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倩雯
〔摘要〕將同伴互評的評價模式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充分發(fā)揮和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參與度,更好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關(guān)注。本文結(jié)合實踐,在同伴互評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價值、同伴互評模式實施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反思三個方面全面論述同伴互評在心理課上的應用和探索。
〔關(guān)鍵詞〕同伴互評;心理課;反思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1-0028-03
同伴互評是一項形成性評價策略,是參與式課堂評價的一種,其實就是在學生信息交流過程中,同時享有評價與被評價的權(quán)利?,F(xiàn)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同伴互評已廣泛應用于語文、英語、信息技術(shù)等學科,以同伴互評作為批改學生作業(yè)的一種方法,即讓學生以教師的角色對其他同學的作業(yè)進行閱評,并給出修改的意見。筆者嘗試將這樣的評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讓學生互相評價同伴在某一個情境中的應對方式或所采用的解決方法并提出評價反饋,并在教學實踐中對如何提高這一策略的有效性進行探索。
一、同伴互評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挖掘?qū)W生的心理潛能,要在教師的教育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和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關(guān)注自身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助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識和能力。這一基本原則將目光鎖定在學生的主體性,而同伴互評恰好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xiàn)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一定的評價權(quán),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從被動轉(zhuǎn)變成主動,是對學生主體性的一種認可。
現(xiàn)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同伴互評是學生有效互動和信息交流的過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自主性[1]。筆者從回收的課堂活動記錄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學生都能收到別人的評價反饋,原來討論分享環(huán)節(jié)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沉默的學生也大多參與到了同伴互評的活動中。
在心理老師匱乏的現(xiàn)狀下,幾乎每個心理老師都要應對十幾個班級,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學生。老師很難了解每一個人的情況,并根據(jù)他們的情況給出相應的評價,但同伴互評卻可以做到。例如,“情緒消防員”一課每一個人生氣的理由各有不同,老師只能根據(jù)部分分享的同學的情況以及他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來總結(jié)出適當表達和合理宣泄等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調(diào)節(jié)方法。但來不及分享的同學所采用的調(diào)節(jié)方式是不是真的合適,他們又該怎么結(jié)合自己所面臨的情況來采用合適的調(diào)節(jié)方式,老師很難給予評價反饋。但在學生代替老師作為評價者的過程中,每一個做得好的同學都有機會得到同伴的贊賞,每一個做得不好的同學都有機會得到有效的建議,學生們都有機會用別人的經(jīng)驗來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因此,將同伴互評的評價方式運用到心理課堂可以更加全面地使每一個學生受到關(guān)注。
二、同伴互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實施
同伴互評的評價方式在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也讓更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了關(guān)注。要提高這一評價方式的有效性,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
安全的課堂氛圍是實施同伴互評的基礎(chǔ)。學生首先要愿意主動分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應對方式,同伴才能在此基礎(chǔ)上做出評價,給出評價反饋。這一切都有賴于安全的課堂氛圍的營造。
1. 精心完善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對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有一定的幫助。心理活動課上教師所采用的暖身活動、主體活動要有趣些,參與面要盡量廣一點。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逐漸消除心理防線,愿意分享。例如,“與壓力同行”一課中,教師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青蛙跳”比賽,并在這個游戲中感受壓力。有趣的活動,全班參與,讓學生融入其中,給學生直觀的“壓力”體驗,讓他們愿意分享從游戲得到的感悟,他們也就更愿意分享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壓力的情景和他們在這種情景中應對壓力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學設計中教師要“體貼”地給被評價者設計一些保護他們的規(guī)則,允許他們不完全暴露自己。例如,分享過程中允許覺得自己應對壓力的方式不太合適的學生首先對自己的應對方式進行調(diào)整,然后再接受評價。
2. 嚴格規(guī)范評價用語
評價用語對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具有關(guān)鍵性的作用。帶有攻擊性、歧視性的評價會嚴重傷害被評價者的自尊。因此,教師要嚴格規(guī)范評價用語,要對一些帶有攻擊性、歧視性的評價進行引導,肯定那些評價時提出應對建議而不是攻擊別人的應對方式的評價者,引導評價者采用具有正能量的評價用語。例如,以“你可以在緊張的時候嘗試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來取代“這沒什么好緊張的”,用“如果可以做好賽前準備,你可能沒那么緊張”來取代“你不做準備,當然緊張”。
(二)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
同伴互評的評價方式主要涉及評價者的選定方式以及在評價過程中提供評價反饋的形式這兩個方面,關(guān)系到能否給出正確且讓被評價者愿意接受的評價反饋,直接關(guān)系到評價的有效性和影響力。
1. 評價者的選定
評價者的選定有兩種:一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換評價,另一種由學生自己選擇同伴進行互評,教師需根據(jù)評價者的基礎(chǔ)以及評價內(nèi)容的簡易來選擇。自己選擇的評價者往往是生活中與被評價者關(guān)系較好的,因此他們所提出的評價反饋對被評價者的影響較大,但小組群體評價中群策群力,被評價者能收到更為全面有效的評價反饋。但自己選擇的評價者不受授課教師的控制,因此比較適用于學生大多掌握得比較好或者評價內(nèi)容比較簡易的情況。例如,“情緒消防員”一課中,學生采用的調(diào)節(jié)方式大多比較合理,大多具有提出恰當評價反饋的能力,誰都能單獨成為合格的評價者,讓學生自己選擇評價者都能得到比較合適的評價建議。但“拒絕誘惑”一課中,班上很多學生沒能很好地抵御手機的誘惑,這時將這個問題交給自己選擇的評價者,可能也沒能想出什么好的應對方法。如果交給小組,小組中個別能較好地抵御這一誘惑的學生就能在評價過程中提出建議,提供有效的抵御方法。
2. 提供評價反饋的形式
心理活動課的評價反饋大體分為兩種:一是對做得好的同伴給予贊賞,二是向做得比較不好的同伴提出建議。提供反饋的形式大體分為兩種:一是口頭評價,二是書面評價,各有利弊。口頭評價用時較短,給被評價者留下的印象不深,書面評價用時較長,但所留下的文字可以給被評價者慢慢消化和重復溫習的機會。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給予贊賞可以采用點贊貼紙、點贊獎章或者是約定的點贊符號如笑臉等道具再加上口頭點贊理由的形式,而提出的建議可以讓同伴將自己的建議寫下贈予自己的被評價者,或者由被評價者記錄在評價過程中收到的自己最想去嘗試的建議。這樣,書面和口頭相結(jié)合,既減少了評價時間,也確保了評價反饋對被評價者發(fā)揮作用。
(三)關(guān)注特殊的被評價者
雖然同伴互評的模式將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袖手旁觀了。同伴互評是一種開放的評價方式,人人可以成為評價者,也可以成為被評價者。被評價者各式各樣。他們當中有過于在乎別人的目光,不愿接受評價的“逃避者”,有很少關(guān)注自己心理健康狀況,不在意自己的應對方式無法提供信息給被評價者的“空白者”,也有生活中習慣于自己原有的應對方式,不愿意接受別人提供的評價反饋的“固執(zhí)者”……這幾種特殊的被評價者需要教師特別關(guān)注。課前,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記下自己的信息,例如讓自己生氣的情境和自己當時的做法,留給“空白者”更多時間來關(guān)注自己,然后瀏覽學生寫下的信息,篩選出原來解決問題或者應對方式不太合適的同學,并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注意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鼓勵“逃避者”主動分享,給予愿意嘗試別人提出的建議的同學更多的鼓勵,給“固執(zhí)者”樹立一個好榜樣。課后,教師還要再次回顧學生的評價記錄,于還是無法正確參與評價活動的特殊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三、同伴互評模式應用于心理課的反思
同伴互評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應用還存在如下問題。
(一)應用范圍有限
同伴互評并適用于所有主題。不同的主題側(cè)重的目標并不相同,例如“謝謝你,朋友”等注重情感體驗的主題,或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主題這一類主題比較難以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因此很難在這些主題的輔導活動中采用同伴互評的評價模式。
(二)時間的調(diào)控
同伴互評過程中被評價者提供信息的速度,評價者理解被評價者的信息并做出評價的速度都會影響評價所需的時間。由于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在經(jīng)驗積累、表達能力等方面不盡相同,所需的時間也不相同。這就會造成有的組合已經(jīng)完成了評價任務,而有的組合才剛剛開始。此時需要教師考慮如何平衡不同組合的差異和如何去調(diào)控了。
(三)課堂紀律的控制
同伴互評過程中學生享有很大的自主權(quán),教師無法同時監(jiān)控所有的評價組合,因此無法避免有的學生趁機聊一些與主題無關(guān)的話題,趁機做一些與主題無關(guān)的事。這對教師掌控課堂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四)受限于評價者的素養(yǎng)
自主評價對評價者的素養(yǎng)提出了要求。不同的評價者對于評價標準的把控不一致。例如,“應對壓力”一課中同樣喜歡“王者榮耀”的評價者可能會認同玩“王者榮耀”來應對壓力的方法,但對于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弱的小學生這并不是一個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志友.同伴互評對學生寫作自主性的激勵[J].才智,2016(32):110.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瑞景小學,廈門,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