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葉青
摘要: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教育現(xiàn)代化逐步深入,多媒體教育手段現(xiàn)在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也運用到了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它使語言活動更加生動、直觀、有趣,不僅能活躍孩子的思維,更能激發(fā)孩子言語表達的欲望。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幼兒思維發(fā)展、想象力、表達能力都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幼兒園教育語言教學
[1]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指導下,語言活動應發(fā)揮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多說,讓孩子學到更多的語言知識。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到位,體現(xiàn)出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真正的成為活動中的小主人。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利用各種輔助手段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充分的調動孩子們對學習的主動性。[2]在《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規(guī)范幼兒的語言行為,豐富幼兒的語言積累,積淀語言素養(yǎng)。多媒體教學可以為語言活動提供更加直觀和生動的語言信息,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質量。筆者將結合帶班過程中的一些具體教學實例來談一談多媒體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一、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活動導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語言活動是孩子們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是孩子交流的基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在語言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我們將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呢?筆者在平時帶班的過程中,常常會運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
例如:小班語言活動《愛唱歌的小麻雀》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來設計的。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張森林的圖片和輕柔的音樂,讓孩子帶入到情境。
圖片是最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最能讓孩子一目了然。當出現(xiàn)森林的圖片時時,孩子們已經被帶入到了情境中。然后我用“這是哪里?”,“這里住著誰?“這兩個簡單的教學內容問題就能將孩子們帶入這個活動的主題里,并激發(fā)孩子想語言表達的積極性。孩子們由于多媒體呈現(xiàn)的圖片,就能很容易的說出自己已有的相關經驗。筆者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了一個“森林”,來吸引孩子,讓孩子們能身臨其境的暢所欲言。
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輕松的語言氛圍,優(yōu)化教學內容,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語言是知識的載體,是孩子們生活和學習中交流的工具。在語言活動上,由于幼兒園小朋友經驗的缺乏,老師常常會拋出一些問題后,有的孩子們一緊張就什么都不會回答,有的孩子心里知道該怎么回答,但是不敢舉手說。這時候筆者認為,如果能加入多媒體進行輔助引導作用,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的語言氛圍,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引導教學活動中,使孩子們的緊張感減弱,引導孩子們大膽說。
例如:中班語言活動《過年》中其中一個目標是了解各種過年的習俗。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運用歌曲《恭喜恭喜》來營造過新年的熱鬧氛圍,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參與到語言教學活動中。然后通過視頻或圖片來展示過年的情景,如播放“貼對聯(lián)”、“吃年夜飯”、“看春晚”等相關內容,讓孩子們在觀看中回顧以往過新年的經驗,帶動孩子們的情緒,吸引孩子們對過年習慣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語言欲望。教師此時可以運用“過年我們都有哪些習俗?”此類簡單的問題來引導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讓構化動態(tài)情境,使語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在語言活動教學中,常常會看到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機械式的表達,課堂上較為死板的學習,使得幼兒形成規(guī)范化的語言習慣成型過慢。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下來,不僅老師教的累,孩子們學習的也很無趣,教學效果差。此時,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設計的更加生動,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孩子們對語言活動充滿求知欲。例如:
《云彩和風兒》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風兒真能干。
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小白船,小白船,飄呀飄,飄到遠處看不見.
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大獅子,大獅子,吼呀吼,嚇得羊群都逃散。
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胖娃娃,胖娃娃,跑來跑去,跟太陽公公鬧著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風兒真能干。
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
這是一個中班語言活動。筆者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加直觀的了解這首詩歌的內容,激發(fā)孩子想說、敢說的能力,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技術,將這首詩歌做了一個動態(tài)的PPT。題目“云彩和風兒”,我采用了兩張可愛的云朵和風兒的圖片。由于中班孩子的知識經驗并不豐富,所以以圖片出示,能更加直觀的讓孩子理解。詩歌里所有的內容以PPT形式呈現(xiàn)。內容“大獅子,吼呀吼,嚇得羊群都逃散”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圖片中有大吼的獅子對著羊群跑,羊群是一副很害怕的樣子被嚇跑,獅子和羊群都是動態(tài)的,此時配上詩歌句子,這樣的設計使孩子們一目了然的理解詩句的意思,并使課堂更生動。
四、建化想象空間,升創(chuàng)造。幼兒的想象力往往比成人更加豐富,如果我們加以引導,我相信他們肯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例如:《云彩和風兒》,最后的延伸時,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教師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去想象云彩還會變成什么?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所想的,也可以運用一些圖片或視頻來引導孩子們進行想象。孩子們會模仿詩歌前面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幼兒各抒己見,天馬行空會讓老師有意外的驚喜。
五、結束語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他特有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吸引著孩子們的興趣,讓教學活動更加精彩,讓教學形式更加豐富。[3]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學會利用情境教學法,積極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真實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鍛煉幼兒對正確語言使用習慣的能力,使幼兒養(yǎng)成正確規(guī)范的語言使用習慣,同時也提升語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給幼兒語言教育添加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主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組編:《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鄭艷菊.多媒體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