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玲
摘要:本文首先對國內外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研究情況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然后分析了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的方式,包括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和教學邏輯統(tǒng)一化、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與敘述式課文整合等。最后以長江為例,探討了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的方式,以期為廣大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研究
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心是進行課程變革,而教材編制的目的就是切實落實好課程變革的新觀念。初高中地理課程變革過程中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活動式課文,其突出了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觀念,改變了以往的地理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策略。因而,此次研究針對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展開了論述,與此同時提出了幾點可行性建議。
一、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研究情況
在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劃分種類的方面,學術界區(qū)分標準各自有著各自的傾向,而比較典型的分類可以通過活動式課文的設計目標以及規(guī)模、詳細的活動內容、課文設計特征等等區(qū)分。在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對策層面,李家清先生始終堅持這樣幾個策略進行課文設計,也就是增強地理知識遞進邏輯性;增強地理教學系統(tǒng)的邏輯性;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邏輯?,F如今,國內外學者均在地理教學活動式課文設計層面有著豐富的研究,同時有著很好的理論成果。不過,和地理學科比較起來,研究設計最多的還是語文、數學、外語等,所以,還需要相關學者進一步研究地理學科。
二、設計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的舉措分析
(一)聯(lián)合教材活動式課文和教學邏輯
在開展正式的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過程中,初高中地理教師要靈活處理好地理課本活動式課文與課本編制人員的思維和教學間的聯(lián)系。接著融合有關教學實踐合理調節(jié)活動內容。在開展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的時候,應當持續(xù)進行有效地創(chuàng)新及靈活采用,如此才可以使地理教學活動變得更為有趣,才可以將初高中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出來,從而使初高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其次,初高中地理教師應關注到地理教材內容活動的開展是必要的,且不可一概而論。
(二)融合教材活動式課文和敘述式課文
從某種角度看來,地理教材促使了初高中學生地理學習方法的表現就是活動式課文設計轉換過程中,和過去的地理教材相較,可以發(fā)掘地理教材里面的活動性能不再是根據習題為核心。假設可以在信息的課堂教學之中進行合理使用,定然會取得非常好的成效。而從別的方面而言,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事實上是一種互動且探索性的環(huán)節(jié),可促使課堂教學方案從單一化轉變?yōu)槎鄻踊Ee例言之,在講解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的時候,教師可按照地理課本里面的活動課文進行。將班級作為一個單位,劃分為幾個小組,接著安排學生經過家庭調研等方法采集本地社會發(fā)展信息,回答出以下問題。即二十年前、十年前、如今的交通情況、居住條件如何、人們穿著的變化、飲食條件如何。當活動結束,地理教師可安排學生寫出自己的活動總結。
(三)增強對初高中學生地理學習心理的關注力度
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與運用可以將初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致、能力等激發(fā)出來?,F今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由純粹的理論講解以及知識學習變成了地理教材知識的延伸以及任務中。僅僅在該模式中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才可以有效保證初高中學生不僅能夠打好基礎知識和掌握基礎技能,同時還能夠使初高中學生在參加活動時理解地理知識與訓練地理知識運用方面的能力。例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觀察風景區(qū)中的一些地圖,且安排學生標記所觀察的景點的具體方位,從而設計出最好及最短的路線。詳細而言,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設計需要構建教學環(huán)境與導進新的知識點,接著運用課堂舉辦教學探討活動,將初高中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打個比方,講解大洲和大洋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時候,地理教師可安排學生閱讀有關內容且提出問題:地球是不是水球呢?如此就可以將學生的吸引力集中起來,有效學習地理知識。
三、案例驗證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對策
首先,活動式課文設計的依據。第一,切實落實好有關地理課程標準,即在地圖中尋找到中國的關鍵河流,闡述長江以及黃河的基本情況;通過有關信息,闡述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征和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采用例子,闡述中國為處理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構建的大型工程;通過案例闡述河流在區(qū)域發(fā)展的時候有什么樣的作用。第二,將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融合為一體。也就是通過例子闡述產業(yè)專業(yè)、資源跨區(qū)域配置對環(huán)境影響如何;舉辦模擬活動,例如南水北調群眾間的談話。其次,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進行活動式課文設計的時候,理應遵從以下原則,也就是靈活性、適當性、操作性、創(chuàng)新性等原則。最后,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舉措就是將地理知識邏輯、學生心理狀況等統(tǒng)一起來,并且將課文和敘述式課文融為一體。
設計內容:第一,地理教師鼓勵初高中學生唱和長江有關的歌謠,從而使學生了解到長江之美。第二,提出以下問題:1.通過相關地理圖示,邀請初高中學生找到長江的發(fā)源地以及干流流經的省市與海洋。2.邀請初高中學生找到長江的核心支流在哪里。3.找到長江中游、下游以及上游分界。第三,根據圖示,讓學生觀察上游、下游與中游,長江干流落差比較大的是?第四,通過南水北調示意圖,安排學生比照圖示,找到南水北調所經過的水系。采集南水別掉信息,融合自己的意見,說出南水北調工程對調出以及調入區(qū)域環(huán)境的有利以及不利影響,且闡述原因,提出有關方案。第五,通過圖表,繪制出洞庭湖的面積曲線圖,對比圖示曲線圖,觀察洞庭湖面積的變化情況,闡明出現該種變化的主要因素。
結束語:
初高中地理教材活動式課文設計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所面臨的學生存在著地理知識基礎的差異性、興趣的差異性等,因此,在開展活動式課文設計可不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重點在于地理教師。所以,地理教師理當充分了解到活動式課文設計的必要性,且建立完善的教學方法與對策,如此才可以促使初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幫助初高中學生學好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常艷秋,盧萬合.基于內容視角的中學地理教材分析方法探討[J].西藏教育,2017(09):29-30
[2]龐玲.中學地理教材中職業(yè)生涯教育內容設置的思考與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