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帥 阮飛飛 李礦亮
摘 要:鋼絲繩的檢測要求檢測到以前因為檢測不方便而疏于檢測的楔形連接裝置上端的部位,這個部位天天檢測的難度大,危險性高。從職工的安全,檢測的方便快捷考慮,領導決定制作副井測繩平臺解決這一難題。
關鍵詞:鋼絲繩 測繩平臺
1 前言
千秋煤礦新副井多繩摩擦式提升機于2005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負責我礦新井人員和物料的運送工作。提升機型號:JKMD-3.5×4(III)E-(QQ),提升速度:提人4m/s,提物5m/s,大件1.5m/s,檢修0.5 m/s;滾筒直徑3.5米,天輪直徑3.5米,井筒為立井,提升高度543m,井筒直徑:6.6m。井架高度36.5m。
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提升裝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連接裝置、防墜器、罐耳、罐道、阻車器、罐座、搖臺、裝卸設備、天輪和鋼絲繩等,每天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查1次。
2 鋼絲繩的檢查:
1)、工作開始前要與提升機司機、監(jiān)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聯(lián)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和提升機的其它檢修工作。在檢查之前應在繩上做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在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應一致。
2)、驗繩時,應由兩人同時進行,一人在井口井架上方約5米處驗繩平臺,另一人在滾筒鋼絲繩處,以便檢驗全繩。
3)、驗繩時應采用不大于0.5米/秒的驗繩速度,以目測觀察和用手捋摸相互配合的方式進行。
4)、驗繩時禁止戴手套,應用裸手直接觸摸鋼絲繩,前邊的手作為探知是否有突出的斷絲,以免傷手,后面的手撫摸可能發(fā)生的斷絲和繩股凹凸等變形情況。5、應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它提前確定的起始標志,確定斷絲、銹蝕或其它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
3、改造前后對照
改造前:
罐籠連接裝置——天輪——滾筒,這段鋼絲繩檢查,采用的是搭設松木板作為工作平臺,一是運送木板不方便,安全上也不能得到保障。
改造后:
鋼絲繩繩套鎖緊裝置,鋼絲繩繩套解開,慢慢放下工作平臺鋼板(工作平臺鋼板采用120槽鋼、50#角鐵焊接而成,3T滑輪一個),工作平臺防護欄2根6分管套在工作平臺鋼板,如圖五、圖六詳細說明。
4、技術方案
副井測繩平臺包括固定平臺、活動平臺和攀爬梯三個部分,固定平臺固定在井架和信號房的墻壁上,活動平臺收縮后不影響正常開車,伸出后可以讓檢測的工人輕松的測量到鋼絲繩的任意位置?;顒悠脚_伸出有到位保護,防止過伸后承載力減小甚至抽出;收縮到位后有閉鎖裝置,防止意外伸出影響提升機安全運轉。平臺上焊接專用的攀爬梯和近一米高的護欄,方便上下和保護檢測人員的安全。
(1)固定平臺寬800mm,兩側護欄高900mm,一端焊接在井架上,另一端埋進信號房的墻壁內,固定方式牢固可靠。
(2)活動平臺總長度1700mm,伸縮形成800mm,整體嵌入固定平臺。最大伸長狀態(tài)下移動平臺和固定平臺嚙合長度超過了伸出長度,可靠性和承載力都大大增加。
(3)在伸長極限位置有限位裝置,防止過伸導致平臺抽掉之類事故發(fā)生;在極限縮短位置有閉鎖裝置,防止意外情況下伸入井筒,影響提升機安全運轉。
(4)平臺上焊接專門的攀爬梯和護欄,保護人員施工安全。
5、有益效果
本平臺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材料選取安全系數(shù)大。目前直接站上平臺來測量鋼絲繩的方法比以前的測量方法大大減少了測量前的準備工作,還可靠的保證了測量人員的人身安全。
新的利用測量平臺的測量方法,可以覆蓋到全部的提升鋼絲繩,使對鋼絲繩的測量更加全面,管理更加科學。測量平臺的搭建安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保障了對設備的全面管理,得到了領導和工人的一直贊譽,使用效果非常好。
6、結語:
大罐西側,小罐東側各安裝一套驗繩工作平臺,工作平臺下放、上提靈活便捷,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鋼絲繩檢查能夠全覆蓋檢查到位。
參考文獻:
[1]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不平衡的故障分析[J]. 劉立軍. 現(xiàn)代礦業(yè). 2009(05)
[2]多繩摩擦提升用卡繩裝置楔塊的有限元分析[J]. 劉杰,韓躍,王雷,楊建奎. 煤礦機械. 2009(07)
[3]多繩摩擦提升機運行狀態(tài)下的防滑問題分析[J]. 石瑞敏,楊兆建. 煤礦機械.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