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 君, 楊延杰, 李 麗, 朱 蕾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呼吸科,上海 2000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肺功能上可表現(xiàn)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吸入藥物通常作為首選治療[1]。吸入藥物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少和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但由于不同廠商所生產(chǎn)的吸入裝置不盡相同,使患者即使在仔細閱讀說明書后仍不能正確使用,導致治療依從性欠佳。醫(yī)師不指導患者,讓患者閱讀說明書后用藥,近90%的患者不能正確使用吸入裝置[2]。通過向患者講解并演示吸入裝置的使用,可幫助患者正確吸入藥物并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但是,在指導患者使用吸入裝置后,仍有部分患者遺忘或弄錯使用方法,需要再次或多次對其指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院從2016年起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首創(chuàng)通過二維碼(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掃描的方法向患者提供吸入藥物使用信息來指導用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擬通過比較不同的教育方法,探討應用QR code掃描正確吸入藥物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呼吸科門診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或)支氣管哮喘(肺功能均符合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予以吸入藥物治療的患者共180例。上述病例均符合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3-5]和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6]的診斷標準。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患者分組及處理 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現(xiàn)場講解組、QR code掃描組、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組,患者入組情況見圖1。在干預后第1個月和第2個月進行隨訪,評估患者對吸入藥物的掌握程度并進行評分。評價指標包括:裝藥方法;用藥前呼氣;規(guī)范吸入;吸藥后屏氣;遵醫(yī)囑用量;用藥后漱口;用后裝置處理[7-8]。若患者能規(guī)范完成上述任何1項可獲1分,共7分。
圖1 患者入組及隨訪情況
現(xiàn)場講解:首先在現(xiàn)場示范指導,讓患者模仿,再讓患者進行藥物吸入操作,若操作過程中有錯誤,則予以糾正,讓患者再次操作,直至方法正確為止。QR code掃描:讓患者和家屬打開手機掃描軟件,對準相應裝置的QR code進行掃描,即能在手機上獲得該吸入藥物及裝置的使用方法(圖2)。若患者因年齡較大,讓家屬掃描QR code并學習使用方法,在患者使用過程中對其進行督促?,F(xiàn)場講解聯(lián)合QR code掃描:首先在現(xiàn)場示范指導患者吸入藥物及裝置的使用,糾正錯誤操作,然后告知患者和家屬QR code掃描的使用信息,讓其在使用中反復學習。
1.3 隨訪觀察 干預后隨訪6個月。第1個月和第2個月,評估患者在3種不同干預下對吸入藥物的掌握情況;在第6個月隨訪患者的滿意度和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情況。
圖2 不同裝置吸入藥物的QR code
2.1 患者基線資料對比 共16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56例接受現(xiàn)場講解;56例給予QR code掃描;54例接受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男性89例,女性77例。各組間患者性別、年齡、身高、教育程度、肺功能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患者一般情況對比
2.2 不同干預下患者對吸入藥物的掌握情況 結果(圖3)表明:干預后第1個月,采用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方式,患者吸入藥物掌握程度優(yōu)于單獨現(xiàn)場講解或QR code掃描,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第2個月,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方式的效果更為明顯,與其他2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第1個月和第2個月,采用現(xiàn)場講解和QR code掃描學習吸入藥物方法,患者的掌握程度類似。
圖3 不同干預下患者對吸入藥物的掌握情況對比
*P<0.05與現(xiàn)場講解相比;△P<0.05與QR code掃描相比
2.3 患者滿意度和疾病急性發(fā)作情況對比 結果(表2)表明:經(jīng)過6個月的隨訪,3組由于提高了吸入藥物的正確性,患者依從性良好,患者滿意度均達95%以上。3組間疾病的急性發(fā)作和住院情況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各組患者接受不同干預后的依從性和疾病急性發(fā)作情況對比
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是吸入藥物[1]。使用吸入劑與其他給藥途徑相比,無肝臟首過效應、肺泡吸收面積大、上皮屏障通透性高、藥物吸收迅速、起效快。藥物制成干粉,解決了難溶性問題,且能保持藥物的穩(wěn)定性。局部治療藥物劑量少,不良反應低。然而,吸入藥物使用方法的掌握與否是影響藥物推廣和療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市場上的吸入藥物種類繁多,而且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主要包括干粉制劑和氣霧吸入劑。吸入氣霧劑時需要患者呼吸配合,使吸氣時同步噴藥,才能保證療效[9]。干粉制劑吸入器裝置主要有膠囊型和儲庫型?;颊呤紫刃栌秒p唇將咬嘴含緊,藥物才可隨呼吸吸入,而且患者對吸入裝置的使用準確性及干粉傳遞裝置可影響其霧化粒子在肺部的沉積。此外,老年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退,如記憶力下降、動作遲緩等[10],老年患者對吸入藥物使用知識掌握不足,可導致吸入藥物使用療效受影響,疾病控制不佳。因此,如何通過積極有效的方法使患者正確使用吸入藥物對疾病的療效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網(wǎng)絡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QR code掃描是指通過智能手機客戶端應用軟件獲取二維碼圖片中的內容和信息。我院從2016年起,首創(chuàng)通過二維碼QR code掃描的方法向患者提供吸入藥物使用信息來指導用藥。本研究顯示,QR code掃描可應用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藥物的指導,而且,采用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方式,患者的吸入藥物掌握程度較單獨現(xiàn)場講解或QR code掃描更好(P<0.05),這有助于患者正確吸入藥物和疾病控制,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采用現(xiàn)場講解+QR code掃描聯(lián)合方式,通常會先在現(xiàn)場示范指導患者吸入藥物及裝置的使用,糾正錯誤操作。然后告知患者和家屬QR code掃描的使用信息,讓其反復學習,正確使用。但仍有以下細節(jié)需注意:(1)吸入藥物前,呼氣過程中,不要向吸入裝置內吹氣;(2)雙手持藥,使吸入裝置吸口向上;(3)吸入藥物后,不要立即呼氣;(4)吸入藥物后需要屏住呼吸數(shù)秒,然后再正常呼吸并漱口;(5)按醫(yī)囑正規(guī)使用藥物劑量,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6)老年患者需要家屬和患者共同學習,并需要家屬對患者的藥物使用進行督促。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采用現(xiàn)場講解和QR code掃描的方式,患者學習吸入藥物方法的掌握程度類似,QR code掃描可運用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藥物的指導。本方法的缺陷在于:部分老年患者不會使用掃描軟件進行QR code掃描;通過QR code掃描獲取使用方法信息,需要無線網(wǎng)絡支持。可請老年患者家屬協(xié)助QR code掃描;若掃描后沒有網(wǎng)絡支持,可先將對應吸入藥物的QR code拍照,然后在有免費網(wǎng)絡支持的情況下,掃描并學習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