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神明信仰、族群關(guān)系與區(qū)域社會

        2018-08-06 08:25:18郭永平寧夏楠
        廣西民族研究 2018年3期

        郭永平 寧夏楠

        【摘 要】龍?zhí)鞆R源于紀念西晉末年為抗擊匈奴而英勇就義的介休令賈渾。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先賢祠廟轉(zhuǎn)化為遍布汾州的地方神廟,且出現(xiàn)了龍?zhí)炜珊?、龍?zhí)焱恋?、龍?zhí)焓ツ傅榷喾N神明并置的狀況。這樣的神明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一方面是承繼了晉朝以來的“正統(tǒng)”觀念,展現(xiàn)了區(qū)域社會中國家與地方的互動;另一方面,龍?zhí)煨叛龅亩嘣砸搀w現(xiàn)了邊界地帶族群間交流與融合的復(fù)雜性。

        【關(guān)鍵詞】龍?zhí)鞆R;賈渾;族群關(guān)系;汾州地區(qū)

        【作 者】郭永平,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寧夏楠,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06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8)03-0086-010

        1934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接受費正清、費慰梅夫婦的邀請來山西汾陽峪道河避暑。期間,以峪道河為根據(jù),對鄰近的太原、文水、汾陽、孝義、介休、靈石、霍縣、趙城八地的幾十座古建筑進行了考察。在其《晉汾古建筑預(yù)查紀略》[1 ]297-300中寫道:

        汾陽縣峪道河山崖的西巖上,有龍?zhí)鞆R。雖然在年代或結(jié)構(gòu)上并無可以驚人之處,但秀整不俗,我們卻可以當它作山西南部小廟宇的代表作品……龍?zhí)鞆R里的主要建筑物為正殿。殿三間,前出廊,內(nèi)供龍?zhí)旒胺蛉讼?。按廊下清乾隆十二年?747)碑說:

        龍?zhí)煺撸樾萘钯Z侯也。公諱渾,晉惠帝永興元年,劉元?!ハ萁樾?,公……死而守節(jié),不愧青天。后人……故建廟崇祀……像神立祠,蓋自此始矣……

        至于這殿,按乾隆十二年“重增修龍?zhí)鞆R碑記”說:按正殿上梁所志,系元季丁亥元順帝至正七年(1347)重建……

        龍?zhí)煨叛霰榧吧轿鳎纫苑谥茛俚貐^(qū)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梁氏夫婦在汾陽縣峪道河所見龍?zhí)鞆R只是其中一座,其重建于元順帝至正七年,又于乾隆十二年重修。龍?zhí)煨叛龅钠鹪碵2 ]、祭祀的儀式過程[3 ] [4 ],學界已經(jīng)有所關(guān)注。然而,與上述建筑史、宗教史的研究旨趣不同,在區(qū)域社會史視野下,信仰不僅是研究對象,還是一種研究路徑。筆者真正關(guān)心的是廟與村、神與眾、信仰與區(qū)域社會等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即通過研究龍?zhí)煨叛?,不僅探討國家以何種形式進入鄉(xiāng)民社會②,也展示鄉(xiāng)民對于國家進入后的反應(yīng),以呈現(xiàn)一定歷史時期內(nèi)這一區(qū)域內(nèi)部的復(fù)雜性與多樣性。

        一、誰是龍?zhí)焐瘢?/p>

        對于龍?zhí)煨叛?,我們首先從“龍”與“天”二字開始研究?!褒垺蓖ǔV刚乒芙涤甑摹褒埻鯛敗保渚哂小芭d云致雨,澤及萬物”的本領(lǐng);“天”則指掌管世間萬物的上帝,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獨特的意義,統(tǒng)治者把上帝視為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呼之為“天”,早在西周時期就有“敬天保民”①的思想?!褒?zhí)臁钡某霈F(xiàn)表達了民眾對風調(diào)雨順的祈求。在今天的晉中地區(qū),即歷史上的汾州府,關(guān)于龍?zhí)焐竦纳矸?,目前有賈渾、后稷、勾龍等說法。

        (一)賈渾

        據(jù)《晉書》記載:

        賈渾,不知何郡人也。太安中,為介休令。及劉元海作亂,遣其將喬晞攻陷之。渾抗節(jié)不降,曰:“吾為晉守,不能全之,豈茍求生以事賊虜,何面目以視息世間哉!”晞怒,執(zhí)將殺之,晞將尹崧曰:“將軍舍之,以勸事君。”晞不聽,遂害之。[5 ]2308

        賈渾妻宗氏,不知何許人也。渾為介休令,被劉元海將喬晞攻破,死之。宗氏有姿色,晞欲納之。宗氏罵曰:“屠各奴!豈有害人之夫而欲加無禮,于爾安乎?何不促殺我!”因仰天大哭。晞遂害之,時年二十余。[6 ]2512

        《資治通鑒》記載:

        漢惠帝永安元年,劉淵遣將劉曜攻太原,取泫氏②、屯留、長子、中都。遣冠軍將軍喬晞攻西河,取介休③。介休令賈渾不降,晞殺之。將納其妻宗氏,宗氏罵晞而哭,晞又殺之。淵聞之,大怒曰,“使天道有知,喬晞豈有種乎?”追還,降秩四等,收渾尸,葬之。[7 ]2706

        晉惠帝永安元年(304)八月,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起兵反晉。十二月,劉淵在大陵(今山西文水)擊敗司馬騰,又派劉曜等攻太原,后南下占領(lǐng)介休、屯留、長子、中都等地,并攻掠河南各州郡。在匈奴兵攻陷介休城時,縣令賈渾曾領(lǐng)導介休軍民頑強抵抗。城陷后,賈渾及其妻宗氏,因忠貞不屈,保持氣節(jié)而雙雙被殺。如果將《資治通鑒》與《晉書》介休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宋代成書的《資治通鑒》還記錄了劉淵譴責將領(lǐng)喬晞,對其“降秩四等”的懲罰,以及埋葬賈渾的事情。可見,宋朝長期遭受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朝廷也更加強調(diào)了對賈渾忠貞精神所展示出的“正統(tǒng)”觀念的認可。

        明代介休人,曾于萬歷三年(1575)任順天府三和縣知縣的任尚智有詩曰:“喬晞鼙鼓鎮(zhèn)城頭,隱隱寒云入陣愁。熱血千年能化碧,長松五夜獨吟秋。穹碑猶自書遺跡,毅魄還思報敵仇。攜手重泉堪自首,雙魂來往颯靈虬?!盵8 ]534賈渾墓前當時應(yīng)有碑刻,但具體何時立碑,任尚智并未提及。

        據(jù)乾隆《汾州府志》記載:賈侯廟在介休縣南三里,晉介休令賈渾墓側(cè),縣境及孝義、永寧(今離石縣)、寧鄉(xiāng)(今中陽縣)境民間亦多立廟,以為祈禱雨澤之所,俗稱龍?zhí)鞆R。[9 ]然而,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很多地方早已經(jīng)“不知其忠節(jié),唯(介休)北里村碑文詳述其事。”[10 ]58乾隆十六年(1751)勒石的《新北里村重修龍?zhí)鞆R》[11 ]344-345載:

        侯名渾,魏昌賈氏……邑人既懷其德,復(fù)憫其忠,立廟祀之。歲時,烝嘗弗替,而水旱疾疫禱之,必應(yīng),祈雨猶靈。祭法,以死勤事則祀之,能御大災(zāi)則祀之,二者侯具有焉。宜乎俎豆千秋,遍邑中皆尸祝也。顧廟號“龍?zhí)臁?,祀典未之載,古碑亦剝落不可考,不知始于何代。間嘗思之,龍能興云致雨,澤及萬物,侯之歲被陰膏,其靈昭昭,而民無不戴之如天,義或取諸此乎!我里之廟,創(chuàng)于元至正間……

        《禮記·祭法》[12 ]442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zāi)則祀之,能捍大肆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賈渾無疑符合上述“制祭”的各項條件,自然對于賈渾的祭祀,是合乎禮制的。

        乾隆三十三年(1768),浙江省江陰人王謀文,來介休出任知縣,聞知賈渾夫婦事跡,十分感慨,親自撰寫了碑文[13 ]:

        公諱渾,晉太安二年為介邑令……淵聞而怒,曰:“使天道有知,喬晞豈有后乎?”追晞還,收公夫婦尸而合葬焉,祭而葬之……

        上述論述與《晉書》和《資治通鑒》的記載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碑文里提到了劉淵斥責喬晞,將賈渾夫婦的尸體合葬,并對其進行祭拜的事情。四年后,王謀文又參與了《汾州府志》的編撰工作,并將該文收錄于《藝文》內(nèi)。其評曰:“當八王爭國之日,外患迭起,五岳三塗,并皆淪陷。其間分符郡邑,開門延款者,所在多有。而公屹然孤城,與之存亡,恨血殷紅。偕其伉儷,是己足不朽與天壤,寧獨介邑也乎哉?雖然,介,固公土也。守于斯,殉于斯,其隆然而若斧者,蓋忠魂貞魄之所棲也。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介之人無忘焉。”

        王謀文在《重修介休縣志序》中言:“縣迄于今,茲志中所載卓卓不可磨滅者:宰官,在晉唯魏昌賈公,在明唯渭南史公……”[14 ]1《重修介休縣志序》寫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而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朝廷突然為反清斗士平反,贊其忠臣。[15 ]431那時的清朝立國已經(jīng)超過百年,且政局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清帝的政治角色已完全轉(zhuǎn)向執(zhí)政者的定位,對于當時的清帝乾隆來說,他更需要的是強烈的忠君觀念。因此,褒獎忠臣再次成為了治理國家的重要策略。而王謀文再一次對賈渾夫婦的高度評價,可能與上述朝廷的號召有關(guān)。

        除介休本地外,在汾州地區(qū)的汾陽、孝義、永寧、寧鄉(xiāng)等地,也有一些廟宇稱作“龍?zhí)鞆R”,這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從西晉末年的動亂到隋代統(tǒng)一全國的三百年間,中國社會動蕩,人口流動頻繁。在流離失所的狀況下,相較于祈禱雨澤,民眾更加渴望安定的生活,這樣的愿望也被訴諸于龍?zhí)焐?。然而,在時間流逝中,很多地方只知道龍?zhí)焐?,卻不知道賈渾了。上述王謀文碑文的撰寫就是對地方社會歷史記憶的重新刻寫。

        (二)勾龍

        汾陽縣田屯鎮(zhèn)現(xiàn)存一座元代創(chuàng)建的龍?zhí)鞆R,乾隆年間勒石的《重修龍?zhí)鞆R碑記》①載:

        田屯鎮(zhèn)環(huán)義河之側(cè)……其西南隅有廟曰龍?zhí)?,多歷年所,凡祭虎迎貓,祈年報賽之舉,于是乎在焉。顧龍?zhí)熘?,前人辨之,究無確據(jù),有神為勾龍者,有稱神為后稷者。夫以神之興云致雨,粒我烝民,俾此邦之人,無不飲其和而養(yǎng)其德,即尊之以勾龍、后稷,神亦何忝于斯?然經(jīng)史俱無明文,似亦難以過信??ぶ据d,介邑南天里有賈侯廟,俗呼為龍?zhí)鞆R……至廟為龍?zhí)?,雖載郡志,究無可指實,毋亦取飛龍在天,云行雨施之意乎?鑿而求之,恐其誣也,亦轱闕焉,以俟博雅君子耳。廟創(chuàng)于大元皇慶年間,由明迄我朝,代經(jīng)修葺,至乾隆己丑完繕后,蓋數(shù)十年于茲矣……

        根據(jù)碑文記載,田屯鎮(zhèn)的龍?zhí)鞆R創(chuàng)建于元皇慶年間(1312-1313),歷代多次重修。龍?zhí)鞆R被當做了村里的社廟,每年都會進行“祭虎迎貓、祈年報賽”的儀式活動。通過儀式化活動的展演,龍?zhí)焐裼洃洷徊粩嗟膹娀?。雖然龍?zhí)焐竦纳矸菰缫蜒蜎]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之中,對其“興云致雨”恩德的感激,還是使民眾不得不關(guān)注其起源,將其與勾龍、后稷等聯(lián)系起來。但是,由于經(jīng)、史中對龍?zhí)焐衽c勾龍、后稷的關(guān)系并無明確記載,這兩種說法似乎難以使人信服,于是有人將此廟與介休的龍?zhí)鞆R,即賈侯廟聯(lián)系在了一起,認為田屯鎮(zhèn)的龍?zhí)鞆R也應(yīng)該和介休的一樣,是供奉介休縣令賈渾的。而“飛龍在天,云行雨施”則體現(xiàn)了農(nóng)業(yè)社會的生存需要。

        (三)后稷

        汾陽縣栗家莊鄉(xiāng)石塔村有龍?zhí)鞆R。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為明至清代建筑。據(jù)道光十二年(1832)勒石的《重修龍?zhí)鞆R碑記》載:

        酬神之愿,里俗相沿,報賽之文,播諸歌樂。是蓋為功于一日,利賴于當時。而今后世享自然之福者,皆前民之惠我于無窮也。饋獻之無術(shù),其何以將乃心而答神眖乎。世敬龍?zhí)炷撕箴⒅?,教民稼穡之祖也。村人建廟崇奉祭祀……屢有修葺。①

        石塔村的龍?zhí)鞆R始建時間不可考,而其祭祀的儀式活動和田屯鎮(zhèn)類似,都包括“報賽”之舉,且這樣的儀式已歷經(jīng)多年,村民們認為龍?zhí)焐裰傅氖恰敖堂窦趬χ妗钡暮箴⒅瘛?/p>

        從上述田屯村與石塔村龍?zhí)鞆R來看,龍?zhí)焐竦纳矸菘赡墚敵跏琴Z渾,只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賈渾逐漸被遺忘。尤其是明清時期,隨著農(nóng)業(yè)社會的發(fā)展,民眾將更能為農(nóng)業(yè)服務(wù)的勾龍、后稷等神明替換了早已被遺忘的賈渾。受到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等諸多因素影響,民眾會將各種希望附加在神明身上,神明的功能從而被層層疊加,并趨于多樣化、復(fù)雜化,逐漸成為“全能神”。此即地方文化建構(gòu)的過程,區(qū)域社會內(nèi)民眾認同也得以不斷深化。

        二、祠廟到神廟:龍?zhí)煨叛鋈Φ男纬?/p>

        賈渾墓在介休城南三里,崇禎七年(1634),太常寺卿董承業(yè)看到墓前喬木破壞嚴重,就倡議民眾捐資,“繚以周垣,高其闬閎”[16 ]47,重新進行修復(fù)。賈渾墓側(cè)還有祠廟,清代乾隆年間王檀的《謁賈侯祠》詩曰:“金鱗照日壓云光,夫婦捐生矢激昂。一死何能全社稷,九泉聊以笞君王。綿山有恨云煙冷,汾水長流姓氏香。千載蒼黎悲義烈,臨風肅奠桂椒漿?!盵17 ]168《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也記載:“賈令祠在介休縣南三里,祀晉令賈渾。晉賈渾墓在介休縣南三里,明崇禎七年筑垣勒碑?!盵18 ]與此同時,縣志還明確記載了“龍?zhí)鞆R,祀晉邑令賈公渾,在(介休城南三里)常樂村墓前。各村亦多建廟,謂其能致雨澤?!盵10 ]58賈渾被殺發(fā)生于西晉末年,“八王之亂”這場西晉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戰(zhàn)亂持續(xù)了十六年(291—306年)之久。北方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趁機不斷南下,劫掠中原,許多郡縣長官降節(jié)。在此情況下,朝廷頌揚賈渾這樣具有忠義精神的代表人物,固為其立祠廟以奉祀,也符合常情。祭祀賈渾的祠廟被稱為“賈侯廟”或“賈侯祠”,且被方志記載,因此屬于正祀的范圍。最初可能只是“賈公廟”,后隨著其功能的不斷疊加,尤其是其發(fā)展出“興云致雨”能力后,才與“龍?zhí)臁毕嚓P(guān)聯(lián),逐漸被稱為“龍?zhí)鞆R”。但與此同時,民眾也并未放棄對其它神明的信仰。不管什么樣的神明,只要能帶來甘霖,均成為百姓崇祀的對象。賈公廟不僅名聲大,是國家不斷提倡的神明,且十分靈驗,因此賈公廟在“收編”了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具有重要作用的諸多神明后,其“功力”也不斷變得強大,也就逐漸變?yōu)椤褒執(zhí)焐瘛绷恕?/p>

        光緒二十一年(1895),兩江總督張之洞提出“廢廟興學”,即收寺廟的房產(chǎn)為校舍,供少年學習,集寺廟的地產(chǎn)為校產(chǎn),供應(yīng)學校的一應(yīng)開支。1898年的戊戌維新運動更是鮮明提出了“廢科舉、興學堂”的政治主張。光緒三十年(1904),汾陽縣“廢科舉、興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汾陽西河學堂和算學堂改為汾州府中學堂和高等小學堂,同年,城內(nèi)創(chuàng)辦私立兩等小學兩所。對民國年間劉天成《汾陽遺事》里設(shè)立于龍?zhí)鞆R的“初小”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1938年該縣至少有21座龍?zhí)鞆R。[19 ]24-124根據(jù)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可知,山西境內(nèi)現(xiàn)存龍?zhí)鞆R共計133處,其中孝義縣30處,汾陽縣18處,介休市、靈石縣各11處,其它地區(qū)均不超過10處?,F(xiàn)存龍?zhí)鞆R年代最早的是孝義縣的南姚龍?zhí)鞆R。2006年,孝義縣梧桐鎮(zhèn)南姚村村民在修繕龍?zhí)鞆R時發(fā)現(xiàn)梁架上有題記:“金天德二年(1150)□□□□□”。三泉鎮(zhèn)張多村《重修龍?zhí)鞆R碑記》②也記載:“朔于金興定二年(1218),豎于大元八年,置設(shè)三楹,其來已歷兩朝,其神愈靈千載。安民于衽席,震業(yè)不與;裕民于含哺,旱魃不祲,合一方之耆稚,無不應(yīng)時處供者矣?!泵鞔y(tǒng)六年(1441)春月,“開擴基址,改五之設(shè)而崇五殿,丹雘落因樸素而耀金,璀其門窯五券,特其余者也。曩見神祇申命禾季,屢歲而豎好菽麥,疊貺而穎栗,一切臲捏不生,流寇不侵?!背绲澞觊g,又進行了重修??梢?,張多村龍?zhí)鞆R的出現(xiàn)不晚于金代初年。元代龍?zhí)鞆R建筑共計有5座,分別是孝義縣的舊尉屯龍?zhí)鞆R、東董屯龍?zhí)鞆R,汾陽縣的柏草坡龍?zhí)焱恋貜R、石家莊龍?zhí)鞆R、東石龍?zhí)鞆R。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汾陽峪道河龍?zhí)鞆R琉璃香爐”,兩耳下刻:“歲次大元國至大元年四歲次大元國至大元年四月初十記”。其余均為明清建筑。共計127座。[3 ]位于汾陽城北的賈家莊鄉(xiāng)太平村有一座龍?zhí)鞆R,始建于萬歷甲申年(1584),大殿后面的正脊立牌上寫道:“甲申季秋吉旦造,汾州米家莊琉璃匠秦廷壯,男秦朝、秦國,謹志”。

        臺灣學者林美容認為,信仰圈是以一神為中心,其信仰的中心就只包括該神及其分身,信仰圈涵蓋一定的地域范圍,且其范圍通常超越最大的地方社區(qū)的范圍。[20 ]102-103汾州地區(qū)的龍?zhí)焐裼上荣t祠轉(zhuǎn)化為地方神廟,且遍布于汾州的汾陽、孝義、介休、靈石等地,其信仰圈范圍包含整個汾河流域。不過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龍?zhí)焐裨诓煌牡貐^(qū)又具有不同的特色。

        三、區(qū)域社會視野下的龍?zhí)焐?/p>

        在古漢語里,“壁”有軍事要塞的意思。堡、壁、屯,是鄉(xiāng)土聚落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典型形式。在歷史發(fā)展中,這種帶有明顯軍事防御性的鄉(xiāng)土聚落單元,逐漸從必要的現(xiàn)實選擇,沉淀轉(zhuǎn)化為當?shù)靥赜械木幼∥幕瘋鹘y(tǒng)。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鎮(zhèn)的張壁古堡就是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chǎn)、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21 ]而這樣的防御性聚落單元,在汾州地區(qū)極其常見。

        據(jù)乾隆《孝義縣志》記載:“孝義分境,橫亙府治西南,界邊六縣一州……東南界介休,至界十里至數(shù)里至二十里不等,三十五里至介休縣。自城南遼壁村,至城東萬戶堡止,緣境三十五里,與介休接壤?!毙⒘x西南三十五里的遼壁村處于介休與孝義的交界處,是北魏所設(shè)的一處軍壁,現(xiàn)村分南北兩村,習稱南遼壁、北遼壁。據(jù)村內(nèi)勒石于雍正三年(1725)的《重修龍?zhí)鞆R碑記》載:“孝義遼壁村素有龍?zhí)鞆R,里人春秋祭賽于此,祈風禱雨于此,此誠天下之正神也,亦即天下之正祀?!盵22 ]103到了乾隆三十一年重修的時候中,又“塑圣母一尊、牛王一尊、虸蚄一尊”[22 ]188。

        孝義縣區(qū)西南有“六壁”村,是因北魏政權(quán)在此設(shè)立六壁城而得名,曾是北魏以“防離石諸胡”而設(shè)立的軍鎮(zhèn)之一。相傳尉遲恭曾經(jīng)在此鎮(zhèn)守六壁(東西賈壁,孝東西辛壁及白壁等處)[19 ]76,而“六壁”之一的東賈壁村仍現(xiàn)存有龍?zhí)鞆R。據(jù)廟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勒石的《六壁頭重修龍?zhí)鞆R碑記》[22 ]201載:

        孝邑之西出郊未十里,曰六壁,據(jù)志乃大唐屯府兵之地也,后改為村莊,有龍?zhí)煺钊?,?nèi)配妙道真君,左右牛馬二王,虸蚄、五道、河神、山神、土地諸神宮殿,雖已略成碑記,杳無可考……

        從上述碑文來看,六壁頭村是唐代府兵的駐地,因此是軍事要地。歷史時期,在此修筑的廟宇,所供奉的神明可能與軍事有關(guān)。除了龍?zhí)焐裢?,當?shù)孛癖娺€在廟里還供奉著妙道真君、虸蚄、五道神、河神、山神等各種自然神,以此來保佑風調(diào)雨順,全村平安。

        (一)龍?zhí)炜珊箯R

        汾州地區(qū)所處區(qū)域位置決定了其歷史時期就是中亞游牧民族深入華夏農(nóng)耕地區(qū)和中原腹地的重要門戶?!蹲x史方輿紀要》記載,“汾州府控帶山河,肘腋秦、晉。戰(zhàn)國時,秦、趙相持,往往角逐于此。東漢之季,西河尤為多事。迨于劉淵發(fā)難,中原陸沉,禍亂之征,未始不自西河始也。周、齊爭勝于河、汾間,郡常為兵沖。隋大業(yè)之末,唐乾符以后,太原南指,未有不以州為中頓;平陽北向,未有不以州為啟途者也。北漢保河東,州尤為肘腋重地。宋人于嵐、石、隰三州以至黃河,皆置城戍關(guān),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蓋西北有事,府為必備之險矣?!盵23 ]1939-1940處于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地帶,神明信仰也有其鮮明特色。

        1.汾陽縣三泉鎮(zhèn)鞏村

        乾隆《汾陽縣志》載:“(汾陽)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縣。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282),秦攻趙,拔茲氏。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地入秦,為太原郡之屬縣。”[24 ]張捷夫在《山西歷史札記》[25 ]中寫到:“匈奴久居塞內(nèi),長期過著比較安定的生活,人口日益增多,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七月,而匈奴單于呼廚泉入朝的時候,曹操把他留在鄴城,而使右賢王去卑監(jiān)其國,監(jiān)國仍居平陽,同時將南匈奴分為五部,分居并州諸郡:左部一萬余落(戶),居于太原故茲氏縣(今汾陽縣);右部六千余落,居于祁縣;南部三千余落,居于蒲子縣(今隰縣);北部四千余落,居于新興縣(今忻州);中部六千余落,居于大陵縣(今文水)?!笨脊虐l(fā)現(xiàn),三泉鎮(zhèn)鞏村古城就是茲氏故城遺址。1958年,鞏村還有至少12座廟宇,還遺留有戰(zhàn)國晚期、西漢和清朝的城墻遺址。[26 ]在這里發(fā)生過曹操遷匈奴左部“萬余落(戶)”于茲氏的歷史事件。該村原有龍?zhí)炜珊箯R,據(jù)《汾陽縣金石類編》記載:龍?zhí)鞆R大殿有元代可汗廟匾。匾上題寫著“大元元統(tǒng)二年七月初七日孝義縣趙昌書可汗之廟 劉崇善 弟崇美 男順祖”。[27 ]394鞏村是漢代茲氏縣城所在地,此地曾是南匈奴五部內(nèi)遷后勢力最強大的左部所在地,劉淵曾繼承祖先的左部帥職位。

        2.靈石縣英武鄉(xiāng)平泉村

        靈石縣位于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南端,北臨介休市,南接霍州,東靠沁源,西連交口、孝義,素有“秦晉要道,川陜通衢”之稱。在英武鄉(xiāng)平泉村,有一座龍?zhí)炜珊箯R,廟內(nèi)供奉龍?zhí)?、元天、可汗神。此廟增修于乾隆五十年(1711),分別重修于乾隆十年(1745)、道光十五年(1835)?!吨匦摭?zhí)鞆R可汗廟碑記》[28 ]128對乾隆十年之重修進行了記載:

        此廟增修于康熙五十年間,至今已有成規(guī)。其神像雖不赫赫在上也,然廟貌雖具,而兩旁仍多隙也……于乾隆八年七月十五日會茶公議,合村施銀二百余兩,且合村前后共施銀三百余兩,一概開列于碑后……今后此之舉均有心繼前此之美也。將神明于是乎妥,神居于是奠矣,不誠卓卓可記載……

        邑庠生任兆麟撰文太學生房齡旺書乾隆十年五月初之日立

        根據(jù)碑文所記,龍?zhí)炜珊箯R于康熙五十年(1711)已經(jīng)增修過一次。道光十五年(1835),平泉村再一次重修龍?zhí)炜珊箯R,碑文如下:

        蓋聞善者有余慶,實至者名必歸……吾鄉(xiāng)有體干房翁,素存利濟之心,每有成美之舉,于道光三、四年間,村中修理公道,體干房翁見其功大費廣,慮難速成,慨然捐金三百兩,以為其用。又因村中龍?zhí)?、元天、可汗廟建立多年,摧殘剝落,久欲重為振修……體干房翁賢嗣廷楨、廷瓚,繼先人之休,又慨然捐金二百兩以充費……

        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上浣合村公立[28 ]382

        碑文中指出龍?zhí)臁⒃?、可汗廟建立多年,但是龍?zhí)?、元天、可汗廟到底是三座廟,還是一座廟宇里供奉了三個神明呢?乾隆十年的碑文名為《重修龍?zhí)鞆R可汗廟碑記》,但據(jù)碑文記載這實際卻只是一座廟,而且碑文中并未記載廟中神像的身份與功能,而道光十五年的重修碑記則把三位神明相提并論。據(jù)此可知,平泉村的龍?zhí)炜珊箯R應(yīng)是一座廟,廟中供有龍?zhí)?、元天、可汗三神。廟宇名稱為“龍?zhí)炜珊箯R”,“可汗”是從哪里出現(xiàn)的,把可汗之名冠于龍?zhí)熘?,這背后有何原因?

        李書吉在《張壁古堡的歷史考察》一書中曾對可汗信仰進行考證。他認為:在呂梁、太岳兩山之間分布的可汗廟,都處于北魏以來防止胡族入侵的重要防區(qū)內(nèi)。這些可汗廟的所在之地,應(yīng)當是東魏、北齊的主要駐軍之地。[29 ]98最典型的可汗廟,當是介休張壁古堡的可汗廟,廟中碑文記載:“可汗,夷狄之君長也。生為夷狄君,歿為夷狄神,夷狄之人宜歲時薦俎焉?!盵30 ]517靈石縣喬家山村可汗廟內(nèi)有兩通重修碑,第一通刻于元至正六年(1346),其中指出可汗廟建于金代泰和元年(1201)。[28 ]13第二通碑刻則立于嘉慶十二年(1807),碑文記載:“(可汗廟)自今而元而明,屢經(jīng)改造。按厥廟□可汗、龍王與可汗娘娘位居正中,東殿則有若子孫圣母、痘疹圣母、康瘡圣母,西殿又若法師神位……”[28 ]261結(jié)合張壁古堡與喬家山村可汗廟的碑記可知,“可汗”是異族所供奉的神明,與汾州地區(qū)多民族聚居的歷史背景相契合。

        到這里,我們也就不難想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龍?zhí)炜珊箯R”了。在多民族共存的汾州地區(qū),龍?zhí)鞆R和可汗廟中供奉的并不只是單一神明,在這些神明的功能發(fā)生重疊之時——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神明功能實質(zhì)上大同小異,極易發(fā)生重合——龍?zhí)焐裥叛雠c可汗神信仰的功能便在形式上疊合。在民眾千百年來的口口相傳中,龍?zhí)焐?、可汗神信仰成為一個完整的信仰體系。

        (二)龍?zhí)焱恋貜R

        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土地神崇拜源于萬物有靈論,中國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禮俗?!抖Y記·郊特牲》載:“社祭土而主陰氣也”??追f達疏引東漢許慎曰:“今人謂社神為社公。”[31 ]1449-1450傳說的社神有三個:后土、大禹、句龍。在諸多的土地神中,句龍的影響最大。先秦時期社神地位極高,漢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其原因是因為“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32 ]706到了明代,相傳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中,所以土地神在明代達于極盛。各地均有大社壇,這些社壇以后又演變?yōu)楦鞣N“土地廟”。龍?zhí)焱恋貜R在汾陽縣的柏草坡村、后溝村、任家堡村都有留存。

        峪道河鎮(zhèn)柏草坡村位于汾陽縣區(qū)西北10公里。村中龍?zhí)焱恋貜R正殿梁架題記:“大金承安五年創(chuàng)建”“大元國至元二十七年創(chuàng)建”。20世紀90年代,村委組織相關(guān)人員對正殿、獻殿及樂樓進行了修繕?,F(xiàn)存正殿主體為金元時期遺構(gòu),其余屬清代建筑。

        峪道河鎮(zhèn)后溝村也有龍?zhí)焱恋貜R,創(chuàng)建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到明代成化年間,在慶云鄉(xiāng)狄谷里蔚普干、胡英,吏部聽選官尚福等的倡議下,重修重建正殿三間。以此保佑當?shù)厍缬赀m時,氣候調(diào)和,災(zāi)害不生,五谷豐登。①

        三泉鎮(zhèn)位于汾陽南部,距城區(qū)約10公里。轄區(qū)內(nèi)有陽城河、虢義河、賈壁河三條河流,以古代有三眼泉水而得名。如果說汾陽是秦晉古道上的旱碼頭,那么三泉則是碼頭上的商埠。而“五堡一鎮(zhèn)”(任家堡、趙家堡、張家堡、南垣堡、李家街、三泉村)中的“五堡”之一的三泉鎮(zhèn)任家堡就建有龍?zhí)鞆R。該村龍?zhí)鞆R山門門額嵌石上題寫著“仁和堡”,廟中的《重修龍?zhí)鞆R創(chuàng)置會銀碑記》載:

        龍?zhí)焱恋卣撸鲿x惠帝時介休令賈侯諱渾者也。按《晉書》太安中,劉元?!压?jié)也。然有所禱饗,歲賴以豐,民賴以寧,于是神而靈之,隆其龍?zhí)?,汾州府所屬每祀之,蓋祈禱雨澤,重汾生民,所托口者。府志所載姓氏……可考。夫生而為人之英,沒而靈德澤在民心,節(jié)義彌天,穰其精爽。神明敕楊于上,流露口若篤……為降□□□□運,以呵護之靈者。人既蒙其福,俎豆所爲,千祀弗替也。汾邑三泉鎮(zhèn)仁和堡之有龍?zhí)鞆R,創(chuàng)建重修俱無可考,里人水旱必禱。八月秋成之際獻戲神,緣歲之入,不無或豐或歉,而戲之獻,遂致或有或無。又廟貌傾頹神像剝落,人之為久遠謀,而不淂者屬矣。自嘉慶丁丑,堡人任信古者,外出時知任善政、任纘武,臨年輪應(yīng)鄉(xiāng)老,密囑纘武:如有人經(jīng)理金妝神像,彩畫修補者,愿捐銀弍拾兩。政致曰:素有此志,奈堡中居民甚少,難以興工。又商之王玉麟、任石口、任會龍……

        《重修龍?zhí)鞆R創(chuàng)置會銀碑記》為殘碑,上述內(nèi)容記載了嘉慶年間對龍?zhí)鞆R進行重修的事情,同時也明確指出,龍?zhí)鞆R主神為賈渾。還指出,“汾州府所屬每祀之,蓋祈禱雨澤,重汾生民”,“八月秋成之際獻戲神?!?/p>

        除了龍?zhí)炜珊剐叛觥執(zhí)焱恋匦叛?,還出現(xiàn)了龍?zhí)焓ツ感叛?。光緒十五年(1889)勒石的《張家莊村龍?zhí)焓ツ笍R碑記》記載:“中供圣母,兩邊配享龍?zhí)?、虸蚄、牛王、土地。左右偏殿各一間,內(nèi)供龍王、馬王。未嘗不嘆古人立廟之意,大抵以我村所重者在農(nóng),因而所供者皆我農(nóng)民萬世永賴,其非淫祀所可比也明矣。又況我村祈雨求晴迎神于后乎。創(chuàng)建無考,僅康熙三年補修碑?!盵22 ]499不論是正殿的虸蚄、牛王、土地,還是偏殿的龍王、馬王,均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保護神,說明了清代該區(qū)域?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視。

        龍?zhí)煨叛龅亩嘣?,既與汾州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也與區(qū)域社會緊密相連。除了龍?zhí)鞆R本身外,龍?zhí)焐衽c土地、可汗等神明信仰的融合,使得汾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諸如龍?zhí)焱恋?、龍?zhí)炜珊?、龍?zhí)焓ツ敢活惖纳駨R,體現(xiàn)了多元民間信仰的共生與雜糅。從龍?zhí)鞆R到龍?zhí)焱恋貜R、龍?zhí)炜珊箯R,是一個多族群、多歷史、多信仰交織的動態(tài)過程。在特定社會情境中,地方信仰展示了地方民眾對族群互動歷史的社會記憶、敘述策略與心理認同。龍?zhí)焱恋貜R與龍?zhí)炜珊箯R的形成便是民眾社會記憶及心理認同不斷變遷的一個歷史折射。

        四、結(jié)語

        費孝通先生曾經(jīng)提出,“漢族不斷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且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qū),構(gòu)成起著凝聚和聯(lián)系作用的網(wǎng)絡(luò)。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nèi)許多民族聯(lián)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的基礎(chǔ),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jīng)過民族自覺而成為中華民族。”[33 ]1-22013年9月,由介休市政府、臺灣世新大學與人類學高級論壇合作的《黃土文明·介休范例》協(xié)議簽訂。項目總體設(shè)計者喬健先生指出,在開展研究的時候,要注重“長時段的歷史,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復(fù)雜的族群關(guān)系”三個方面的特征。[34 ]18-19這就需要在“黃土旱塬的生態(tài)區(qū)位、長時段的歷史延續(xù)性”中,“以神廟為重要切入點,將族群關(guān)系、社會組織、宗教信仰、文化網(wǎng)絡(luò)等方面連接起來”[35 ],這不僅深化了黃土文明的研究,也可以達致對區(qū)域社會的整體性了解與文明類型的理解,格爾茲在對19世紀巴厘島的研究中,提出“劇場國家”的概念,他認為國家的政治理念是通過戲劇性的象征方式展現(xiàn)出來的。[36 ]神廟是區(qū)域社會與族群關(guān)系的變遷的重要展演空間,將其置于區(qū)域社會視野之下,從中可見窺見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族群關(guān)系的變遷等。而族群關(guān)系、制度變遷等不僅體現(xiàn)著區(qū)域社會的變遷,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區(qū)域社會的變遷有著推動作用。在汾州地區(qū),龍?zhí)焐竦墓δ茉跉v史演進過程中,趨向多樣化,但其無不寄托著百姓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愿望。

        汾州府位于汾河中段,居太原盆地之南,是古冀州和古并州的分界線,同時也是西北少數(shù)民族南下中原的重要通道。在這個多元文化匯聚的地帶,金元時期出現(xiàn)了龍?zhí)炜珊箯R,這種將漢、胡的最高神并置的信仰形式,體現(xiàn)了歷史演進過程中不同族群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而明清時期碑記和方志中經(jīng)常記載的龍?zhí)鞆R以社廟的形式出現(xiàn),則體現(xiàn)了龍?zhí)焐襁M一步地方化、民間化。與此同時,龍?zhí)焐窬哂辛恕芭d龍致雨”的功能,且經(jīng)常以水神的形象出現(xiàn),這反映了農(nóng)業(yè)社會中民眾對風調(diào)雨順的祈求與水資源合理利用的渴望。

        宗教信仰構(gòu)成了相互認同的基礎(chǔ),也是民族融合的見證。從對汾州地區(qū)龍?zhí)焐駨R的考察中我們看到,龍?zhí)鞆R是一定歷史時期內(nèi)該區(qū)域多個族群互動的產(chǎn)物,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體現(xiàn)。在歷史的不同階段,民眾把不同的神明整合進龍?zhí)鞆R中,形成了龍?zhí)炜珊?、龍?zhí)焱恋亍執(zhí)焓ツ傅刃叛鲂问?。進一步講,在族群關(guān)系變遷的過程中,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通過雜居、通婚等方式進行互動溝通,從而在文化、社會心理等方面達成認同,為民族間和諧共處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構(gòu)建奠定了基礎(chǔ)。在此過程中,龍?zhí)煲灿蓡我坏撵魪R變成了多元的神明系統(tǒng),最終型構(gòu)了其神明類型的多元性、區(qū)域社會內(nèi)部以及區(qū)域社會之間的復(fù)雜性。龍?zhí)焐裨谄錃v史演進過程中,受到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等各方面的影響,其功能被層層疊加,反映了民眾功能性的需求。區(qū)域社會中,由于不同地區(qū)的差異性,龍?zhí)煨叛龅恼宫F(xiàn)形式也并不一致,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換言之,雖然地方社會對于儀式或信仰傳統(tǒng)的傳承難以全面展現(xiàn)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但基于多元的社會文化背景而產(chǎn)生的儀式,卻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展現(xiàn)了地方社會建構(gòu)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方式。龍?zhí)鞆R的存在及其廟會的傳承,是儀式承繼與建構(gòu)的重要途徑,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汾州地區(qū)民眾的心理認同與地方文化的自我建構(gòu)??傊?zhí)煨叛鲆环矫媸浅欣^了晉朝以來的“正統(tǒng)”觀念,展現(xiàn)了區(qū)域社會中國家與地方的互動;另一方面,汾州地區(qū)又是胡人南下中原的重要基地,龍?zhí)煨叛龅亩嘣砸搀w現(xiàn)了邊界地帶族群之間交流與融合的復(fù)雜性。這樣的研究不僅在文化事實層面上揭示了汾州地區(qū)族群互動的歷史面貌,而且在文化認同層面上展現(xiàn)了民眾對多民族歷史的認知、記憶與表述。這是對區(qū)域社會的進一步解讀,也是對“黃土文明”研究的深化。

        參考文獻:

        [1] 梁思成,林徽因.晉汾古建筑預(yù)查紀略之汾陽縣峪道河龍?zhí)鞆R[M]//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2] 李薈,王金平.山西地區(qū)龍?zhí)鞆R考論[J]尋根.2016(5).

        [3] 楊進升,姚富生.太原縣龍?zhí)鞆R祭龍民俗考略(上)[N].太原日報.2015-8-18(11).

        [4] 楊進升,姚富生.太原縣龍?zhí)鞆R祭龍民俗考略(下)[N].太原日報.2015-8-25(11).

        [5] 〔唐〕房玄齡.晉書.卷89(列傳·第五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 〔唐〕房玄齡.晉書.卷96(列傳·第六十六)[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85(晉紀七)[M]北京:中華書局,1956.

        [8] 〔清〕任尚智.賈侯夫婦殉節(jié)詩[M]//嘉慶二十四年(1819).藝文.介休縣志(卷1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9] 〔清〕祠廟.汾州府志(卷24)[Z]//乾隆三十六年(1771).山西省圖書館資料.

        [10] 〔清〕壇廟.介休縣志(卷3) [M].嘉慶二十四年(181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1] 〔清〕王彥柱.新北里村龍?zhí)鞆R[M]//嘉慶二十四年(1819).壇廟.介休縣志(卷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2] 陳戍國,點校.周禮·儀禮·禮記[M].長沙:岳麓書社,1989.

        [13] 〔清〕王謀文.晉邑令賈公墓碑記[Z]//乾隆三十六年(1771).藝文.汾州府志(卷32).山西省圖書館資料.

        [14] 〔清〕王謀文.重修介休縣志序[M]//乾隆三十五年(1770).介休縣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5] 清實錄第18冊.高宗純皇帝實錄(卷31)[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6] 〔清〕建置.介休縣志(卷Z)[M].康熙三十五年(1696).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7] 〔清〕王檀.謁賈侯祠[M]//王融亮.歷代詠介詩選注.榆次:晉中地方志辦公室,1985.

        [18] 汾州.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卷144)[M]//中國古代地理總表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6.

        [19] 劉天成.汾陽遺事(1939)[J].汾陽縣志通訊,1986(3).

        [20]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gòu)成與發(fā)展[C]//張炎憲.第三屆中國海洋發(fā)展史論文集.臺灣:“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

        [21] 陳志華.中國古村落——張壁村[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2] 杜紅濤.三晉石刻大全·呂梁市孝義縣卷 (上)[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2.

        [23]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42)[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4] 〔清〕沿革.汾陽縣志(卷1)[M]//光緒十年(1884).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25] 張捷夫.山西歷史札記[M].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

        [26] 汾州古跡——鞏村古城[N].呂梁日報,2017-7-13(6).

        [27] 王堉昌.汾陽縣金石類編[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28] 任兆瑞.三晉石刻大全·晉中市靈石縣卷[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

        [29] 李書吉.張壁古堡的歷史考察[M].太原:三晉出版社,2002.

        [30] 重修可汗廟記[M]//張正明,科大衛(wèi).明清山西碑刻資料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1]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卷二五)[M].(漢)鄭玄,注. 阮元??獭妒?jīng)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本.

        [32]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社稷[M.]北京:中華書局,1965.

        [33]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

        [34] 喬健.人類學的應(yīng)用與黃土文明的研發(fā)——介休范例[C]//喬健,王懷民.黃土文明一亮點:介休市保護文化遺產(chǎn)與發(fā)展城市文化論壇.新北:華藝學術(shù)出版社,2014.

        [35] 郭永平.神廟、族群與區(qū)域社會:“黃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發(fā)凡[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

        [36]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M].趙丙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蜜潮|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 艳z门照片无码av|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 日韩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久久午夜福利|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一区有码在线观看| 全程国语对白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自拍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小说区| 99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久久久精品电影|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日韩av无码午夜福利电影| 国产日产韩国级片网站|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夜夜躁狠狠躁2021|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精品亚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偷拍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女人的天堂网av|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