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藝芳
空曠的原野上,廖凡飾演的“斌哥”教巧巧射擊,是《江湖兒女》中的經典場景。電影中的臺詞,“有槍的人,死得快”的預言很快坐實。巧巧因非法持槍入獄五年。
出來后,她千里尋找此前的戀人,無奈斌斌早已有了新的女友。終于借警察叫來了斌斌,二人在旅館內相背而坐,漫長的沉默。人性的懦弱袒露出來,也因而被《環(huán)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認為是“充滿負能量,用灰暗鏡頭講的好人不得好報的平庸故事”。登時,胡總編的言論上了熱搜,賈導也鄭重地做了回復。
這是繼《山河故人》之后,賈樟柯又一部關于“情義”的電影。在導演賈樟柯的記憶中,山西文化會把“情”“義”分開來講?!扒椤笔腔A,讓我們能夠在一起用愛相處。而“義”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與人變得陌生,情感趨于淡漠后,還會有“義”的精神處理人際關系?!傲x”的精神,可追溯至一個歷史人物——“關公”。也正有了《江湖兒女》中,斌哥喚小弟請出關二爺,巧妙化解兄弟爭端的場景。
作為導演,賈樟柯有著艱難時刻,面對盜版碟的流行,他曾在一次淘碟中,被老板問“賈科長(賈樟柯)”的《站臺》要不要?這個場景被他當做笑料記在導演手記里,因而喜歡他的人稱他“賈科長”。
從1995年第一部學生作品開始,23年來,每隔兩三年一部長片,他都習慣以紀實的方式去展現社會問題。早在拍攝《三峽好人》時,深入長江地區(qū),他就發(fā)現“社會呈現出一種固化,并沒有那么大的流動,大家就是從一種艱難生活流動到另一種艱難生活。我們生活在變革的幻覺里?!?/p>
多年游走世界最負盛名的電影節(jié),在他看來,“中國電影呈現中國社會的現實和歷史時,最缺的不是隱晦,而是坦率。如果隱晦長了,打啞謎慣了,文化會有問題?!?/p>
“如果集體回避我們的社會問題,如果我們的文化沒有能力反映我們生存中的真實困境,未來會怎么樣呢?”他對這樣的文化未來充滿憂慮,并認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滿是無法阻擋的變化。拿起攝影機拍攝這顛覆坍塌的變化,或許是我的天命。我想用電影去面對:無論哪一個時代,所有人都要經歷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艱難時刻?!?/p>
《江湖兒女》中,斌哥和巧巧生活在快速的經濟變革中,拆遷、建工廠,每個人包括斌哥都希望從中獲得紅利。另一張海報上的文字,則解釋了斌斌和巧巧人生劇變的原因——從前江湖是“現金錢包打白條”,現在江湖是“花唄借唄信用卡”。
以前靠“情義”維護的人際關系,此刻坍塌了。他認為,“這也是今天我們應該反省的思維模式,錢是否可以成為所有東西的替代品?”在對社會的洞悉和記錄上,許知遠愿意稱他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新聞記者”。
在賈樟柯之前,楊德昌、王家衛(wèi)、李安的電影都將華語電影推向世界。“楊德昌描繪生命經驗,王家衛(wèi)制造時尚流行,李安生產大眾消費。而這三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向,顯現了華語電影在不同模式的生產中都蘊藏著巨大的創(chuàng)作能力。”
如今,當你看完某位導演的所有電影,未必能了解他的價值觀。面對銀幕前的觀眾越來越低齡化,傾向于感官的娛樂,或者為了獲得一種文化認同的優(yōu)越感去觀看,他感受到了來自觀眾的壓力。他將此歸納為三點:是否要取悅西方人,市場經濟的煎熬,商業(yè)化是否是一個污點?作為導演,他常常用一種深度寫作的方式完成劇本創(chuàng)作,然后耗費巨大的精力籌措片酬、籌備拍片,將自我的生活經驗放到文本中,去觀察這個時代一個縣城普通人的艱難時刻。
在拍攝《山河故人》之前,他給趙濤寫信說,“你要從青春演到五十歲。對我來說,青春像爆炸一樣濃烈,五十歲逐漸像大海一樣寧靜?!壁w濤從《站臺》中瑞娟的扮演者,后來成為賈導多部電影的女主角。因為選角,或者當他將真實的自我、汾陽年少時的生活經驗不斷投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一些人把這當成“自戀”。在他看來,“個人動蕩的成長經驗和整個國家的加速發(fā)展如此廝纏般地交織在一起,讓我常有以一個時代為背景講述個體生命經驗的欲望。”
他從自己最尊敬的導演侯孝賢那里學到,對于導演來說,你看世界的態(tài)度就是你拍電影的方法。賈樟柯在導演手記里嘆息,“大家寧可去消費那些打磨得非常光滑鮮亮的東西……如何評判影像并不在于它的光打得多么漂亮,運動有多么復雜,最主要的是看它有沒有表達出現實生活的質感,是否具有一種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p>
《幸福的拉扎羅》 (2018)
導演: 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類型: 劇情 / 奇幻
制片國家/地區(qū): 意大利 / 瑞士 / 法國 / 德國 片長: 125分鐘
這是一部絕對出色的電影,故事游離在奇幻的縫隙中,有一種神秘想吸引觀眾掉進其中。
拉扎羅是一位內心單純的年輕農民,坦克雷迪則是一位驕橫的年輕貴族。他在Inviolata這座與世隔絕的小城內生活,這個城鎮(zhèn)則由侯爵夫人阿諾西納·德·盧娜所統治。年輕的農民和年輕的貴族相遇并成為好友。某天,坦克雷迪出于玩樂的目的,自導自演了綁架鬧劇,并向拉扎羅求助。拉扎羅非常珍視這段真誠且快樂的友誼,他決定穿越時空,回到小城,以尋找坦克雷迪。
《奇跡男孩》 (2017)
導演: 斯蒂芬·卓博斯基 類型: 劇情 / 家庭 / 兒童
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 / 中國香港 片長: 113分鐘
這是一部關于成長和家庭教育的電影。孩子的成長到底需要什么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電影里給出了一些提示。
奧吉是一個10歲的男孩,除了頭戴一個巨大的太空頭盔外,他和其他的同齡孩子別無二致。頭盔下隱藏了奧吉因為各種手術而傷痕累累的臉龐,它不僅完美隱藏了奧吉脆弱自卑的內心,也成功防止了奧吉的模樣嚇到別的孩子。
奧吉沒有上過學,他的所有文化知識都是母親伊莎貝爾在家教授給他的。然而,伊莎貝爾漸漸感覺到,家庭課堂無法滿足奧吉的成長需要,除了學習知識,奧吉還必須學會的,是如何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交流。在憂慮重重之中,伊莎貝爾將奧吉送入了一間公立學校里,在那里,奧吉面臨的是他人生中必須要戰(zhàn)勝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