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燕
摘要:課堂教學還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能力,養(yǎng)成一定的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其效果決定著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如今,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一個困擾英語教師的最大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激發(fā)興趣人,指導學法,培養(yǎng)英語學習習慣,注重語言交流,優(yōu)化評價等方法,總結出一些提高教學實效的教學經(jīng)驗。同時,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要求科學化、規(guī)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而課堂教學又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
一、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睂W習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的保持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積極地進行思維,以最簡單的有效的方法去獲得知識,他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決定的。因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運用快樂教學法,充分利用課件、簡筆畫、實物、圖片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教師配以動作、表情等身體語言,盡量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并適時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性和求知欲,那么他們就會自信自奮,主動地、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多種媒體,提供配套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應用,油畫教學過程。英語學習已不再限于40分鐘的課堂上。在走廊,在操場,學生可自覺用英語打招呼和做英語游戲;在課間,在課后,可從廣播里欣賞英語歌曲和英語故事,營造校園濃郁的英語氣氛。這會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也會大面積地引發(fā)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
二、指導學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不盡?!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任務是把教學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精講多練、重點突出、中心明確、言簡意明、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只有將講授、閱讀、聽說和練習有機結合巧妙搭配起來,才有利于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做到懂、熟、會,并在課堂上基本解決問題。學生是受教育者,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質(zhì)量都有賴于教師的教導,教師要讓他們“學會學習”,就必須重視學法指導,指導學生學會預習、聽課、記筆記,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復功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介紹一些具體有效的學習方法,啟發(fā)學生及時總結學習經(jīng)驗,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記憶單詞。
我們可以利用諧音記憶,此外還可引導學生把單詞分類記憶,如分音節(jié)記憶(com-pu-ter,computer)、同音詞(two,to和too)、反義詞(tall --short等)、形近詞(tomato ,potato 等)、構詞法(egg-plant等)。學生通過掌握這些規(guī)律,記憶單詞會變得輕松很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記憶課文。
關于課文的記憶,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充分創(chuàng)設會話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如特殊疑問句: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Id like some …?我在黑板上畫了 Food shop,畫面是美食節(jié)的情景,里面擺著各種各樣的食物,回答正確的給他相應的食物。在發(fā)展部分還讓學生四人小組到別人家做客,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教師與學生就可以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并且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根據(jù)圖示把課文背出來。課后,我會布置學生回去“放電影”———回憶簡圖和課文內(nèi)容。這樣,學生不用死記硬背,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找規(guī)律。
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時進行歸納小結,或通過分析比較,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揭示規(guī)律,使知識更加鞏固,并為擴展新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如be動詞的用法,我會引導學生把該知識點編成小口訣:I是am,you是are, she he it后面is ,復數(shù)句子都用are。
三、培養(yǎng)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習慣是由于重復活動而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所以要靠訓練才能養(yǎng)成。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學習英語的習慣還是一張白紙,這是進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好時機。聽說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能夠堅持每天抽30分鐘來練習聽力,朗讀與背誦,將會非常有助于課堂的效果。
同時,還需要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預習根據(jù)學生接受新知的規(guī)律,新課預習,要求查字典對新單詞組詞、看造句。將每個單詞的音標都記好,那就達到了音、形、義的統(tǒng)一。除了查記音標,詞典中對單詞的多種解釋,相關的詞組、句子都介紹得較為詳細,若能指導學生利用詞典作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將會起到豐富學生詞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功效。
四、注重交流,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知識。語言的學習一般分為“理解層次→操練鞏固層次→交際層次”,目前的課堂教學大多停留在理解層次、操練鞏固層次上,沒有達到交際層次。有層次的課堂交際活動過程應該是:聽錄音→個人操練→教師和優(yōu)生交流示范→學生和學生交流示范→大組之間合作練習→小組操練→小組展示→個人展示。
小學生英語“會話”交際使用語言的一個過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獲得交際的能力。復習時要說,就是與通過復習與本課有關系的舊知喚起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方法是在流利的對話交流中復習鞏固已有的知識。新授時要說,是在新授之后的對話對話交流,此對話以復習說為基礎,加入新授內(nèi)容,編成新的對話,利用舊知帶新知的方法,降低了新知的難度,使用與“一說”一樣的交流過程。
通過對話交流形式的活動式操練,取代了反復機械式操練的枯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個人的展示活動環(huán)節(jié),樹立了開口說英語、樂于說英語的信心,使用課堂教學中既有交流,又有競爭,發(fā)揮了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教師必須獨具匠心,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精心設計,更新觀念,常教常新,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設計對話交流形式的操練模式,配以多種的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