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麗偉
(陽煤集團二礦運輸工區(qū)運輸三隊, 山西 陽泉 045008)
根據運輸期間電機車出現(xiàn)掉道事故的分析歸納,可將其掉道影響因素分為礦車自身因素與軌道因素兩大類,主要包括車輛受損、跟車人員及司機操作不合理、材料裝車方式不合理、軌道鋪設質量不佳、路基沉降/塌坡/底鼓、道岔閉合不嚴等。無論何種因素導致的掉道事故,都會給企業(yè)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和影響,輕則降低生產效率,重則引起人員設備傷亡,需要我們充分重視。
1)運行期間機車軸承損壞或者車輛斷軸;車輪竄軸;輪緣磨損超限、輪軸和車架明顯變形、碰頭丟失,存在“三條腿”的問題。此外,輪軸距離圈焊口開也是引起車輛掉道事故的重要因素[1]。
2)材料裝車方式不合理。通常情況下都是超長超高物料或者設備超寬的情況下前后車裝載不平衡所致,譬如支架裝載過程中未收回插護板,或者高低落不到位,導致支架寬高超出限定值。此種情況下,如果跟車工未能及時察覺,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絆水管、巷道幫以及電纜鉤等情況幾率較大,導致車輛掉道。部分情況是材料裝載不夠均勻,導致車輛偏重、重心失穩(wěn)引起掉道事故。
3)運行期間,電機車司機驟然剎車或者提速,導致重車與空車彼此頂撞,引起掉道事故,特別是經過曲線段以及道岔的情況下,引起掉道的事故幾率更高。
4)頂車經過道岔或曲線段軌道時,如果頂力未松懈或者沖力過高,導致電機車緩沖受力方向未能按照曲線改變,就會被頂落,引起掉道事故。
1)道岔安裝質量不佳。主要表現(xiàn)如下:目視觀察軌面高低及前后不平順、轍岔前后規(guī)矩偏差數(shù)值超出設計標準、軌撐不能嚴密貼合基本軌;連接軌和基本軌之間的垂直磨損數(shù)值超出限值;道岔后部鋼軌與尖軌前端以及支曲連接軌之間的水平偏差數(shù)值過高;道岔接頭部位兩軌面高低數(shù)值與內側左右錯差數(shù)值過大;護軌零件未妥善固定;尖軌損傷長度超出預設值,開程不達標以及根部軌縫超標等[2]。
2)軌道路基問題。例如路基沉降、嚴重塌坡或者底鼓等,主要運輸軌道鋪設的道砟未能達到設計標準厚度,底板不完好或者道砟力度不符合標準,容易引起空板、吊板等問題。
3)因機械性因素引起的軟枕受損,譬如鋪設軟枕的耐久度、強度以及韌性可能存在差異,軌道整體彈性與強度不夠均勻;或者軟枕螺栓出現(xiàn)松動,導致壓板不能很好地受力。上述因素都會導致車輛通過時震動墊板和鋼軌,從而引起鋼軌起落以及墊板松動,使木枕機械磨損大大增加。
4)扣件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軌型,接頭處道夾板不合格;未能妥善緊固固定螺栓;軌道接頭間距不符合設計標準、道夾板斷裂等。
1)開車前要認真檢查制動閘、車燈、撒沙裝置、警鈴以及連接裝置,以免出現(xiàn)故障問題引起電機車運行不穩(wěn)[3]。解決電機車沖擊力過大的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解決電機車沖擊力過大的措施
2)嚴格按照裝車規(guī)定裝車。一是礦用電機車裝載長材與大件的長度不高于3 m,超出此限制的應嚴禁裝載。本文所指長材通常是長度大于3 m的U型鋼、皮帶縱梁、鋼軌、錨桿、管路以及工字鋼等設備用材;大件設備則以綜采設備和綜掘機部件為主,此外還包括功率不低于40 kW的電機。二是裝載長材時所選花車應完好無損,尤其是大件設備,應配置完好的花車或者平板車。裝車要做到裝載均勻,切忌“偏裝偏沉”。裝車寬度應控制在車輛外沿以內。三是裝載物件以及設備不可直接放置在車輛上,而是鋪墊膠皮作為緩沖,以免裝載物打滑引起損傷和車輛失衡等問題。四是超長材裝載的情況下要結合長材長度來選取墊后方木尺寸,一般情況下方木厚度應保證在上下平臺變坡區(qū)域順利通過,同時便于車輛摘掛鉤頭。
3)對材料設備進行固定。其一,鋼軌固定。鋼軌從副井上運送至副井底時,先用花架車裝載,注意整齊放置,裝載數(shù)量應控制在20根/車以內。將鋼絲繩自下端孔內穿入,纏繞在花架車上,并采用配套繩卡加以固定,繩卡用量不低于2個,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措施對鋼軌后部進行固定[4]。其二,木料固定(長度超過2.5 m)。一般利用花車裝運,裝車數(shù)量應控制在20根/車以內,裝載完畢后用鋼絲捆扎牢固,用端頭封堵裝置妥善固定下放端。其三,抽放管固定。抽放管固定措施參照木料固定,但花架車上應加設方木,裝車數(shù)量應控制在4根/車以內,鐵絲捆扎與下放端的固定處理同木料固定方法。其四,鋼管固定。從副井運至副井底,整齊裝入花架車,鋼管長度≤4 m的情況下裝車數(shù)量控制在30根/車以內,鋼管長度超過4 m的情況下裝車數(shù)量控制在20根/車以內。此外還應根據鋼管直徑差異進行車輛裝載操作,一般情況下裝車高度應保持在車輛上沿200 mm以內,綁扎緊固與下放端處理同木料固定方法。其五,錨索固定。將錨索整齊盤放在盤車上,裝車數(shù)量控制在30根/車以內,錨索繩采用鐵絲捆綁固定在花車兩幫。其六,單體柱固定。單體柱裝車數(shù)量應不超過20根/車,綁扎方法參照木料固定方法。其七,整卷鋼絲與膠帶的固定。整卷鋼絲繩可采用平放的方法固定,鋼絲繩經過轆子中心、盤車底盤孔穿入,經由花蘭螺栓,固定繩卡數(shù)量至少為3個,擰緊繩卡后采用二次緊固的方法加固花蘭螺栓。膠帶固定方法同鋼絲繩,但二次緊固后要沿著膠帶兩邊楔入木楔,避免膠帶滾動。
4)嚴格按照標準對軌道定期檢修。軌距精確至600 mm,運輸主干線軌道直段部分偏差數(shù)值應控制為+5 mm、-2 mm,而且曲線段內應加裝軌距拉桿。軌道接頭均應保證質量,超出5 mm均為不合格。應及時清理道床上的雜物、積水和浮煤;道砟不低于軌面的1/3,且不可超出軌面。
5)定期組織維修工人檢修運轉礦車以及材料車,規(guī)范檢修記錄并認真填寫檢修內容。安排專人負責檢修工作的驗收和評估,檢修質量不合格的機械設備嚴禁入井[5]。
6)電車司機要與跟車人員配合。遇到道岔時,大型設備車輛操作人員應認真檢查,觀察道岔是否合嚴,確認道尖密貼后再行通過。
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譬如“四超”裝車安全規(guī)范、加強軟枕以及軌道保養(yǎng)工作等,可有效降低電機車掉道頻率,保證井下物資供給,提升安全作業(y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