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娟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信息工程學部,湖北 武漢 420083)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08年發(fā)起創(chuàng)立,隨后聯(lián)合計算機專業(yè)、軟件工程、計算機基礎課程等教指委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競賽[1],截止2017年已成功舉辦了10屆。2017年的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第10屆),全國約有500余所院校組織參賽,參賽作品約10 000余件,經全國各級省賽選拔推薦,有2 800余件作品入圍決賽。大賽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專業(yè)發(fā)展及社會就業(yè)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已經成為全國計算機類最熱門的競賽之一。
雖然大賽已經舉辦10屆,但是我校在2014年才由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大賽,第一次參賽,僅有6位教師帶領20個學生參賽,參加了第7屆比賽,提交了一個大類兩個小類8個作品,其中一項入圍全國決賽。在參加全國決賽后,我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同類院校在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情況。賽后學部組織教師了解比賽的情況,帶隊老師分享經驗,積極準備第8屆大賽。4年來,我校參加大賽的人數(shù)逐年上升,2017年最多。圖1所示為我校近4年參加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學生人數(shù)變化,學生參賽積極性逐年提高。
圖1 2014—2017年參加大賽學生人數(shù)
由于學部非常重視大賽,自2015年起,系部就配有專門教師進行該比賽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及時將省級賽區(qū)情況通知指導教師,組織校賽的選拔工作,希望能夠將更優(yōu)秀的作品推薦到省里和國家去參賽。教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優(yōu)秀學生并推薦參賽,通過這樣的過程,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大賽的推動下能夠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隨后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參加到大賽的指導中。圖2所示為我校4年來參與指導學生的教師人數(shù)情況,可見,指導教師也越來越重視比賽。
圖2 2014—2017年指導老師人數(shù)
近幾年,大賽緊貼社會現(xiàn)實問題及熱門技術,每年都在調整比賽的大類和小類,學生對這些都是非常感興趣的。我校學生從2014年第一次參賽到現(xiàn)在,參加的比賽項目越來越多。圖3所示為我校參加大賽的大類和小類情況。現(xiàn)在的學生對計算機技術非常感興趣,而且各類技術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中,再也不僅僅是Office的天下[2],學生對這個比賽越來越重視。
圖3 2014—2017年學生參加大類小類情況
在幾年參加大賽的過程中以及在國賽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中,師生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經驗,同時教師也認識到教學中的問題,明確課程培養(yǎng)中所欠缺的內容,根據(jù)應用型人才需求和市場需求,積極進行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及相關課程的改革。隨著課程的改革,教師近年來申報各類教學競賽、學生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多項,在教學中進行學生競賽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和信息化技術能力,參加各類教學競賽也越來越多。表1為學部教師近年來申報各類課程改革和教研項目以及教師參加教學競賽獲獎的情況,學部相關教師也完成了幾門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和在線開放課程。在指導學生比賽的過程中,教師成長得非??欤晒埠芏?。
表1 學部教師近幾年教學研究情況
在教師的指導下,我校的參賽項目也越來越多,中南地區(qū)報送國賽的數(shù)量也逐年加大,圖4、圖5所示是我校4年來參加比賽推薦國賽的項目數(shù)及推薦參加國賽的學生人數(shù),可見,學生也在這幾年的比賽中成長許多。
圖4 2014—2017年學生推薦參加國賽項目數(shù)
圖5 2014—2017年學生推薦參加國賽人數(shù)
師生通過校賽、省賽、國賽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進步,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課程改革以及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調整后,逐步成為一支優(yōu)秀的師生隊伍。
長期以來,各院校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是教師培訓,如進行Flash動畫的培訓等。由于一些教師缺乏主動性,而培訓后也缺乏后續(xù)溝通和指導,因此能真正應用于教學中的比較少,培訓的效果并不理想。通過對學生競賽技能的指導,可以真正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學習主動性,促進教師自己主動要求學習信息化技術,提高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推進學科的信息化建設。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要求人們改變傳統(tǒng)知識觀、人才觀以及人才培養(yǎng)模式。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大學教學環(huán)境。新時代下我們的學生在信息化的社會中,已經不僅限于課堂學習,45min之外第二課堂學科競賽的激勵,會讓學生對信息化的需求提高,從而反過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比賽中會有更加明確的技能需求,在課堂中間會更加積極、主動地要求學習,這樣課堂教學才更加生動。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其本身的信息化能力會得到提高,通過課堂內外的立體化、信息化、多元化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
參加大賽如果只是一兩個學生或者教師的行為,那么對于大賽的優(yōu)勢是無法體現(xiàn)出來的,只有將比賽普及化,讓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覺得這是在學校學習中要積極參加的活動,以參賽為榮,才會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課堂上的低頭族會越來越少,愿意與老師溝通交流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習氛圍好了,學習效果自然會好,從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學校學科競賽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每年參加大賽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學部的學生考研率也逐年提高。
教師在參加指導大賽的過程中,自身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4],通過與其他院校教師的交流,也找出了自身教學上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修訂培養(yǎng)方案,努力學習各類信息化手段和技術以解決比賽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最終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加強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參加大賽4年來,我校涌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的優(yōu)秀作品,一名又一名的優(yōu)秀指導老師,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學生,這些都需要感謝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給我校師生提供的機會。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在國內大學生競賽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們也會認真總結,多向其他院校學習,通過賽教結合,努力促進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在大賽10周年之際,筆者也代表我校參賽師生,感謝大賽主辦方和評委老師每年辛苦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