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洛琳
摘 要:萬萬的《萬箭穿心》描述了一個家庭的悲劇,主人公李寶莉自搬家后遭遇到的一連串噩運:丈夫出軌并自殺、兒子與自己反目成仇并趕自己出家門,這不幸的一切似乎都是由于新房子的風水不好,仿佛都是早已注定的。筆者認為李寶莉的悲劇是由自己性格的缺陷,并且缺乏自我審視、反省的意識而造成的。
關(guān)鍵詞:《萬箭穿心》;錯位;缺位;越位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01
“李寶莉的父親說,這叫萬箭穿心。李寶莉不明白,說怎么個說法?李寶莉的父親說,你看,你這里是個死角,條條馬路都跑到你門口的轉(zhuǎn)盤打轉(zhuǎn)。哪條路都像箭一樣,直朝你住的樓房射。這就叫萬箭穿心,風水上這是頂不好的。”
女主人公李寶莉的父親的話仿佛成了一種預言:自從李寶莉搬進新房后,她和丈夫馬學武的婚姻日漸不順,面臨著離婚的危機,后來馬學武還有了外遇,當李寶莉跟蹤丈夫和情人外遇的時候她選擇了報警,導致馬學武跳水自殺身亡;兒子小寶日漸長大,李寶莉為了供小寶上學,早起晚歸地去做苦力工作甚至去賣血,于是小寶的教育撫養(yǎng)工作由她的公公婆婆一手包攬;可當小寶出人頭地買了豪宅之后,他卻將李寶莉趕出家門。
這篇小說的開頭已經(jīng)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讀者旁觀著李寶莉一步步地與她的厄運抗爭,最終落得個一無所有、孤苦伶仃??墒沁@個悲劇是如何導致的呢?表面上似乎是由李寶莉個人命運或者是“萬箭穿心”的風水格局所造成的。但是筆者認為這一切的悲劇與人物之間的錯位、缺位、越位有關(guān)系,而不僅是房子的位置。當位置發(fā)生改變時,缺乏反省意識的李寶莉沒有試圖將位置改變或扭轉(zhuǎn)正來,任由自己卷入錯位、缺位、越位所導致的悲劇漩渦中而不自知。
關(guān)于李寶莉和馬學武的愛情悲劇,有人認為是文化碰撞導致的,一個是小學畢業(yè)就賣菜的小市民,一個是眼界開闊的大專生,的確會令兩個人在溝通上產(chǎn)生一定的矛盾和嫌隙,再加上李寶莉性格的潑辣,兩個人的爭吵多了,自然容易漸行漸遠。不過值得思考的是,馬學武在搬進新房前可是一個“百依百順”的丈夫,“結(jié)婚以后馬學武在李寶莉面前低三下四,家里諸事都由李寶莉占上風。有一回萬小景笑馬學武,說你們屋里寶莉一手遮天,你要有道理去哪里講呀?馬學武說,我們屋里不需要道理。寶莉就是道理。有理聽她的,無理也聽她的。”說明即使他知道李寶莉的性格缺陷,卻還是會用愛包容她的,那為什么在搬家后卻又忍不了了呢?確切地來說,他的態(tài)度發(fā)生轉(zhuǎn)變的時間點是在他升職當了廠主任后。在他當上廠主任之前,“臉上常常掛著彩去上班。這就是李寶莉的絕活。拼力氣打架她不如馬學武,但她會掐人,而且只掐臉上。掐得馬學武沒面子——人人都知道臉上的指甲印是老婆的。為了少受傷,馬學武就會學乖,能讓就趕緊讓,多一句狠話都是不敢說的。”當了廠主任之后,“馬學武早已不在灰蓬蓬的車間干活”“開口閉口要去接待局里的領(lǐng)導?!痹趶S里位置的上升讓馬學武渴望在家中也能處于領(lǐng)導地位,于是他開始會和李寶莉頂嘴。但是對于李寶莉來說,她缺乏自省意識,她雖然知道不能再讓丈夫臉上掛彩,卻沒有理解丈夫?qū)抑形恢玫囊?,他的頂嘴讓“居家過日子一直打勝仗的李寶莉如何承受得住”,于是李寶莉還是我行我素,繼續(xù)她的潑辣作風。就這樣,原本處于下位的馬學武急切地奪取家中的上位,而李寶莉卻沒有將家中的上位讓出來,在一個家庭中,哪有同時處于上位的夫妻呢?所以就產(chǎn)生了錯位,出軌是平衡被打破得一種體現(xiàn),是在所難免的,馬學武出軌也沒有找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而只是一個柔順的“下位者”而已,可見文化碰撞雖然是導致他們的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卻不是主要原因。
兒子小寶仇視李寶莉并最終將她趕出家門的悲劇可以歸因于缺位和越位。首先父親的死亡本來就直接地導致小寶的成長道路的父愛缺失,這種父愛缺失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不良傾向,主要表現(xiàn)在:沉默寡言、過分內(nèi)向、感情冷漠、急躁沖動、自私自利等,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小寶的性格為何會變得如此冷漠無情了。其次,父親的死亡本來就給內(nèi)心敏感的小寶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這時候,小寶還聽信了母親害死父親的說法,仇恨的種子被埋下。不幸的是李寶莉為了撐起家庭重擔,現(xiàn)實要求她早出晚歸地去干活,難以和小寶長時間地共處,更別提解開他對于父親的死的心結(jié)了,這是另一種缺位,致使仇恨的種子日漸發(fā)芽成長。最后,李寶莉的缺位引來公公婆婆的越位,他們在小寶面前扮演了雙親的角色,成為了小寶至親的人,馬學武的父母都是退休中學教師,知識分子的清高使他們看不起沒文化的李寶莉,當馬學武自殺后,痛苦的兩老自然將兒子的死怪到兒媳的頭上:“成天吵來吵去,是頭豬也得去跳江,莫說是個人了”,并教唆小寶疏遠母親,在小寶心中爺爺奶奶已經(jīng)越位到第一順位了,便深受他們的影響,最終跟母親反目。
李寶莉這個女人雖然沒文化、潑辣,但卻“刀子嘴菩薩心,說話有點二百五,在街坊很是有名。知道她為人的,個個夸她”。她是一個閃著人性光芒的小人物,她孝順、做事麻利、熱愛勞動,一個弱女子撐起一個家,其實她不該落得如此下場??粗顚毨蛞徊讲降厣钕荼瘎‘斨校也唤麌@息:最終的結(jié)局是有跡可循的,甚至她的好友萬小景也不斷地提醒她,她其實一直都是有機會扭轉(zhuǎn)改變一切的,只可惜她“當局者迷”,缺乏審視自我的意識,最終卷入漩渦中無法自拔,失去了所有。所以筆者認為這篇小說給予讀者最大的啟示是人要時刻審視自己的位置、和他人的位置關(guān)系,一旦位置發(fā)生改變則需作出調(diào)整以免遭受錯位、缺位、越位等造成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