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遇冰
【摘要】本研究通過SCL-90和簡易應付方式問卷開展調查,深入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發(fā)現高一新生尤其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是最突出的問題,而積極的應付方式有助于維護新生心理健康,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一新生 心理健康 對策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96-02
高一是學習生涯的新起點,也是人格塑形的關鍵時期。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癥狀。為了幫助高一新生更好地進行心理調適,為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本研究以麗水市某重點中心高一新生為對象,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
一、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表現
2017年10月,筆者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簡易應付方式問卷,對550名高一新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收到有效問卷514份,其中男生223名,女生291名,平均年齡16.5歲。根據本次調查結果,我們得出關于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以下幾方面表現:
1.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SCL-90問卷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等9個因子,分數越高,說明心理問題越嚴重。調查顯示,高一新生在9個因子分及總分上都高于全國常模,且差異極為顯著,這說明新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實際上,相對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反而較低[1]。這可能是因為步入高中之后,壓力和煩惱不斷增加,社會支持卻有所減弱,尤其是高一新生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2.更習慣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個體在面對環(huán)境變化時所采取的有意識的調節(jié)行為,被稱為應對。應對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以積極成分為主,比如解決問題、尋求支持、改變看法等;有的以消極成分為主,比如回避、發(fā)泄、幻想等。根據調查結果,高一新生在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主要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梢姡M管面臨環(huán)境變化,心理沖突不斷,但高一新生也有充足的心理資源,能以健康、有效的方式應對。此外,調查發(fā)現男女生的應對方式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比女生更為積極。
3.男生心理健康狀況優(yōu)于女生。女生在SCL-90問卷上的得分較男生更高,在焦慮、恐怖2個因子上尤其突出。著名學者俞國良等也發(fā)現,高中女生比男生更焦慮、抑郁,更容易恐懼,而且從2000年到2012年13年間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更快[2]。這說明在高一階段,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在面對生理變化和學業(yè)競爭時,更傾向于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同時女生的期望值通常比男生更高。此外,女生的焦慮和恐怖水平較為突出,可能與男女生在性格特點、社會角色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有關,女生的性格往往更加敏感和依賴。
4.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最明顯。根據調查結果,高一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復雜,排第一位的問題是人際關系敏感,其次是強迫,接著是敵對、抑郁、焦慮等。這可能是因為在高一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較高,他們自我中心意識很強,較少考慮別人感受,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碰釘子。此外,許多新生敏感多疑,采用消極的方式保護自己,獨來獨往,導致人際交往障礙。強迫傾向也相當普遍。據了解,出現強迫傾向的學生,往往都比較優(yōu)秀,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家庭和學校對他們的期望也很高。特別是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習競爭更為劇烈,加重了他們害怕失敗、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
5.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有相關。應對傾向與SCL-90各因子分及總分均呈現負相關,且差異極其顯著。這說明應對方式越積極,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生活事件固然是影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但生活事件是否導致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事人的應對方式[3]。究其原因,可能是習慣采用積極應對方式的學生,往往聚焦于發(fā)掘自身和周邊的資源,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優(yōu)良品質;而采取消極應對方式的學生,往往會被動地接受困境,過度關注挫折情景所帶來的負面結果,不利于維持心理平衡。
二、對策與建議
1.重視心理健康課程。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有力保障。因此,學校要認真抓好心理健康課程,不能當作可有可無的雞肋。心理或德育老師應該根據高一新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課教學,不能因主課學業(yè)任務繁重而減少心理健康課時甚至將其取消。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廣播臺和校報等媒介為學生提供人際交往、學習方法、壓力舒緩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通過開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理想、目標和生命等方面的教育,幫助高一新生明確學習的意義,合理制定學習目標。
2.開展針對性的輔導。學校要全面開放心理咨詢中心,并加大投入力度,多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輔導。根據調查結果,高一新生在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兩個方面問題最為明顯,因此可以針對班級或寢室人際關系、強迫行為等主題,進行新生團體心理輔導,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擾。此外,由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男生差,尤其是焦慮和恐怖兩個方面,學校要更加關注女生的心理動態(tài),針對女生焦慮和恐怖兩方面的具體表現,進一步了解背后的原因,開展相應的輔導。
3.幫助新生適應環(huán)境。面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而產生不適應,是高一新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幫助新生盡快轉換角色、主動融入。一方面,家長在入學前就要加強對孩子的生活指導,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產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自主的品質。另一方面,學校要在開學后加強高一新生的適應性輔導,切實幫助他們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盡快熟悉新環(huán)境,適應新生活。在這一階段,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予新生充足的支持和關愛。另外,可以從高二年級中挑選能力強、負責任的學生,作為特定新生班級的“班導”,協(xié)助班主任引導新生。
4.緩解新生學習壓力。高中學業(yè)繁重、壓力過大、競爭激烈也容易導致高一新生的心理問題。一方面,家長要給予孩子積極有效的支持,為孩子設立合理的期望值,不盲目地一味加壓。另一方面,學校要努力為高一新生創(chuàng)建一個有張有弛的學習環(huán)境,在校園內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陶冶學生情操。老師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鼓勵他們多參加課外活動、放松心情,因為適量的活動和休息可以對學習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5.學習積極應對方式。應對方式對于心理健康水平有良好的預測作用。因此,學??梢酝ㄟ^主題班會、團體輔導等形式,引導高一新生深入反思自己習慣采用的應對方式,努力減少和消除消極的應對方式,認真學習并鞏固積極的,以增強應對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有效地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比如,指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逃避,而應該采用“問題解決”的應對方式,勇敢地面對,積極設法解決,從根本上消除消極的應激源;可以采用“再評價”的應對方式,改變消極的認知模式,遇到事情換一個角度去看;當自己能力不足時,可以采用“尋求幫助”的應對方式,通過尋求社會支持、借助他人力量來解決問題。
三、結語
雛鷹在飛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高一新生在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屬正常。關注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新生適應環(huán)境、緩解壓力,倡導積極的應對方式,對他們順利度過適應期具有重要意義,并能為他們今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參考文獻:
[1]武麗麗,張大均,張雪琪,程剛.中學生心理素質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43(6): 98-105.
[2]俞國良,李天然,王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橫斷歷史研究[J]. 教育研究,2016.10:113-122.
[3]陳燕,金岳龍等.中學生的亞健康狀況與應激性生活事件、應對方式[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4(26): 257-261.
指導老師:麗水市職業(yè)技術學院 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