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棟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人民醫(yī)院外二科 甘肅 武威 733399)
結直腸癌屬于惡性腫瘤,可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當下臨床治療結直腸癌的方式主要為手術,例如腹腔鏡手術[1]、開放手術,但不同的手術所起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往常臨床采取的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盡管能夠獲得確切的效果,但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不佳[2],因此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速等優(yōu)點?,F(xiàn)探析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結直腸癌患者采取兩種不同手術治療的效果,將全部內容表述如下。
本研究80例樣本均經(jīng)臨床診斷明確為老年結直腸癌,納入時間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均分為兩組,A組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齡均值(59.35±5.36)歲;TNM分期:19例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腫瘤直徑均值(3.40±0.38)cm。B組17例女性,23例男性;年齡均值(59.61±5.20)歲;TNM分期:20例Ⅰ期,13例Ⅱ期,7例Ⅲ期;腫瘤直徑均值(3.39±0.40)cm。兩組臨床基礎性資料(性別、年齡、疾病分期和腫瘤直徑等)對比無明顯差異,滿足研究要求(P>0.05)。
A組(開放手術):對患者實施全麻,于其腹部行一10cm左右的切口,待進入至腹腔后于回結腸動脈投影部位將腸系膜切開,將結腸癌相應的腸段分離,同時將對應的血管予以結扎,清掃淋巴結,在接近腫瘤5cm左右的部位將腸管切斷同時通過吻合器吻合腸段。
B組(腹腔鏡根治術):對患者采取氣管插管全麻,套管針穿孔,待CO2氣腹建立后探查患者的腹腔,提起乙狀結腸,將腸系膜血管分離,經(jīng)鈦夾夾閉后離斷,利用超聲刀將腸系膜下血管及其鄰近脂肪結締組織分離,清掃淋巴結,注意分離及清掃時保護好雙側輸尿管,以防使之受損。應用超聲刀將結腸外側腹膜分離,有效游離結腸脾曲與肝曲,充分松弛吻合口,切除腫瘤組織。于腫瘤部位將腹壁切開約5cm,將切除標本取出后對腸管殘端有效處理,完成手術后應用鹽水沖洗患者腹腔,引流管放置后縫合切口。
觀察指標:(1)對兩組手術情況予以觀察,主要包括手術用時、出血量、住院時間。(2)觀察記錄兩組術后并發(fā)癥(切口感染、腸梗阻、肺部感染與深靜脈血栓)。(3)觀察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腹脹持續(xù)用時、排氣用時和胃腸道激素水平)。(4)對患者展開為期一年半的隨訪,了解疾病復發(fā)及轉移情況。
整理及匯總實驗數(shù)據(jù),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數(shù)據(jù)包中處理,數(shù)據(jù)對比計數(shù)資料通過n%(率)表示,χ2檢驗;±s(均數(shù)±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t值檢驗,P值小于0.05,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s)
組別 手術用時(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用時(d)A 組(n=40) 188.62±24.68 97.56±9.76 18.83±2.36 B 組(n=40) 113.46±17.93 37.69±9.51 10.76±1.58 t 15.5825 27.7866 17.9711 P 0.0000 0.0000 0.0000
B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A組相比明顯要低,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表3 兩組胃腸功能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胃腸功能指標對比(±s)
組別 腹脹持續(xù)用時(d) 排氣用時(d) 胃腸道激素胃動素(pg/ml) 胃泌素(pg/ml)A組(n=40) 4.96±0.69 4.13±0.57 57.49±7.89 158.69±25.17 B組(n=40) 3.23±0.54 2.93±0.42 78.15±9.68 238.28±42.09 t 12.4876 10.7192 10.4631 10.264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B組疾病復發(fā)率及轉移率與A組比較無明顯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未成立(P>0.05)。見表4。
表4 A組和B組遠期療效比較(%)
在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結直腸癌的患病率居于第二位。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轉變,促使結直腸癌的患病率逐年遞增,不僅影響到機體健康,甚至對患者正常的生活[3]、工作帶來不良影響。臨床干預結直腸癌的主要措施依舊為手術治療,常規(guī)的開放式手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無益于術后胃腸功能及機體功能及時恢復。
腹腔鏡屬于微創(chuàng)術式,可于直視下分離結腸組織及其周圍血管,不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的創(chuàng)傷,安全性佳,且術中出血量少,能夠加速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對改善患者病情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提示B組治療后的整體效果與A組比較存在絕對性優(yōu)勢,其中手術用時以及住院用時均短于A組,術中出血量少于A組,胃腸功能指標改善快速,遠期療效可觀,手術治療的整體效果更接近于預期的目標,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B組采取的治療術式更具有臨床推廣價值。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操作簡便,不會對局部組織造成明顯的損傷;其二、切除效果與開放手術均較可觀,但對消化道的牽拉影響小,不會對胃泌素[4]和胃動素分泌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其三、能顯著減輕手術對胃腸功能的不良影響,推動康復進程。
總而言之,在結直腸癌患者臨床治療中實施腹腔鏡根治術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可靠安全,能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fā)癥,延長生存期。
[1]宋偉華,李曉勇,周百中,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45(23):6624-6625,6626.
[2]肖飛,胡波,宋亞鋒,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4):3935-3936.
[3]劉鵬飛.研究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6,22(24):15-16.
[4]李長勇.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