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霞
【摘要】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常常為此苦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有的苦于沒有東西寫,有的不知道怎樣串成文章,有的擔心寫不具體。我認為,要解決這些長期困擾學生的問題,必須從積累材料和訓練表達兩方面入手。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币獙懞米魑模Z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是基礎。
【關鍵詞】作文 小學 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164-02
一、培養(yǎng)小學生搜集、積累素材的能力
小學生作文要“具有真實的內容”,而且要求內容要具體,這就要搜集、積累大量的素材。這些寫作的素材是從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來的,要培養(yǎng)學生搜集、積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養(yǎng)這種能力方法多種:1、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對發(fā)生在身邊的事物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寫下觀察記錄。如,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語言、生活習慣等,觀察要入微,寫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2、擴大閱讀范圍,向學生介紹有益的書刊,要求摘錄好詞、好句,為自己習作時靈活運用。對能靈活運用這些好詞、好句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愛讀書,養(yǎng)成的良好的練筆習慣 3、有計劃地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課外活動,寓作文教學于實踐活動之中。如,教師在布置學生寫《記一次有趣的活動》之前,讓學生開展“擊鼓傳花”活動,作文時,有位學生寫道:“……鼓聲又一次響起來了,我暗暗慶幸,今天的運氣真好,紅花始終沒有落在我的眼前。正想著,紅花又一次傳到我面前,還沒來得及往下傳,可該死的鼓聲卻停下來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心想,唉!要是剛才快點往下傳就好了……‘表演節(jié)目,快,快!幾個調皮鬼正在起哄著。同時班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只好壯大膽子來到同學中間表演節(jié)目……”這位學生把擊鼓傳花“活動”的細節(jié)及內心感受表達出來,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時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二、訓練表達主
1.訓練思維,提高智能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根據客觀事物制成文章,它還需要各種智力,如在認識客觀事物時,作者需要具備觀察能力、發(fā)現能力、獲取能力,在構思過程中,需要具備綜合、分析能力、篩選加工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表達上,需要具備結構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和修改能力。
寫作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技巧也是能力的體現。整個寫作,要靠諸種智能和技巧的綜合運用。在運用各種智能和技能的過程中,思維貫穿始終,寫作正是以思維為核心組織各種能力和技巧的一種綜合性智力活動。沒有積極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諸種智能和技巧難以發(fā)揮,寫作對象也很難如意地轉化成理想的文章形式。因此,培養(yǎng)和發(fā)展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是發(fā)展智能、開拓思路、寫好文章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作者培養(yǎng)全面作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
2.多寫多練,勇于實踐,不斷摸索
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徑是要靠自己的實踐。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談寫作經驗時,沒有一個不強調“做”字的。沈虹野云:“文章硬澀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边@話講得極為中肯。練習寫作,首先要有信心。初學寫作,可能寫不好,如同小孩子學走路,開始時總是要摔跤的,但走著走著,就學會了。寫作也是一樣,開始寫不好是正常的,關鍵是不要因此失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會上路。一些寫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們的文化程度原來并不高,開始時也寫不好。但他們不怕失敗、不怕別人譏笑,能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摸索,最終取得成功。練習寫作,要防止自卑或自負心理。有些人開始時勁頭很大,但寫一段之后就停下來,不是因為失敗而自卑,就是由于自滿而止步。這些都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巨大障礙。
其次要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初學寫作,往往還有一種急躁情緒,一下子就想寫長篇大作,而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殊不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打基礎和練基本功?;A不牢,功底不厚,事情就很難辦好,只有腳踏實地,由小到大,由簡至繁,由粗到精,才能逐步掌握寫作要領,真正有所成就。
3.堅持寫日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1)學生之所以對作文缺乏興趣,除了作文本身有一定難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作文從內容或者形式上來說,給學生太多的限制。學生的每次作文不是“我要寫”而是“要我寫”。日記則不同,其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隨意性強,學生完全憑著自己的主觀意志選擇寫作內容,沒有任何限制,這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堅持寫日記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司機開車我們看了很多,然而不實踐我們永遠不會開車?,F在各類“作文選”令人目不暇接,學生也的確看過不少文章,但作文水平仍沒有大的提高。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練得少。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平時經常性的訓練。寫日記則是這種訓練最好的表現形式。
(3)堅持寫日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寫日記不是記毫無意義的流水賬,而是將每天生活、學習中的所見所聞、心得體會、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等用簡短文字記錄下來。這個記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每天的記錄過程中提高觀察和思考能力,為今后的寫作積累大量材料。
三、培養(yǎng)學生審題,確定中心的能力
審題與確定中心是作文的第一步,要學生能從題目中準確地找出限定的習作范圍和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分析課題時就要訓練學生審題的能力。例如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題目:1、這篇文章寫的是誰?2、“的”字在題目中有什么作用?3、從題目看這篇文章是用第幾人稱寫的?又如,習作《家鄉(xiāng)的變化》,引導學生分析題意:1、“家鄉(xiāng)”是誰的家鄉(xiāng)?2、中心詞是那一個?3、“的”字是對哪個詞的修飾和限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就能明確“家鄉(xiāng)”“限定了寫作的范圍,是作者的家鄉(xiāng),”“變化”是題眼,是題目的關鍵,是寫作的重點和中心,“的”是對“變化”這個中心詞的修飾和限制,寫作時要有總體變化的概述,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二個具體事例的記敘,還可以通過簡略的對比方法,提示“變化”的原因,使讀者明確寫作意圖,培養(yǎng)審題的能力,還可以采用訓練學生給課文的段落加小標題的辦法,用幾個題型相似的題目比較分析的辦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審題,確定中心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歸納起來就是要多讀、多觀察、多練筆。
參考文獻:
[1]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素養(yǎng)研究[D].陸佳.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