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