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去飛 李麗霞
(廣東省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130)
輕度認知障礙是介于正常與輕度癡呆之間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目前醫(yī)學上尚沒有針對癡呆的有效治療,但有研究表明輕度認知障礙具有可逆性,早期有效干預可避免患者發(fā)展為癡呆[1-2]。八卦頭針是治療神志病的有效穴,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筆者采用八卦頭針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并與口服尼莫地平片相比較[3],觀察八卦頭針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編寫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4];輕度認知障礙診斷參照2006年歐洲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MCI工作小組確立的輕度認知障礙診斷標準[5]。納入標準:符合上述缺血性腦卒中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年齡50~75歲;經頭顱CT或MRI證實為缺血性腦卒中,病程大于3個月,且為首次發(fā)??;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總分<26分,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表(MMSE)量表評分24~26分;卒中前無認知功能障礙;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分,排除抑郁癥;初中及以上文化;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療,且依從性好者。排除標準:意識障礙不能配合認知功能評估者;存在嚴重視聽障礙及語言表達障礙等影響認知功能評估者;合并有影響認知功能的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嚴重的帕金森病、腦部腫瘤或腦部手術史等;患者及家屬未能提供詳細可靠病史者;本次發(fā)病前已經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可疑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有抑郁癥、譫妄等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有長期大量飲酒、濫用藥物者;依從性差不能完成研究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門診及住院部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8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 66~75 歲,平均(71.00±2.74)歲;病程 3~12 個月 24例,13~24 個月 16 例,平均病程(12.40±4.40)個月;文化程度中學31例,大專6例,大學3例。對照組男性20 例,女性 20 例;年齡 65~75 歲,平均(71.47±2.83)歲;病程3~12個月25例,13~24個月15例,平均(11.90±4.29)個月;文化程度中學 29 例,大專 9 例,大學2例。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規(guī)應用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營養(yǎng)腦神經、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wěn)定斑塊治療,并對偏癱肢體進行常規(guī)康復理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伴隨疾病者常規(guī)進行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及對癥支持治療等。觀察組采用百會八卦頭針治療,每日1次,每周5次,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百會穴按照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中的穴位定位取穴,八卦頭針取穴以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在其前、后、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向取穴,百會穴旁開1寸為小八卦,旁開2寸為中八卦,旁開3寸為大八卦,共3組八卦穴。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先找出百會穴,用蘇州醫(y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環(huán)球牌一次性使用30號40 mm無菌針灸針,百會穴向前平刺0.8~1.2寸,并行快速捻轉手法,使局部出現(xiàn)酸脹或壓迫感為度;八卦穴均向百會穴透刺0.8~1.2寸,3組八卦穴交替運用;針刺得氣后,接國產G6805-2A型電針儀,采用脈沖電,密波,頻率100 Hz,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通電30 min,出針后用消毒棉球按壓防止出血。對照組給予尼莫地平片劑(商品名尼膜同,拜爾公司生產,30 mg/片)口服治療,每日3次,每次30 mg,連續(xù)服用8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MoCA評分、MMSE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變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自身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MoCA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升高(均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Mo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MMSE量表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MMSE量表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升高(均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MMSE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1。 下同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量表評分比較(分,±s)
?
2.3 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評分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后Barthel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升高 (均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分,±s)
?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 見表4。兩組治療后血漿Hcy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 (均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漿Hcy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比較(μmol/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Hcy水平比較(μmol/L,±s)
?
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發(fā)生率達41.5%[6],認知障礙與卒中后大腦皮層缺血致皮層功能低下有關。同時研究表明血管性癡呆患者Hcy水平明顯升高,說明高Hcy是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之一,高Hcy可能通過對腦血管的損傷導致認知功能障礙[7]。認知障礙不僅影響患者肢體功能康復,還會導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針灸在治療認知障礙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實驗研究表明[8-13],針灸可明顯改善人和動物的記憶力。
八卦頭針是將《周易》九宮八卦學說與頭部腧穴相結合,將針灸理論與現(xiàn)代解剖相結合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頭針療法。百會八卦頭針是以百會穴為中宮,左、右、前、后,再在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別旁開1寸、2寸、3寸,向百會穴中點成八卦型刺法,分別稱為百會小八卦、百會中八卦、百會大八卦?!邦^為精明之府”,認知障礙的病變部位在腦,百會穴位于巔頂,為督脈穴,督脈與腦關系密切,《難經·二十八難》曰“督脈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背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理論,其對于與腦有關的神志病有著獨特療效?,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針刺百會穴可提高人及動物的記憶力[14-16]。同時“頭為諸陽之會”,認知障礙常表現(xiàn)為人體機能低下,中醫(yī)辨證為陰證,刺激頭部腧穴可以鼓舞陽氣、調理神志、醒腦開竅。八卦是宇宙的原始模式,既有陰陽的對立制約,又有陰陽的相互轉化,采用八卦型針刺頭部腧穴,可以調理陰陽、疏通頭部經脈,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疾病乃安。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看,采用八卦頭針治療,可加速頭部血液循環(huán)和腦代謝活動,從而有助于改善皮層供血,激發(fā)大腦皮層功能。
本研究結果示,采用八卦頭針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能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Hcy水平,防止其向血管性癡呆進一步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