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力 李傳斌
結直腸癌為常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病死率位居癌癥的第3位,5年生存率在10%以下。相關數據顯示,由于生活習慣及飲食衛(wèi)生的關系,近年來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趨勢[1-3]。結直腸癌發(fā)病與諸多因素有關,其中,腸息肉、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及免疫功能失衡均為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4-6]。
緊密連接蛋-1(ZO-1)、咬合蛋白(Occludin)、活化白細胞細胞粘附分子(ALCAM)、血小板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PECAM-1)等指標與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關系密切[7-10]。本研究通過檢測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中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水平,旨在探討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的異常表達及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與結直腸癌發(fā)病及其臨床病理的關系。
選擇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結直腸癌(診斷標準參考參考文獻[4])患者為結直腸癌組,患者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為(54.3±7.9)歲,體質量指數為(21.9±3.5)kg/m2。50例結直腸癌患者中,結腸癌26例,直腸癌24例;淋巴結浸潤19例,伴肝轉移16例;按照臨床分期的不同分為,Ⅰ~Ⅱ期29例,Ⅲ~Ⅳ期21例。選擇同期被我院收治的腸息肉(診斷標準參考參考文獻[5])患者50例為腸息肉組,平均年齡(51.6±6.8)歲,體質量指數為(22.6±3.2)kg/m2;選擇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者50名為健康組,平均年齡為(51.9±5.7)歲,體質量指數為(22.9±2.6)kg/m2。結直腸癌組、腸息肉組、健康組3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入組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湖北省松滋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1 納入標準 符合結直腸癌及腸息肉的診斷標準[4-5];無全身系統(tǒng)疾??;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腦血管疾病;近期急性感染;孕婦;有精神疾病史;有酒精藥物濫用史;未完成隨訪者。
1.3.1 標本采集 用真空干燥管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上述標本以1 5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
1.3.2 ZO-1、Occludin、ALCAM、PECAM-1的檢測 采用雙抗夾心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試劑由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芬蘭Labsystems生產的Muhiskan MK 3酶標儀,檢測指標的吸光度值,并繪制標準曲線計算ZO-1、Occludin、ALCAM、PECAM-1的濃度。
使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執(zhí)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或t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法,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直腸癌組ALCAM、PECAM-1水平高于腸息肉組和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直腸癌組ZO-1、Occludin水平低于腸息肉組和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腸息肉組和健康組ZO-1、Occludin、ALCAM、PECAM-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Ⅲ~Ⅳ期結直腸患者血清ALCAM、PECAM-1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Ⅳ期結直腸癌患者血清ZO-1、Occludin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結直腸癌伴淋巴結浸潤患者血清ALCAM、PECAM-1水平高于結直腸癌不伴淋巴結浸潤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直腸癌伴淋巴結浸潤患者血清ZO-1、Occludin水平低于結直腸癌不伴淋巴結浸潤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結直腸癌組、腸息肉組、健康組血清ZO-1、Occludin、ALCAM、PECAM-1指標比較
注:*為與對照組比較,P<0.05;#為與腸息肉組比較,P<0.05。
表2 不同臨床分期結直腸癌患者血清ZO-1、Occludin、ALCAM、PECAM-1指標比較
表3 結直腸癌伴淋巴結浸潤患者血清ZO-1、Occludin、ALCAM、PECAM-1指標水平
結直腸癌伴肝轉移患者血清ALCAM、PECAM-1水平高于結直腸癌不伴肝轉移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直腸癌伴肝轉移患者血清ZO-1、Occludin水平低于結直腸癌不伴肝轉移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結直腸癌伴肝轉移患者血清ZO-1、Occludin、ALCAM、PECAM-1指標水平
相關性分析顯示,ZO-1水平與臨床分期、伴肝轉移、伴淋巴結浸潤呈負相關(γ=-0.419、-0.402、-0.397,P=0.029、0.032、0.037),Occludin水平與臨床分期、伴肝轉移、伴淋巴結浸潤呈負相關(γ=-0.426、-0.414、-0.401,P=0.026、0.030、0.034),ALCAM水平與臨床分期、伴肝轉移、伴淋巴結浸潤呈正相關(γ=0.401、0.416、0.399,P=0.031、0.026、0.039),PECAM-1水平與臨床分期、伴肝轉移、伴淋巴結浸潤呈正相關(γ=0.404、0.415、0.396,P=0.032、0.024、0.041)。
結直腸癌為常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結直腸癌的發(fā)病可由諸多因素引起,其中,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免疫異常在其中占重要作用[3,6-8]。本研究通過使用ELISA方法檢測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中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的表達情況,旨在研究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與結直腸癌的關系,并探討腸道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在結直腸癌發(fā)病中的作用及其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的關系。
ZO-1、Occludin等生化指標與細胞間緊密連接有關,在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維持中起重要作用[9]。ZO-1、Occludin等指標通過參與調節(jié)腸黏膜屏障功能,進而在腸道系統(tǒng)疾病的炎癥反應及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中ZO-1、Occludin等指標的檢測水平相較腸息肉患者及健康人群均存在異常。結直腸癌患者血清ZO-1、Occludin存在異常下降。而ZO-1、Occludin等指標在機體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維持中起一定作用。本實驗結果表明結直腸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這與Ahmed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而Ahmed等[10]亦指出,腸黏膜屏障功能與結直腸癌患者的炎癥反應及免疫反應有關,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可促進腫瘤患者炎癥反應程度的加重及免疫功能的紊亂。因此推測腸黏膜屏障功能等生化指標通過引起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進而導致患者炎癥加重及免疫功能失調,最終參與結直腸癌的發(fā)病。
細胞粘附分子家族在內皮功能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該分子家族包括ALCAM、PECAM-1等生化指標。ALCAM、PECAM-1等細胞粘附分子家族在炎癥反應及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11]。本實驗室研究結果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中ALCAM、PECAM-1等指標的檢測水平相較腸息肉患者及健康人群均存在異常。結直腸癌患者血清ALCAM、PECAM-1存在異常升高。而ALCAM、PECAM-1等指標在機體內皮功能的維持中起一定作用。本實驗結果表明結直腸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內皮功能紊亂。這與Sakamoto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而Sakamoto等[12]亦指出,血管內皮功能與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炎癥反應及免疫反應有關,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可促進腫瘤患者炎癥反應的加重及免疫功能失調。因此推測ALCAM、PECAM-1等生化指標通過引起內皮功能紊亂進而導致患者炎癥加重及免疫功能失調,并最終參與了結直腸癌的發(fā)病。
本研究亦顯示,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生化指標水平的異常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有關。Ⅲ~Ⅳ期結直腸癌患者ALCAM、PECAM-1水平異常上升,而ZO-1、Occludin水平則呈現相反趨勢。而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的ELISA檢測水平同樣顯示,粘附分子家族與結直腸癌是否出現淋巴結浸潤及是否出現肝轉移有關??梢姡S著結直腸癌患者病情的加重及預后的惡化,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出現異常升高或下降。表明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生化指標的異常表達即腸道屏障功能損傷、內皮功能紊亂與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關系密切。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結直腸癌伴肝轉移、伴淋巴結浸潤及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中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程度加重[13]。
有關血清中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介導腸黏膜屏障功能、血管內皮功能的生化指標表達情況與結直腸癌發(fā)病及進展的國內外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新意。本研究結果與Ahmed等[10]研究結論一致。但在Ahmed等[10]的研究中研究者并未對結直腸癌患者不同臨床病理情況下(是否伴肝轉移、是否伴淋巴結浸潤、是否進展)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表達情況做進一步探討,因此這是本研究與國外研究區(qū)別之處。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病例規(guī)模較小,且未對ZO-1、Occludin、ALCAM、PECAM-1等指標在結直腸癌發(fā)病及進展過程中的具體信號通路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后續(xù)本研究組仍然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顯示,ZO-1、Occludin、ALCAM、PECAM-1在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現異常表達,ZO-1、Occludin、ALCAM、PECAM-1水平與結直腸癌的發(fā)病及進展密切相關。結直腸癌患者存在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內皮功能的紊亂,且腸黏膜屏障功能損傷、內皮功能紊亂與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