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林
摘要:環(huán)境保護已成為各行各業(yè)逐漸重視的問題之一。隨著印染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其在印染量逐年增加,而其生產過程中會釋放一定量的廢水,若不處理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由于印染產生的廢水成分較為復雜、色度較高,且可生化程度較差,需要對其廢水處理方法進行研究。本文主要在印染行業(yè)產生的廢水特點進行分析基礎上,研究了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以期盼減少廢水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促進環(huán)境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環(huán)境工程;印染行業(yè);污水處理;污水特征
由于印染行業(yè)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量較大,且其可能帶有一定的毒性、生化性較差,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凈化處理而直接進行排放,將會對環(huán)境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在國內印染行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需要加強對印染產生的廢水處理技術進行研究,以尋求適宜的凈化處理方法,減少廢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處理后的水質含量符合國家規(guī)范的排放要求,最大程度減少對環(huán)境污染。
1印染行業(yè)產生廢水的基本特征
現(xiàn)階段,隨著國內印染生產總量逐年增量,其產生的廢水量逐年增加,若不對廢水進行有效處理,而直接排放,將會對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從而給印染廢水的凈化處理工作增加了難度。若這種未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江河等,將會給人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需要對印染行業(yè)的廢水特征進行研究。
1.1 產生廢水的PH 值往往較高
根據印染工作經驗可知,在印染生產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纖維織品,需要根據其類別的不同,選用適當?shù)挠∪竟に?,其不同印染工藝產生的廢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類別、危害程度有所區(qū)別。例如,大多數(shù)限位織物的印染加工過程需要配置不同的PH染料,從而導致印染生產中的廢水PH值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由于印染織物生產過程中需要在燃料中摻入適量的堿,以滿足印染生產的需求,但是會提高印染過程中產生的廢水PH值。
1.2 產生廢水的水量和水溫較高
由于印染生產過程大多是在高溫條件狀況下完成的,因此印染過程產生的廢水溫度相對較高,使得廢水凈化處理較為不利。同時,由于印染生產過程中,織物品種較多,印染工藝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導致印染的溫度和水量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增加了廢水凈化處理的難度。
1.3 廢水污染物含量較高且可化性較差
研究發(fā)現(xiàn),印染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質,且該物質多為人工合成的無機物和天然有機物質組成,此外,為了確保印染工藝的有效性和色澤度,多在燃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助染劑和新型染料,從而導致印染排放的廢水色度比普通廢水高達幾百倍。導致印染產生的廢水生化處理較為困難,且廢水的污染嚴重性較高。
2 環(huán)境工程中處理印染行業(yè)產生的廢水的主要方法
2.1 廠內的處理方法
(1)建立堿回收系統(tǒng)
由于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的堿,則可以建立堿回收利用系統(tǒng),從而減少廢水中的堿含量,有效降低廢水中的PH值,減少印染廢水處理成本。
(2)引進環(huán)保生產工藝
在印染廠內治理廢水措施研究中,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廢水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可以選用環(huán)保無污染的印染工藝。例如,無甲醛處理工藝、超聲波技術等,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廢水的排放量,實現(xiàn)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目的。
(3)循環(huán)用水
在印染企業(yè)生產過程中,大多是采用水作為印染的媒介。而在印染產品生產過程中,可以采取降低印染過程中排放的廢水總量,如可以采用循環(huán)利用水的治理方式。例如,在印染漂洗過程中,可以采用漂洗過后的漂洗水回收再次利用在后續(xù)的漂洗工藝中,從而減少廢水排放總量。
2.2 末端的處理方法
在企業(yè)廠內處理后的廢水會匯集在一起,為了實現(xiàn)廢水水質達標的目標,還需要采用末端處理的方法,多采用組合的處理方法,實現(xiàn)對印染廢水的凈化處理,降低廢水中的污染物質,實現(xiàn)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幾種:
(1)微生物處理法
一般微生物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接觸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好氧法,水解酸化。厭氧污泥床的厭氧缺氧法等,在實際印染廢水處理中,多采用厭氧缺氧和好氧法兩種方法相互結合共同凈化處理。
(2)MBR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作為一種新型的廢水處理技術,采用該技術的有點是操作工藝較為簡單、污染小,且不需要建立沉淀池,但是采用該方法的投資成本相對較高,對處理設備的要求高,且凈化處理過程中易發(fā)生膜堵塞等現(xiàn)象。
(3)化學氧化法
研究發(fā)現(xiàn),化學氧化法采用對有害物質進行化學氧化反應,從而實現(xiàn)除去印染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目的,廣泛應用于廢水凈化處理過程中,采用該方法的有點的操作工藝較為簡單,且處理設備體積小,但是該方法處理所需要的成本相對較高,且凈化處理大量廢水較為困難。
(4)化學混凝法
化學混凝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氣浮法等。采用化學混凝法時,多以混凝劑的沉降性能作為選擇標準,而混凝劑主要分為無機混凝劑和有機混凝劑等。有機混凝劑易溶于水,其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且比無機混凝劑具有較強的脫色能力。
3 印染廢水處理案例分析
在實際印染廢水凈化處理工藝中,首先需要分析印染廢水的自身特點,根據廢水含量選擇適宜的凈化處理方法。同時由于不同印染廢水凈化處理的工藝不同,下面主要針對廢水末端處理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3.1 對印染所產生的廢水的特征分析
由于印染產生的廢水,其主要污染物來自漿料、化學助劑和染料等材料。這類廢水的水質變化非常大,且主要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①產生廢水的PH 值往往較高;②產生廢水的水量和水溫較高;③廢水中摻入了大量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從而導致BOD值和COD值偏低,一般在0.2左右。印染廢水的水質情況如表1所示。
工藝流程簡要說明:
首先,需要對廢水中的漂浮物體進行打撈后廢水進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廢水PH值;然后廢水進入厭氧池,通過分離器對廢水進行分離后,流入厭氧池,再同伙空氣壓力流入一沉淀池,截留廢水中的污泥,并將污泥返回厭氧池;已沉淀池處理后的廢水流入好氧池,經過二沉淀池流入泥水分離池,分離泥水處理,滿足排放要求后進行污水排放。
3.3 處理廢水的工藝參數(shù)
印染廢水在不同的節(jié)點停留的時間有所區(qū)別,一般在調節(jié)池停留時間為9h,在厭氧池停留時間為24h,在兼氧池停留時間為6h,在反應池停留時間為12h,在沉淀池停留時間為3h。
3.4 處理廢水的效果
從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后的印染廢水BOD/COD的值應從0.2提升值0.43左右,保障廢水的處理效果,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4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印染產生的廢水成分較為復雜、色度較高,且可生化程度較差,需要對其廢水處理,例如可以采用廠內凈化處理和末端處理相結合的方式,減少印染廢水水質中的污染物質,實現(xiàn)廢水水質達標的要求,確保印染廢水排放達到合格標準。
參考文獻:
[1]鐘湘貴.環(huán)境工程中印染廢水的特征及其處理方法[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8(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