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穩(wěn)石
人類的地球大冒險可分為三個維度,上天、下海、入地。從目前的情況看,入地也許是最為困難的一個維度。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地球本身具有極為堅硬的地殼,再加上復雜無比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讓科學探險的速度變慢、長度變短、難度變大。我們都曾幻想過,地球內(nèi)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是否真如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地心游記》所描述的模樣—地底藏著波濤洶涌的大海和巨大的蘑菇林;在地下森林中,上古猿人放牧一群乳齒象;再往里面是攝人心魄的巖漿崩裂……今天我們就借助一架深入地下的“望遠鏡”—松科二井,看看地下的世界藏著多少秘密。
我們知道,地球的外層是地殼,緊接著向里分別為地幔和地核,它們就像雞蛋的蛋殼、蛋清和蛋黃。高山、高原地區(qū)的地殼厚,像中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可達65千米以上;平原、盆地的地殼相對薄,像松遼盆地地殼較薄,才有了科研鉆井的可能。如果我們的鉆頭一直向下鉆,會鉆出啥?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下的物質(zhì):地下水、煤層、天然氣、油藏、鹽丘、高溫水、放射性金屬,還有上億年的微生物遺跡。
如果我們?nèi)∫粋€正常值(不快也不慢),1厘米的巖心記錄著至少100年的沉積物歷史,1米的巖心則見證了1萬年的沉積物歷史,而我們松科二井這次取得的巖心,約有4000多米。通過鉆探取回的巖心樣本,可是科學家手中的無價之寶。本次松科二井通過巖心獲取了完整白堊紀地層記錄,通過分析研究巖石的成分、地殼的結(jié)構(gòu),推斷地殼的演化過程、研究生物的演化和滅絕的歷史,也許關(guān)于白堊紀恐龍滅絕之謎將從此揭開。
看過科幻電影《地心游記》的同學一定會幻想,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將來也可以像黎登布洛克教授一樣在地心里冒險。但是就目前來說,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想要讓人進入地心,困難非常多。假如想從松科二井的洞里進入地心旅行,這是可能的嗎?松科二井的直徑長度是300毫米,大小相當于一個水果籃,人是不可能鉆進去的。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科學鉆井的洞特別小,連容一個人鉆進去的空間都沒有?
首先,巖石是最大的問題,巖石的特點是越鉆越硬,而且想打出一條垂直的通路非常困難,因為地下的巖石分布不是均衡的,每一層的沉積物不同,密度不同,有時是液體、氣體、固體混合,壓力也隨時發(fā)生變化。
其次,根據(jù)我們物理課上學習的能量守恒定律,你要取出多大體積的巖石,就需要相應(yīng)的能量。而相對于地底的無窮能量,地上的設(shè)備就必須要保證足夠龐大,能夠提供異常巨大且持續(xù)的能量。
再次,人不可能進去的原因在于,首先鉆孔太小,也不能擴大到人可以進去的直徑,其次,地下還存在著諸多的風險。比如高溫,松科二井完鉆時7000米的溫度是240℃,這是人類無法承受的溫度,必須穿戴隔溫設(shè)備;比如高壓,7000米的井內(nèi)有1000個大氣壓的壓力,人體也是無法承受的。另外,還有放射性金屬元素對人體的傷害。
假如我們用耐高溫、耐高壓、防水材料做成了作業(yè)服,同時佩戴內(nèi)部循環(huán)裝置等,是否就可以潛入地下呢?目前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最危險的并不是前面幾種,而是因為深入地下太遠,地層結(jié)構(gòu)復雜,隨時都會發(fā)生垮塌。
垮塌問題是科學鉆井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擠壓的巖石中鉆孔,每時每刻都存在巨大的壓力和垮塌風險,松科二井的鉆孔鉆到5900米時,最嚴重的垮塌出現(xiàn)了—三個月,鉆頭沒有鉆進一厘米。所有的科學家們都急瘋了,為了平衡地下的壓力,科學家研究通過高溫泥漿實現(xiàn)壓力平衡,但是灌注進地下的泥漿始終不能讓垮塌停下來。實驗室里的科學家通宵達旦地做著實驗,他們需要調(diào)配出最適合的高溫泥漿來阻止不斷的垮塌。整整三個月大家都沉浸在焦灼的實驗、灌注、失敗、再實驗、再灌注、再失敗的過程中,一次次從希望走向失望,從失望走向新的希望。經(jīng)歷了將近100天的煎熬,配方終于調(diào)試成功了,垮塌被有效遏制了。鉆頭歡快地唱著歌,一路狂奔。
松科二井的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了深部鉆探技術(shù)四項世界紀錄,實現(xiàn)了兩項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研發(fā)并成功應(yīng)用大口徑一次取心成井等技術(shù),將鉆進速度提高了2倍。
垮塌問題是科學鉆井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擠壓的巖石中鉆孔,每時每刻都存在巨大的壓力和垮塌風險,松科二井的鉆孔鉆到5900米時,最嚴重的垮塌出現(xiàn)了—三個月,鉆頭沒有鉆進一厘米。所有的科學家們都急瘋了,為了平衡地下的壓力,科學家研究通過高溫泥漿實現(xiàn)壓力平衡,但是灌注進地下的泥漿始終不能讓垮塌停下來。實驗室里的科學家通宵達旦地做著實驗,他們需要調(diào)配出最適合的高溫泥漿來阻止不斷的垮塌。整整三個月大家都沉浸在焦灼的實驗、灌注、失敗、再實驗、再灌注、再失敗的過程中,一次次從希望走向失望,從失望走向新的希望。經(jīng)歷了將近100天的煎熬,配方終于調(diào)試成功了,垮塌被有效遏制了。鉆頭歡快地唱著歌,一路狂奔。
松科二井的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了深部鉆探技術(shù)四項世界紀錄,實現(xiàn)了兩項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研發(fā)并成功應(yīng)用大口徑一次取心成井等技術(shù),將鉆進速度提高了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