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晉國是一個宗族林立的國家,祁氏家族是晉國公族,其經(jīng)歷了由興到亡的歷程,對我們有重要的警示意義。
【關鍵詞】 晉國 宗族 祁氏
在春秋眾多諸侯國中,晉國十分特殊的。晉國在長期的內亂中形成了內無公族,依靠異姓貴族的制度。晉國的歷史始終交織著晉國公室與卿族、卿族之間的各種紛爭以及合作,而晉國的強盛或衰敗始終與國內各宗族勢力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晉國大夫階層,尤其是公族的命運,也和晉國公室的力量息息相關。
一、晉國宗族分析
春秋時期的晉國,國內宗族林立。按照來源不同,這些宗族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與晉國公室同姓異氏的宗族,如欒氏始祖為晉靖侯的孫子欒賓,欒氏家族為晉國老公族。魏氏則是與晉公室同姓但沒有直接血緣關系的外來宗族。第二類是與晉國公室異姓異氏的宗族,這類宗族大多是先代遺留下來的或者由外國遷入。例如,“懷姓九宗”是跟隨唐叔虞進入晉國的宗族。第三類屬于不知源的異氏宗族,這一類中許多是晉國建立以后新分出的宗族,如智氏,也有些是以官職和技藝為氏而形成的宗族,如中行氏、左行氏。
晉國祁氏宗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獻公四世孫奚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獻公的第四世孫奚,時為晉國大夫,受賜食邑于祁(今山西祁縣古鎮(zhèn)),以邑為氏,稱祁奚?!对托兆搿酚涊d:“(祁姓)帝堯伊祁氏之后,《左傳》晉大夫祁奚生午,午生盈生勝,……”可知,祁姓為姬姓祁氏之公族,與晉公室屬于同姓異氏關系,雙方關系十分密切,其興亡也與晉公室密切相關。
二、祁氏的起源
關于祁氏的起源,《世本》記載為“祁氏,晉之宗家。獻侯曾孫高粱伯生祁奚,奚生午,午生盈,其先食邑于祁,因為氏。”可知祁奚為晉國祁氏宗族的第一任宗主,祁奚生了祁午,祁午生了祁盈,這是沒有疑問的。但“獻侯曾孫”中的晉獻侯則有疑義。晉獻侯活動的時間在周厲王、周宣王之世,其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22年—公元前812年,距離祁奚活躍的時代有三百多年,明顯不合理。而晉獻公的四世孫為晉厲公,其在位時間正好是祁奚活躍的時間,所以《世本》所記之“獻侯”應為晉獻公。祁氏是晉公室的分支,與晉公室同姓異氏。
三、祁氏家族成員
祁氏作為晉公室的一個分支,晉公室主干上的枝葉,其命運天生和晉公室聯(lián)系在一起,其興衰與晉國國內政策形勢的發(fā)展密不可分。祁氏之祖為晉獻公四世孫高梁伯,其活動時間大概為晉景公、晉厲公之世,所以其宗族發(fā)展史應上溯至晉景公之時。
(一)祁奚
祁奚(公元前620—前545年),姬姓,祁氏,名奚,字黃羊,因食邑于祁(今祁縣),遂為祁氏,父為高梁伯。
祁奚成年時,正是晉成公退位,晉景公即位之時。其時晉國內部趙氏專權,國君和卿族、不同卿族之間關系緊張,斗爭激烈,外部晉、楚、齊、秦爭奪中原霸權,晉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晉國朝政外異姓貴族把持,祁奚難有出頭之日。公元前583年,晉景公用欒書之謀,討伐趙同、趙括,盡滅其族,史稱“下宮之難”。 《左傳·成公八年》記載:“六月,晉討趙同、趙括……以其田與祁奚?!碧餅槭献逯饕敭a(chǎn),趙氏被滅后,其田收歸晉公室,晉景公將其賞給了祁奚。這是祁奚第一次見于《左傳》。
晉悼公繼位后,為平衡國內政治局勢,開始恢復舊族勢力,"始命百官",任命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佐之?!蹲髠鳌こ晒四辍酚涊d:“二月乙酉朔,晉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無共御,立軍尉以攝之。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佐之,魏絳為司馬,張老為候奄?!逼钷傻臑檎e措,史書沒有記載,但記載了他在晉悼公時期舉薦賢才的故事。
《左傳·襄公三年》記載:“祁奚請老,晉侯(晉悼公)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苯夂玫脚e推,祁午得到職位,羊舌赤得到官職;立了一個中軍尉的官,而得舉、得位、得官三件好事都成全了,這正是由于他能推舉賢人??峙轮挥匈t人,才能推舉跟自己一樣的人。祁奚就具有這樣的美德。
晉平公即位后,祁奚復起為公族大夫,去實職,就閑官,基本不過問政事。 《左傳》記載了一段發(fā)生在晉平公時期的故事——祁奚請免叔向。
欒盈逃到了楚國,范宣子借機逮捕了許多人,包括叔向。樂王鮒允諾代叔向向國君求情,叔向不理他,說只有祁奚才能救他。當時祁奚已告老在家,聽到這情況,就坐上驛站的傳車去說服范宣子,他的話可以總結為幾點:1、叔向是國家柱石,應該赦免。2、叔向沒有直接涉罪,只是被牽連,更不能治罪。3、夸贊范宣子之德。范宣子最后高興了,和祁奚共乘一輛車,用好言勸說晉平公赦免了叔向。祁奚不去見叔向就回家了,叔向也不向祁奚報告,獲赦就直接上朝去了。
總之,結合祁奚的言行,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以國家社稷為重、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舉賢不為諂、救人不圖報的人,雖然其在政治上建樹不多,但卻無妨他的賢德。
(二)祁午
祁午,晉國大夫,祁奚之子,后接替其父之職,任中軍尉。
其事跡史書沒有記載,僅在祁奚薦賢中出現(xiàn)。
(三)祁盈
祁盈,祁午之子,晉頃公時公族大夫。
祁盈所處的時代,晉公室大權旁落,晉公族中唯有祁氏家族尚有一定的實力,成為異姓卿族的眼中釘。晉傾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祁盈的家臣祁勝與鄔臧通室,丑聞傳世。祁盈發(fā)現(xiàn)之后,不顧司馬叔游的勸告,執(zhí)意將這兩個人抓起來治罪。祁勝則賄賂執(zhí)政荀躒,荀躒的操作下,晉頃公下令逮捕祁盈。祁盈的家臣認為同樣都是被殺,不如讓主君祁盈聽到祁勝和鄔臧的死訊痛快一下,便殺了祁勝和鄔臧。此舉無疑是公然和國君對著干,但祁氏之臣仍舊執(zhí)行了,也許他們也和祁盈一樣認為家主處置家臣乃家務事,即便是國君也無權插手,而荀躒等人想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借口,同年六月晉國六卿決定判處祁盈死刑,并將其資產(chǎn)土地“充公”。同時,叔向之子楊食我素來與祁氏交好,于是一并被判死刑。祁氏、羊舌氏遂滅。
祁氏家族歷經(jīng)百年,經(jīng)歷過興盛期,出現(xiàn)過祁奚這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痕跡的重要人物,卻最終在異姓卿族的打擊下,歷經(jīng)三世,族滅人亡。它是晉國眾多中小貴族的縮影,充分體現(xiàn)了那個年代家族斗爭的殘酷。
四、祁氏家族興亡的歷史教訓
祁氏家族,作為晉國公族,其利益天生和晉國公室捆綁在一起。其家族隨著晉悼公掌握朝局、復霸中原而興,隨著晉頃公喪失權力、六卿主政而亡。它的興衰帶給后人許多教訓,值得我們深思。
1、一個家族在發(fā)展過程中,尤其是處于生產(chǎn)關系變革的關鍵時期,應適應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主動改革,解放生產(chǎn)力。春秋時期是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晉國六卿都在適應生產(chǎn)力的要求,主動改革,變革畝制、解放人身束縛關系,從而實力大增。而祁氏只是守著祖輩得來的井田,不做任何變革,注定被時代所拋棄。他們被六卿所滅,消逝于歷史的塵埃中,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
2、一個家族內部的團結是十分重要的,祁氏家族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家族內部有人通室。而在事件的進一步發(fā)展中,祁氏家臣做出不理智的行動,公然持挑戰(zhàn)國君的權威,則引來滅頂之災,被六卿乘機所滅,令人嘆惜。一個家族如此,一個國家亦然,祁氏家族的興亡警示我們,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團結。
【參考文獻】
[1]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山西出版?zhèn)髅郊瘓F、三晉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2]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成公八年》,中華書局,2016年11月第四版。
[3]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商務印書館,1957年初版。
[4] 陰亞男:《羊舌氏興衰原因探析》,《學理論》,2013年1月30日。
[5] (唐)林寶撰,岑仲寶校記:《元和姓纂》,中華書局,1994年5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 宋宇鵬,男,漢族,山西省太谷縣,1984年11月,研究方向為文化遺產(chǎn)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