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雯
濃夏之時,高大青翠的合歡樹上開滿了紅纓,遠遠就能聞到淡淡的清香。
每當(dāng)合歡花開,我就會想起一位有趣的女人。她就是唐朝工部尚書杜羔的妻子趙氏。據(jù)《女紅余志》記載,每到端午節(jié)時,趙氏就會摘取合歡花置于枕內(nèi),只因合歡花有令人愉悅安神的作用,伴著合歡花清香,可一宿安眠。每見杜羔郁郁寡歡,她便拈少許合歡花浸入酒中,杜羔飲后頓覺欣然。彼時,婦女爭相效仿,飲合歡花酒也蔚然成風(fēng)。
由此看來,趙氏可謂慧心巧手、賢良淑德?!短圃娂o(jì)事》里卻記載過她的另一個故事。年輕時的杜羔年年去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年年名落孫山。當(dāng)他又一次落榜,步履沉重地踏上回家之路時。家仆送上趙氏的一封信函,上面寫有一首詩:“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來時近夜來。”丈夫啊,你確實有奇才,可為什么年年都落榜呢?我都為你害羞。這次,你最好在夜里回來吧,不要讓人家看見。
被激后,杜羔立刻掉頭返回長安,發(fā)憤進取,果然高中進士。不久,他又接到趙氏的書信,信中附詩一首:“長安此去無多地,郁郁蔥蔥佳氣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這位慧黠的女子規(guī)勸丈夫說:“我知道長安繁華熱鬧,丈夫你又年少得意,只是不知你今天晚上又醉臥在哪一處樓上?”有此失意時巧妙刺激、得意時委婉提醒的妻子,怪不得杜羔后來為官從政頗有建樹。
無獨有偶,魏晉時嫁與名士許允的阮氏,也是這般柔中帶剛的角色。新婚之日,掀開紅蓋頭后,許允訝然看到一張丑陋的面孔,轉(zhuǎn)身便匆匆離開。在好友的規(guī)勸后,許允勉強重入新房,一見阮氏,卻又想跑。阮氏死死拽住他的衣服,許允邊掙扎邊問:“都說婦人講究四德,你有幾德?”阮氏不甘示弱地回答:“我缺的,不過是美貌。都說讀書人有百行,你又符合幾條?”許允傲然道:“我一條不缺?!比钍戏瘩g:“百行德為首,你一個只看臉不注重別人品德的人,好意思說一條不缺?”阮氏的反問讓許允立刻臉泛愧色。從此,他收心定性,與阮氏舉案齊眉。
這兩位女子雖然生在古代,侍奉丈夫卻不一味地謹(jǐn)小慎微、溫柔以侍,而是柔中帶刺,既有為人妻的賢淑,又有如諍友的凌厲,怎能不讓夫君覺得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