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晴
(硅湖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332)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不同的藝術形式能互相啟示并且能相互借鑒。不同的藝術類型在相互的延伸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藝術空間。
很多藝術形式,比如服裝藝術、音樂、繪畫、戲劇、影視等,在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影響中求得共同的繁榮與發(fā)展。以下就服裝和音樂之間的相互延伸和影響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于人文藝術,包含了很多的分流和交叉學科。從服裝的角度來說,有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未來派、超現實主義等等;從音樂的角度闡述,則有民族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等等。
本篇僅以服裝和音樂的關系及相互作用加以論述。二者有很多的交叉和滲透點。
服飾的發(fā)展與歷史同步,同歷代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形象生動地烙下了歷史的印記,為后代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另一種超然的藝術形式,即音樂。音樂的本質是對情感的模仿,源自人類表達情感的需要。這種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藝術已經和人的情感徹底融為一體。
服裝和音樂一樣,都是通過人們感官的欣賞而得到心靈的呼應與共鳴。它們已經成為產生滿意的審美經驗的刺激物和向導,受時代觀念、審美時尚、創(chuàng)作動機、欣賞水平、風格特征等影響并帶有其他目的和功能。
圖1 芭蕾舞
圖2 新疆舞蹈
圖3 鋼琴曲
在多數藝術氛圍中,服裝是音樂的鏡像,而音樂是服裝的無形寫真,共同演繹著某種情感和心情故事,表達著同一主題。同時,人們對它們也有固定的思維模式。
圖4 民族舞蹈
例如芭蕾舞旋律仿佛與白色舞裙是孿生姐妹(圖1)。新疆歌曲總能使我們聯(lián)想緊身的露臍的民族服飾(圖2)。鋼琴曲使我們想到低胸晚禮服。我們無法聯(lián)想一身莊重的燕尾服和著山歌的場景,也無法想象搖滾或民族歌手穿著波普藝術的服裝搖頭晃腦地吹著嗩吶、打著鼓在富麗堂皇的交響樂音樂廳演奏的場景(圖3和圖4)。在這些氛圍中,服裝表征著人物的角色和性格,融化在音樂中。
音樂和服飾都有著自己的歷史演變過程。一件服飾或一種音樂的形式和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的改變,或更加豐富多彩,或最終銷聲匿跡,或循環(huán)輪回??傊S著大眾的審美判斷與價值取向的改變,服裝和音樂的形式和價值也在不斷的變化[1]。
流行不僅僅反映了具有相當數量人的意愿和行動需求,同時還體現了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審美價值取向。從某種意義上說,流行代表著社會文化的前沿,特別是時裝和音樂,堪稱當今社會中流行潮流的熱點。我們普通百姓便充當了趕潮人的角色,而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是大眾媒體。往往是我們剛跟上,前面又變了樣,永不停息的推動著服裝和音樂向前發(fā)展。往往今天展眼一看,滿街都是“唐裝”,而到了明天又變成了“哈韓”;今天入耳皆“阿杜”,明天又是“周杰倫”,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圖5 麥當娜
圖6 杰克遜
雖然服裝的長短肥瘦、黑白粉綠,音樂的抒情婉轉動感呼喊,瞬息急變。但是他們也有循環(huán)的周期。幾年前的衣服叫過時,而幾十年前的衣服卻叫經典;兩月前的樂曲叫老歌,幾十年前的歌曲卻叫懷舊。這取決于人們的審美判斷與價值取向、時代思潮、審美時尚、審美趣味、創(chuàng)作心理、欣賞趨向風格特征等要素。國際服裝品牌香奈爾設計成CD盒樣式的服飾品——圓形手帶,特別選用黑膠唱片的配色,易勾起人們對于六、七十年代的美好回憶。那是屬于貓王和Beatles的時代,搖滾的聲音響徹整個西方世界的時代。
與巴黎設計師的細膩華貴不同,Betsey Johson帶來的是使人眼花繚亂的狂野派展示。她選用普通的面料,加上流蘇、蕾絲、字母圖案,重現80年代美國地下音樂的混亂、粗野、放蕩不羈的風格。這一時期是麥當娜、杰克遜的全盛時期,聽的是他們的歌,更搶眼的是視覺上他們的服裝。模特所著的服裝上依稀可尋找到當年麥當娜穿著性感內衣在舞臺勁歌的招牌造型(圖5和圖6)。
相互借鑒的代表是音樂劇,它將音樂和服裝很好地結合,多以服裝造型來展示人物性格。在這里,服裝就像一面旗幟,更像一面鏡子。音樂給了服裝設計以靈感,服裝的設計又更深刻的勾畫了音樂劇本身的內涵和人物性格(圖7和圖8)。
法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大師師伊夫·圣洛朗,不僅從繪畫藝術中吸收營養(yǎng)把繪畫融入時裝設計中,還借鑒中國的音樂文化元素作為服裝設計的素材,成功設計了具有東方傳統(tǒng)戲劇元素的系列時裝,是將服裝文化和音樂文化很好結合運用的范例。這樣的音樂是用于戲劇或舞臺上的音樂,是與語言聲調結合的旋律,能情動于中、移風易俗。
圖7 音樂?。ㄒ唬?/p>
圖8 音樂?。ǘ?
圖9 iPod概念時裝
音樂如此變幻莫測,擁有不可思議的強大魔力,總能喚醒人們沉睡的思想與感情。在大型的時裝發(fā)布會上,音樂的元素大膽而有趣的體現在服裝之中。
法國的著名服裝品牌將音樂合理融入于服裝設計中,讓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元素協(xié)調統(tǒng)一。Chanel品牌特別設計了La musique服裝系列,通過服裝與配飾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一向看重淑女氣質的Chanel,采用音樂的一些元素。如磁帶樣式的耳環(huán)、夸張的音樂項鏈,采用粗細不同的鏈身,加墜磁帶、黑膠唱片與CD,簡直是濃縮版音樂媒質教科書。
近幾年來,在國際上出現了很多的科技服裝。比如,韓國、日本出現了“音樂時裝”的新名詞,是體現服裝和音樂在實用性上的大融合,是從搖滾音樂等音樂旋律中得到靈感而設計的。日本時裝公司Turewear近日在東京舉辦了“iPod概念時裝”展示會,用模特的“穿音樂”的概念時裝,適應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便于穿著者在不同位置使用播放器(圖9)。服裝和音樂的共性也體現在服裝的舞臺表演。此時,服裝和音樂都是有性格的。音樂給了服裝靈魂,是與服裝風格完全站在一起的,甚至比服裝更大行其道。同一套服裝可以用幾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去表演,只要這音樂營造的環(huán)境氛圍能與服裝相協(xié)調。品味每一件服裝的特性,熟悉和理解表演用的音樂對服裝的感悟,對服裝形象再創(chuàng)作。在藝術領域,服裝和音樂的融合共同推動了人文藝術的發(fā)展。觀眾通過音樂引導,理解設計靈感和構思并看到服裝的穿著效果時,就相對統(tǒng)一了他們的感受,達到了與設計師相互的溝通與理解,這也就達到了服裝表演的目的。音樂的性格與語言影響了服裝的設計,而服裝的內容與形式與又推動了音樂的創(chuàng)作,服裝和音樂互為源流。在藝術領域,服裝和音樂的融合共同推動了人文藝術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