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趙博宇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主題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黨內活動表面,最終目的是要解決思想建黨的問題,要使理想、信念、宗旨入腦入心入行,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強化身份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奮斗意識。
【關鍵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 四個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忘初心”的重要性。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卜,習近平十次提到“不忘初心”,告誡全黨:“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黨的十九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辈⑶姨岢觯阂钥h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好主題教育,關鍵就是要使理想、信念、宗旨入腦入心入行,使廣大黨員干部強化四個意識。
一是強化身份意識。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就明確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把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我們黨就是姓“馬”、姓“共”,這在我們黨的“出生證”上寫得清清楚楚。也正是因為我們黨一以貫之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才延續(xù)了黨的紅色基因,才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行進,沒有走上彎路和邪路。當前,一些黨員由于理論功底不扎實、受各種思想思潮的影響以及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和平演變”等原因,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缺乏自信,拼搏進取的動力不足,這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干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在主題教育活動期間,要強化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強的政治定力,有效抵御各種腐朽思想文化和錯誤思潮的侵蝕和影響,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強化服務意識。我們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這一宗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中共七大上就寫進了黨章,并將永遠寫進黨章。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背離了這一宗旨,黨就會變質,就不能稱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因而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明確: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我們黨的根本發(fā)展思想。強化服務意識就是要忠實踐行黨的根本宗旨。首先要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靜態(tài)的、一以貫之的理念;其次要踐行為民服務的理念,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這是動態(tài)的、與時俱進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群眾的訴求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發(fā)展到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因此,為民服務的過程就是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服務本領,精準地掌握法律、政策和業(yè)務知識,為群眾提供精準的服務,同時要研究群眾工作規(guī)律,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努力提供高效、便捷、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不斷改善民生、保障民權,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是強化責任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索契冬奧會時提出:“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在十九大上他又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次講話,清晰地指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職責和使命。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黨的執(zhí)政理念,必須牢記自己作為人民公仆的第一身份和為民服務的第一職責,把滿足群眾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淡化“官”念,把做官當成做事,把行權當成履責,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心關心群眾疾苦;必須強化擔當意識,切實擔負好改革發(fā)展責任,不能浮在面上做些簡單工作,而要把各項工作深化開來、深入下去,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作為,增強工作主動性,銳意進取,勇于突破,大刀闊斧推進工作;必須養(yǎng)成嚴實的工作作風,烙守“三嚴三實”要求,發(fā)揚持之以恒的“釘釘子精神”,推動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以求實的作風追求高標準,以踏實的工作取得好效果。
四是強化奮斗意識。強化奮斗意識,不僅僅指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即以什么樣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tài)來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應保持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繼續(xù)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弊罱鼉赡甑男履曩R詞中,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強化奮斗意識,就是想干事、能千事、干成事,最為重要的是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了解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重要意義,消除對艱苦奮斗的片面性認識,明確艱苦奮斗不僅僅是一種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作風,更重要的是一種面對困難和挫折的精神狀態(tài),要百折不撓、堅韌不拔,跌倒了要站起來、立得住,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改革開放大局的得失論得失,自覺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努力奮斗,要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始終保持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加強思想建設的重要方法。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四個意識,將有利于把主題教育活動搞得更加嚴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