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產生學習期待、參與需要的一種教學行為。它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導入法
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產生學習期待、參與需要的一種教學行為。它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效果??梢姡还?jié)小學英語課的成功與否,導入環(huán)節(ji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僅將平時常用的幾種導入法求教于大家:
一、課堂導入的原則
課堂導入是一種富有魅力的教學藝術。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既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要遵循新奇、多樣、熱鬧和參與的原則。
(一)追求針對性和目的性,切忌漫無目標
教學導入要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沒汁出具體、簡捷、有趣,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入方式。如果導入與教學內容脫節(jié),盲目地為了導入而導入,甚至于離題萬丈,這都是違背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
(二) 體現(xiàn)直觀性和啟發(fā)性,切忌導而不入
導入要盡量以生活、學習中具體的實物和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同時要講究啟發(fā)性,要讓學生從淺顯易懂的事例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從問題著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其積極思維和產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三) 強調參與性和全體性原則,切忌演獨角戲
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導入設計的目標和內容都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導入的目標和內容,導入的形式要有利于全體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新知學習充滿信心。
(四) 具備簡潔性和靈活性,切忌拖沓冗長
導語要短小精練、簡潔,盡量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導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導入要精心設計,要畫龍點睛,巧妙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進入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中去,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五) 富有趣味性和藝術性,切忌平淡無奇
教師在沒計導入時應緊緊抓住學生好奇心強、愛聽愛看有趣的故事的心理,從與教材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導入新課,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導入的語言要準確、精煉,既要樸實自然,通俗易懂,又要生動活潑,饒有興趣,給人以幽默感。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導入方法
(一)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設置情境導入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使課堂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教師應該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學習的情境。小學生一般處于9~12歲,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充滿好奇心,愛表現(xiàn)、好活動、善于模仿。他們與成年人或者初、高中學生相比,在英語學習中更具優(yōu)勢,由于他們的理論知識有限,更不容易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更能激發(fā)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可塑性。
(二)活動導入。小學生都喜歡開展小型活動,利用活動導入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
根據(jù)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求創(chuàng)建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被顒訉胍蠼處熢谝簧险n就開門見山地將學生引進活動所設置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活動創(chuàng)設的情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顒訉胫辽傩枰⒁庀旅鎯牲c:
第一,教師要用魅力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臺好的文藝晚會要有好的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人充滿激情的語言會把觀眾帶進晚會歡樂祥和的氛圍中,使大家在愉悅的心情中有著更加美好的期待。英語課堂的活動導入也要盡量創(chuàng)設這樣的效果。
第二,活動要真實有意義。杜威曾經強調,學習者有一種“經驗的真實情境”,而且在這種情境里面,要有促進學生去思考的“真實的問題”。
(三) 故事導入法。講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聽力訓練和口語實踐
故事導入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又能自然導入新課,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用中英文相結合的形式講解故事,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盡量減少中文內容。
講解故事前要列出故事中的關鍵詞及生詞,利用圖片,關鍵詞或母語啟發(fā)學生思考,預測故事情節(jié)將如何發(fā)展,避免學生被動地接受信息;講解故事時,希望學生能做出反應,激發(fā)學生以不同的方法來表示自己已經聽懂了,這些方法包括模仿、造型、起立、舉手、畫曲線、著色和標上文字等,根據(jù)學生年齡和英語程度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活動;講解故事后要給學生一定的任務,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理解故事上升到主動創(chuàng)造并輸出英語。
(四) 復習導入法。古語說:“溫故而知新”
通過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是常用的導入方法之一。課堂提問則是復習舊知引出新課內容的主要形式。通過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起與新授內容密切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
總之,小學英語的課堂導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導入方法的設計要因課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課要注意溫故知新,新舊銜接。講授課時要注意承上啟下、前后照應,復習課要注意歸納、總結。導入法在應用時,各種方式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