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
精靈豆,你怎么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唉,昨天我讓小cool龍幫我寄一份快遞,誰知道他把收件人和寄件人的信息寫反……東西沒寄出去,又回到了我手上。
???小cool龍也太馬虎了吧!不過沒關(guān)系,再寄一次不就行了?
要是能再寄我也不會生氣……那可是我親手做的花粉蛋糕啊。現(xiàn)在只能我們自己吃了。
哈哈,看來我還挺有口福的嘛。不過說起來,把花粉蛋糕錯寄給自己算是小事,要是植物把花粉錯寄給自己,那麻煩可就大啰!
怎么個大法? 快說來聽聽。
自家花粉我不收
植物是依靠種子來繁衍生息的,只有將雄蕊產(chǎn)生的花粉送達(dá)雌蕊的柱頭,種子才能被生產(chǎn)出來。
植物又不能跑來跑去,這一定需要別人幫忙吧?
是的。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專職的““花粉快遞員”幫忙——植物用花朵的顏色和氣味吸引蜜蜂、蝴蝶和蜂鳥等動物來傳遞花粉,并付給它們花蜜和部分花粉作為報酬。
這個過程挺和諧啊,您說的“麻煩”又在哪兒呢?
瞧,小cool龍把本該寄給別人的快遞,錯寄給了自己。對于植物來說,這就是大麻煩。它們會盡量避免自家的花粉自家收的情況出現(xiàn)。
為什么呢?對植物來說,自產(chǎn)自銷豈不更好?這樣既能減少花粉的損失,還可以讓“花粉快遞員”少跑路。
當(dāng)然不好!這樣一來,植物要么結(jié)不出種子,要么結(jié)出的種子不健康。
啊,這么嚴(yán)重。但是,植物又不能寫一張快遞單讓“花粉快遞員”了解自己的意圖,它們該怎么避免這種情況呢?
放心,植物的辦法多著呢!
知道多一點
柱頭(圖中白色結(jié)構(gòu))是花朵的雌蕊用來接受花粉的器官,位于雌蕊的花柱頂端,一般具有黏性。柱頭可不是來者不拒的花粉接收器,它還具有分辨能力,能辨別出“花粉快遞員”送來的花好是否屬于自己的同類。
雄樹雌樹分開住
避免自家花粉自家收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樹也分雄和雌。雄樹只開產(chǎn)生花粉的雄花,雌樹只開接受花粉的雌花。
這個辦法好,相當(dāng)于大家分住在不同的小區(qū),寄錯花粉的情況就基本上可以避免了。
這個辦法當(dāng)然好,也有植物的確是這樣做的,比如銀杏、白楊、垂柳等。但是,分成雄樹和雌樹,一是增加了生產(chǎn)花朵的成本,二是如果一個區(qū)域內(nèi)只有雄樹,或者只有雌樹又該怎么辦?因此,多數(shù)植物還是選擇雌蕊和雄蕊同住在一朵花上的方案。
???那這樣豈不是很容易發(fā)生自家花粉自家收的情況?
既然做出了如此的選擇,植物自然有它們的解決辦法。
你方唱罷我登場
首先,就是讓雄蕊釋放花粉的時間和雌蕊接受花粉的時間錯開,簡稱“雌雄異熟"。
哈哈,發(fā)快遞的時候不收,收快遞的時候不發(fā)。
用“你方唱罷我登場”來形容,豈不更好?有些植物是雄蕊先成熟。以風(fēng)鈴草為例吧。它的雄蕊散出花粉時,雌蕊的柱頭還處于封閉狀態(tài)呢。等花粉被蜜蜂采集殆盡的時候,收花粉的柱頭才會張開,等著接受來自其他風(fēng)鈴草的花粉。
我想也應(yīng)該是雄蕊先成熟。要是雌蕊熟完雄蕊再成熟,那花粉豈不是無處可去了?
雌蕊先成熟的植物也有喲。桑科的無花果屬就是典型的雌蕊先成熟植物。
知道多一點
植物的花,有些是單獨一朵開放在花柄上。這叫“單生花”,如牡丹、蓮花等。但大多數(shù)植物的花,則是一大簇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在花柄上?;ǘ湓诨ū嫌幸?guī)律的排列就稱為“花序”?;ㄐ蛞彩嵌喾N多樣,比如向日葵就是頭狀花序(很多花擠在一個圓盤狀花柄上),油菜花就是總狀花序(很多花有序地排列在花柄上)。
無花果?都沒花了,哪里來的雌蕊呢?
無花果并不是沒有花,只是它的花我們看不見罷了。無花果的“果”,實際上就是一叢被包裹在甕形果腔里、朝內(nèi)生長的花。這種奇怪的開花方式,被稱為“隱頭花序”。
向內(nèi)開花?那它們怎樣傳粉呢?
無花果有專屬的“花粉快遞員”——榕小蜂。雌性榕小蜂會從隱頭花序頂端的小孔鉆進(jìn)去,然后將身上攜帶的花粉涂抹到雌花的柱頭上,并在雌花中產(chǎn)卵。幾個月后,等卵發(fā)育為成蟲時,位于頂端小孔附近的雄花才開始釋放花粉。當(dāng)這些新生代“花粉快遞員”從頂端小孔離開花序時,就必然會將花粉攜帶在自己身上。這樣,當(dāng)它們到下一個花序中產(chǎn)卵時,這個過程就將繼續(xù)重復(fù)下去了。
距離才能產(chǎn)生美
還有一種辦法是“雌雄異位”,也就是在同一朵花里,雌蕊和雄蕊保持一定的距離,互不干擾。這樣,就算“花粉快遞員”在花朵里打滾,也不會把花粉蹭到自己家的柱頭上。
哈哈,就好比大家住在不同的樓層?
對,金銀花就是這樣。湊到金銀花的花朵前,我們會看到幾縷花絲從花瓣中伸出來。其中,頂端為淺綠色并且伸得特別長,是雌蕊:頂端為黃色、稍微短一些的,是等著寄出花粉的雄蕊。二者明顯分開。不過,這種方式只能部分降低自花授粉的概率,由于受到風(fēng)力以及非傳粉動物的影響,花粉還是有可能會落到自家的柱頭上。
這么說……一定還有更好的辦法吧?
相比之下,山姜屬植物就要更先進(jìn)一些,它們的柱頭可以“運動”。
柱頭還會運動?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呢!
豈止會運動,山姜屬植物的不同植株,柱頭的運動還會“按時分工”呢!上午,當(dāng)有些植株的雄蕊開始釋放花粉時,雌蕊則會抬起柱頭,防止“誤收”自家的花粉。與此同時,另一些雄蕊正處于休息狀態(tài)的植株,則垂下柱頭,等著收貨。
?。磕切┽尫呕ǚ鄣闹仓曦M不吃虧?它們該怎么收取花粉呢?
沒關(guān)系的,到了下午就該輪班啦!上午寄的,下午就垂下柱頭收;上午收的,下午就抬起柱頭寄。大家巧妙分工,既能保證人人都有花粉寄花粉收,又能有效地避免自花授粉的情況呢。
感覺這是“距離產(chǎn)生美”和“你方唱罷我登場”完美結(jié)合的一種辦法呢!植物真是太太有才了!
迫不得已騙騙蟲
還有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昵!一般來說,花朵在聘請“花粉快遞員”時,都會付出花蜜、花粉之類的報酬。但也有些植物會讓“快遞員”空手而歸。
???那“快遞員”還愿意幫它們遞送花粉嗎?
當(dāng)然不愿意。但這些植物還是有辦法的。它們通過顏色和氣味來模擬花粉、花蜜,甚至模仿產(chǎn)卵場所或是雌性昆蟲,以此吸引昆蟲“快遞員”光臨。
它們這樣做,也太不誠實守信了吧?
人家也有自己的苦衷啊。傳統(tǒng)觀點認(rèn)為,植物欺騙傳粉者,主要是為了節(jié)約資源,通過降低花粉花蜜的投入,來保證種子發(fā)育和植物體自身生長的營養(yǎng)供給。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欺騙性傳粉的意義還不止于此。
哦?難道還有別的目的?
是的。以兜蘭為例吧。它們不僅會假裝有花粉花蜜來欺騙昆蟲上門,還會用兜子一樣的花瓣將昆蟲暫時困住。
它們是要像豬籠草一樣吃掉昆蟲嗎?
當(dāng)然不是。昆蟲還是能安全逃出來的,不過要費些工夫罷了。
我看不出這樣做有什么用……
用處大著呢!昆蟲好不容易逃脫出來,還不得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等它們忘記這場不愉快的經(jīng)歷,再次被騙時,欺騙者肯定得是很遠(yuǎn)很遠(yuǎn)之外的另一株兜蘭咯。這樣一來,兜蘭的花粉能盡可能地被昆蟲帶到更遠(yuǎn)的地方。長距離的遠(yuǎn)緣雜交,不但避免了自花授粉,還能讓兜蘭獲得更高質(zhì)量的后代。
原來如此,看來,為了避免因自家花粉自家收而產(chǎn)生不健康的后代,植物們還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