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張 欣
(新疆伊犁州婦幼保健院檢驗科,新疆 伊犁 835000)
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是孕婦在妊娠中晚期常見的妊娠合并癥。有報道稱,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在孕婦中的發(fā)病率為0.8%~12.0%。該病患者可出現(xiàn)和皮膚瘙癢、黃疸、食欲減退等癥狀。該病主要危害胎兒,可增加胎兒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臨床上尚未完全闡明該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學者指出,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的發(fā)生與孕婦TBA和CG的水平升高有關[1-2]。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血清TBA、CG與肝功能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方面的應用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新疆伊犁州婦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與同期在該醫(yī)院進行產(chǎn)檢的50例健康孕婦。這70例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的病情均經(jīng)綜合檢查得到確診,均為單胎妊娠孕婦。其中,排除在妊娠前有肝膽疾病史及存在前置胎盤、子癇前期、羊水過少的患者[3]。將70例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設為觀察組,將70例健康孕婦設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4~42歲,平均年齡為(29.4±9.5)歲;其孕周為18~36周,平均孕周為(27.2±7.6)周;其中,有輕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即CG的水平<20 mg/L,TBA的水平<40 μmol/L,且只存在皮膚瘙癢的癥狀)患者40例,有重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即CG的水平≥20 mg/L,TBA的水平≥40 μmol/L,且存在皮膚瘙癢以外的其他癥狀)患者30例。對照組孕婦的年齡為21~40歲,平均年齡為(28.5±9.2)歲;其孕周為19~36周,平均孕周為(27.5±7.2)周。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血清TBA、CG與肝功能指標(包括ALT、AST、GGT)聯(lián)合檢測,方法是:抽取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的靜脈血3 ml,在血液標本中加入抗凝劑。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的試劑對血清標本中BA、CG、ALT、AST和GGT的水平進行檢測。
觀察并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觀察并比較輕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與重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清TBA、CG、ALT、AST和GGT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孕婦(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s )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s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TBA(mg/L) CG(μmol/L) ALT(U/L) AST(U/L) GG(mg/L)觀察組 7042.3±10.5* 22.6±4.9* 211.9±28.4* 187.5±23.1* 61.7±20.4*對照組 502.9±1.52.1±1.217.3±5.818.3±6.416.9±5.4
重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血清TBA、CG、ALT、AST和GGT的水平均高于輕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觀察組患者中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s )
表2 對比觀察組患者中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TBA、CG、ALT、AST及GGT的水平(±s )
注:*與輕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TBA(mg/L) CG(μmol/L) ALT(U/L) AST(U/L) GGT(mg/L)重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 3065.2±14.7* 30.7±5.5* 277.5±34.7* 246.2±28.4* 75.5±27.4*輕度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 4031.2±6.716.2±3.3152.3±21.4132.6±18.549.2±14.2
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雖然對母體的影響較小,但可引發(fā)羊水污染、胎兒宮內(nèi)窘迫、早產(chǎn)等不良情況,從而可嚴重威脅胎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孕婦妊娠的中晚期,胎兒肝臟內(nèi)合成的膽汁酸可由胎盤轉運到母體,若此過程發(fā)生異常,就會導致膽汁酸在胎兒的體內(nèi)蓄積,從而可減少胎盤的血流量,影響胎兒的供氧[4]。對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有助于及早對其進行治療,從而可減輕對胎兒造成的不良影響。TBA是膽固醇在肝臟分解及在腸-肝循環(huán)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代謝產(chǎn)物。CG是膽酸與甘氨酸結合而成的結合型膽酸,它是妊娠中晚期孕婦膽汁酸的主要成分。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TBA和CG的水平可明顯升高。因此,臨床上可將TBA和CG水平的升高作為診斷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的有效指標[5]。另外,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的肝功能指標也與健康孕婦存在明顯的差異。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患者進行血清TBA、CG與肝功能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較為準確地診斷其病情,且能判斷其病情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