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永 (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8)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極大地推動了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建筑構造領域而言,房建工程中超長結構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工程施工階段,借助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僅能夠克服傳統施工技術的不足,而且能夠大幅度的降低施工作業(yè)周期,保證工程質量。
在具體的房建工程施工階段,使用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的減少建筑伸縮縫,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后期試用階段建筑裂縫出現的頻率,更有利建筑自身功能的發(fā)揮,提升建筑整體美感。但是并不是說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就是完美的,在使用這種技術的過程中同樣需要規(guī)避技術弊端,具體來講這種施工技術的弊端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施工中,底部施工、基礎性施工會占用大量時間,一般情況下都需要2~6個月時間,并且施工階段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再加上底部施工需要用到大量鋼筋,必然會增加后期清理難度。
②后澆帶施工階段,澆帶需要設置在地面和底線中,一方面需要嚴格的按照施工順序進行,另一方面還必須及時清理障礙物,例如施工覆蓋階段出現的斷板、梁柱阻擋等都需要及時處理。
③后澆帶混凝土施工階段,必須事先將兩側廢棄物清理干凈,然而施工階段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清理工作量較重,如果廢棄物清理不干凈很容易引起建筑裂縫和滲漏問題。
對于本文主題的研究選擇具體工程案例來加以說明,本次所選擇的工程為建筑施工工程,該工程總面積約為6萬m2,包括地下室工程和地上建筑工程,前者總面積約1.5萬m2,后者總面積約4.5萬m2,整個工程總長度約155m,寬度約60m。地下室工程規(guī)劃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滿足C40的情況下,抗?jié)B透參數必須滿足0.8MPa。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地下室工程,后澆帶施工工程設計按照三橫兩縱布局進行,整體寬度設計小于80cm,同時混凝土強度滿足C45情況下,混凝土材料融合限制膨脹率要大于0.04%。
2.2.1 超長后澆帶設置設計
本次工程后澆帶施工中需要使用混凝土材料填補縫隙,用來釋放預應力,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后澆帶設置階段首先必須要保證間距的合理性,通常間距保持在25~45m之間,寬度設置按照上面的要求不得超過80cm;其次施工階段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技術參數以及施工流程設置后澆帶,不需要切斷鋼筋,但是需要對鋼筋進行固化處理。超長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材料澆筑之后2個月進行鑿毛處理,之后清理干凈再使用高一級別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再者鋼筋混凝土澆筑階段,跨度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同時需要附加鋼筋強化處理,這個階段一旦箱型長度大于40m,則需要設置后澆帶,位置間隔為20m,寬度為85cm左右。
同時對于超長混凝土后澆帶施工來講,應將其放在溫度變化相對較大或者收縮的位置,并且滿足以下3個方面技術要求:①模板的選擇,該工程中需要使用鋸齒狀模板,同時為了避免踩踏上層鋼筋還需要設置支撐鋼筋;②當兩側混凝土強度超過1.2N/mm2,需要將兩側的模板拆除,然后進行鑿毛處理,在此過程中避免碰到預應力筋,之后將雜物清理干凈,借助舊模板進行封閉保護;③超長后澆帶內部梁板在澆筑之前始終處于一種懸臂狀態(tài)下,所以為了保證內部梁板穩(wěn)定性,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一定不能拆除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當后澆帶混凝土強度滿足規(guī)定之后才能夠拆除,如下圖所示。
后澆帶支撐示意圖
從上面的工程概況介紹可以看出,該工程現場不存在差異性沉降,所以在進行后澆帶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后澆收縮方法。
2.2.2 后澆帶底板施工強化
底板施工強化作業(yè)需要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作業(yè)之前完成。首先需要將所需使用的一些材料清洗干凈,例如鋼絲網、石子、浮漿等,清理過程使用高壓水,時間控制在24h以上;其次出現有浮銹的鋼筋先要用鋼絲刷將浮銹清刷干凈,然后用清水將其沖洗干凈,彎曲鋼筋材料需要調直才能使用;再者后澆帶底板位置出現的雜物要及時清理掉,使用凈水水泥處理兩側斷面接漿作業(yè),后澆帶底板澆筑則需要使用高強度膨脹混凝土。為了確保新舊混凝土緊密連接需要保證振搗質量,澆筑10h之后使用薄膜覆蓋,保證14d以上的澆水養(yǎng)護。
同時后澆帶滲水問題是房建工程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主要是避免雨水或者施工過程中用水滲入后澆帶,所以為了避免滲水問題的發(fā)生,需事先在后澆帶兩側位置設置阻水墻,阻水墻與后澆帶兩側距離約0.5m,高度約35cm,寬約6cm,后澆帶兩側阻水墻需要涂抹防水砂漿,這樣可以保證穩(wěn)定的阻水效果。
2.2.3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流程
超長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必須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清理后澆帶→調整鋼筋→設置模板→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之后才能澆筑混凝土,最后是混凝土施工養(yǎng)護。
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嚴格的控制混凝土澆筑厚度,如果澆筑厚度不合理很容易導致外凸,例如混凝土澆筑厚度過大就會引起這種問題。澆筑過程中,所有混凝土材料振搗必須分層開展,分層振搗一方面能夠能夠保證材料的均勻分布,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漿液流失。
混凝土澆筑之后如果發(fā)現有縫隙,則需要使用壓力水進行沖洗或者人工鑿毛進行縫隙處理,前者需要在澆筑之后6h左右進行,后者則需要在24h之后進行,并且鑿毛之后要將周圍清理干凈。
2.2.4 強化后澆帶澆筑階段的施工養(yǎng)護
后澆帶澆筑完工之后的養(yǎng)護作業(yè)對于整個工程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以此工程為例,后澆帶施工預留結束之后,施工人員要在后澆帶兩邊設置防水坎,借助防水坎阻止污水進入后澆帶。后澆帶底板基礎位置混凝土墊層可以通過適當的降低高度來過濾沉渣。
2.2.5 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是超長后澆帶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對于施工縫的后期處理首先要按照規(guī)定的檢測周期對不同施工點開展全面檢測,一旦發(fā)現施工縫必須及時進行處理。施工縫的處理需要使用鐵鉆先將縫隙處理掉,縫隙中的垃圾一定要清理干凈,保證縫隙清潔,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施工縫澆筑質量。
2.2.6 強化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重視驗收階段質量控制
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必須保證安裝牢固,嚴格的按照鋼筋混凝土設計以及施工驗收相關規(guī)范進行,后澆帶施工過程中,首先質檢人員對于施工階段所使用到的所有材料必須嚴把質量關,所有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以及產品技術資料,一些特殊材料例如混凝土材料必須要送檢合格之后方能使用。后澆帶施工結束之后,工程驗收階段必須做到全面,同時要重視細節(jié)位置的質量檢測,例如底板后澆帶等隱蔽性的工程,要求質檢人員必須攝取圖像資料,同時地梁、墻板交界位置都要重點檢測,一旦發(fā)現問題要及時地進行修補。
總的來說,任何施工技術的應用都需要從實際施工狀況入手進行選擇,房建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同樣如此,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首先做好后澆帶設置設計工作,施工過程中加強后澆帶底版施工,強化后澆帶澆筑前后的工程養(yǎng)護,按照科學的澆筑工序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同時加強后期質量控制和驗收,及時發(fā)現問題,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和使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