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旭
(山西大同煤礦集團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3)
例如當前某公司熟料生產線中采取增濕塔后置工藝布置,在生料制備加工過程中主要采用立磨終粉磨系統(tǒng),其中主要設備配置是UM56.4四輥立磨,在設計階段需要達到臺時產量為430t/H,實際功率值是4300kW,電流為270A。循環(huán)風量為990000m3/h,全壓是12700Pa,電流為320A。窯尾排風機風量是1050000m3/h,全壓是4050Pa,功率值達到1600kW,電流數值為80A。
目前通過排渣提升機的應用的在提料操作過程中實際應用效率較高,比循環(huán)風機應用效率要高,而且提升機自身屬于低壓型設備,循環(huán)風機屬于高壓大功率設備,運行應用中實際電能損耗值較高。去除原有廠家立磨自帶擋料環(huán),然后應用切割機將磨盤邊緣去除。使得磨內料層基本厚度能夠有效降低,隨著料層厚度不斷降低,單位體積中物料基本作用力值會逐步提升,使得磨輥中壓力值降低,壓差也隨之降低,磨機電流量值下降 26A。去除以及降低擋料環(huán)時需要注意相關問題,排渣提升機需要具備充足的工作預料,去除擋料環(huán)之后排渣量會逐步擴大,在實際排渣過程中會存有較多細粉,磨機振動系數會不斷擴大,此時需要逐步擴大拉風確保排渣過程中不會排出相應細粉,這樣能夠使得料層振動性有效降低,在實際應用中對磨輥壓力值進行積極探索[1]。
從循環(huán)風機基本運行情況來看,循環(huán)風機電流消耗量與風壓、風量以及風機基本做功效率之間具有一定聯(lián)系性,系統(tǒng)阻力值如果較大風機基本做功效率會較差,此時需要適度擴大拉風,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循環(huán)風機電流逐步上升,所以通過減少系統(tǒng)阻力能夠在提高風機做功效率基礎上降低電流值。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對阻力主要來源進行判定,可以在入磨管道、選粉機出口、雙旋風筒、噴口環(huán)出口位置安裝壓力表,對各個位置基本壓差值進行對比,能夠對阻力主要來源位置進行判定。入磨前、噴口環(huán)較小、內循環(huán)值較大、旋風筒阻力值較大等。在對磨機采取基本改造措施之前,入磨負壓能夠達到-750Pa,旋風筒壓差在1620Pa,其中磨內選粉機基本壓差值較低,所以判定系統(tǒng)阻力主要來源是入磨前以及旋風筒。在停磨以及窯正常運轉過程中,此時生料磨入磨以及循環(huán)風機出口和閉口位置管壁,窯尾收塵入口和高溫風機之間溫度差能夠達到22℃,此時說明存在一定漏風問題。所以當前需要對入磨之前的管道以及增濕塔、積料等進行檢查,能夠得出入磨入磨水平管道中存在一定積料問題,在增濕塔中部懸空位置保溫層漏風問題較為嚴重[2]。
當前增濕塔基本設計構造較為復雜,在增濕塔懸空位置中存在大面積漏風問題,實際處理難度較大,加上日常生產環(huán)節(jié)中應用效率較低,所以可以棄用增濕塔,對其風口位置進行封堵,這樣能夠確保入磨阻力有效降低,對熱風損失問題進行有效控制。
旋風筒實際運行中阻力值較大,通過應用觀察可知,窯尾袋收塵器下拉鏈機物料量較少,可以將旋風筒底部切除相應距離,確保旋風筒壓差能夠有效降低。在入磨水平管道作需要確保水平管道積料能夠外放,這樣能夠使得入磨阻力值有效降低[3]。
(圖1 增濕塔改造圖)
目前系統(tǒng)運行中主要漏風點是增濕塔、立磨以收塵器等。立磨漏風設計需要低于10,產生漏風的主要位置有入磨鎖風設備、磨輥密封、連接法蘭以及膨脹節(jié)等。收塵器主要漏風位置在箱體蓋板、連接法蘭等,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是箱體,實際漏風問題較為嚴重。由于漏風系數較大,需要及時進行拉風,這樣會使得風機電動機電流不斷上升,導致系統(tǒng)電能消耗性不斷加大,情況嚴重還會對磨機基本產量造成影響,在間接中持續(xù)擴大電能消耗。系統(tǒng)漏風問題從根據來看影響較少,其實實際影響較大,需要在漏風治理過程中提高認識。對漏風問題進行處理方法有對基本溫差進行分析,比如目前窯尾收塵出口溫度差需要≤5℃。
對入磨物料基本粒度值進行控制,需要低于80mm。定期對磨輥以及磨盤實際磨損量之間的間隙值進行調節(jié),控制在16至22mm。分析金屬雜物對磨機產生的基本影響,對設備進行維護。對蓄能器壓力值進行檢查,正常情況下需要將壓力值保持在 60%范圍內。研磨實際壓力值并不是越高越好。比如某項臨界值產量不再發(fā)生變化之后,如果持續(xù)增加電動機電流量,會導致電耗問題更加嚴重,還會影響設備安全運行。所以當前需要結合實際生產情況選取最佳壓力值。在中控操作中還需要對出磨氣體溫度值進行控制,可以穩(wěn)定保持在85℃左右,溫度高低對粉磨以及選粉效率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入磨風閥門、循環(huán)風機出口閥門、旁路風閥門需要全部打開,不然會導致系統(tǒng)實際阻力值不斷擴大。對旁路風閥門實際打開情況進行驗證可以將旁路風閥門進行管壁,如果入磨負壓值較大,入磨基本風量將會降低,需要從磨內及時補充進風[4]。窯尾袋收塵入口負壓值需要控制在-500Pa之內,此負壓不會影響到磨內補風量高低,還能有效降低風機電流。如果實際負壓值難以有效降低,需要進行現場觀察,通過中控對尾排進行控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處理措施。
綜合上述,在節(jié)能技術改造以及中控優(yōu)化操作等措施基礎上,生料立磨系統(tǒng)整體產量有效提升。系統(tǒng)基本電能消耗值也在逐步降低,但是各項操作中仍有諸多需要完善的處理環(huán)節(jié),對于存在的問題,需要從生產實踐中不斷進行更優(yōu)化。還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基本的節(jié)點改造技術,積極應用新技術,保障生料工序電耗問題得到有效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