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肖獻法 圖/文
據(jù)新華社訊,2018年5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1)推進政務服務一網(wǎng)通辦和企業(yè)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2)決定在全國推開外資企業(yè)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3)確定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的措施。其中,為進一步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會議確定:
(1)從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物流企業(yè)承租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征收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同時,從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2)2018年底前,實現(xiàn)貨車年審、年檢和尾氣排放檢驗“三檢合一”。簡并貨運車輛認證許可,對未改變關鍵結構參數(shù)的車型實行備案管理。取消4.5 t及以下普通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和車輛營運證。對貨運車輛推行跨省異地檢驗。制定貨車加裝尾板國家標準,完善管理。
(3)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簡化物流企業(yè)分支機構設立手續(xù)。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采取上述措施,加上增值稅率調整后相應下調鐵路運價,預計全年降低物流成本120多億元”。
會議還要求積極發(fā)展公路、鐵路、水運多式聯(lián)運,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商用汽車記者分析認為,為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國務院一次性出臺上述3方面措施,勢必加快我國物流運輸行業(yè)和運輸裝備結構的調整,明顯降低道路物流運輸企業(yè)經營成本,明顯提高道路運輸效率;這3方面措施中,絕大部分都堪稱重大改革舉措,屬于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具體體現(xiàn),有利于促進經濟發(fā)展。這3方面措施,可拆解為10項具體措施:
(1)“5月1日起1年零7個月減半征收物流倉儲用地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分析認為,這一政策的有效期十分短暫,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相當于激勵物流倉儲建設的臨時措施。
(2)“7月1日起3年內對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分析認為,這一項會在時效內明顯推動各類掛車市場發(fā)展,促進甩掛運輸發(fā)展,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3部門5月31日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明確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對購置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并對掛車產品通過標注減征車輛購置稅標識進行管理。
(3)“2018年底前貨車年審、年檢和尾氣檢驗‘三檢合一’”。
分析認為,長期以來,3項檢驗制度存在著重復檢驗、多頭管理、有關檢驗制度不銜接、加重企業(yè)及車主負擔等問題。實施“三檢合一”,則可以避免貨車重復檢查和對車主重復收費,從而節(jié)約貨車的檢測時間、檢測成本,提高車輛的運營時間。
其實,為降低企業(yè)物流成本,2017年5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即確定“將貨運車輛年檢和年審依法合并(即“兩檢合一”,筆者),減輕檢驗檢測費用負擔。”只是未明確具體實施時間。對此,2017年12月19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質檢總局發(fā)布通知決定:貨車安全技術檢驗和綜合性能檢測項目逐步實行“一次上線、一次檢驗、一次收費”,不得重復檢驗檢測、不得重復收費;統(tǒng)一檢驗檢測標準;并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貨車的綜檢、安檢實行統(tǒng)一的檢驗檢測周期?!?/p>
2018年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三檢合一”,不僅將尾氣(排放)檢測納入進來,而且明確了最晚實施時間?!叭龣z合一”政策公布后,交通運輸部回應稱將加快推進貨車“三檢合一”,確保2018年底實現(xiàn);另悉,江西等一些省份也已行動起來,出臺當?shù)刎涇嚈z驗檢測改革工作相關規(guī)定。
(4)“取消≤4.5 t普通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和車輛營運證”。
分析認為,申請“普通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和車輛營運證”,勢必給車主帶來一定費用和花費一定時間;而這一政策,在減輕車主經濟負擔、增加其運營時間的同時,也難免會促使少數(shù)車主要求希望生產企業(yè)對原設計參數(shù)稍大一點的車輛,其《公告》參數(shù)向“≤4.5 t”靠攏(大噸小標),從而改變這部分些車輛的本來面目(噸位),進而改變貨車(卡車)市場的構成也未曾可知。(貨車按照總質量可分為微型貨車(<1.8 t)、輕型貨車(1.8~6 t)、中型貨車(6~14 t)、重型貨車 (>14 t),筆者。)
(5)“簡并貨運車輛認證許可,對未改變關鍵結構參數(shù)的車型實行備案管理”。
分析認為,這一精神,在日前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準入許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已有體現(xiàn):將非涉及技術性的許可內容的變更改為備案管理;貨車類整車生產企業(yè)對采用本企業(yè)底盤產品進行后續(xù)制造的平板、倉柵、廂式、自卸等普通運輸類專用車產品實施統(tǒng)一管理,產品準入許可由整車生產企業(yè)申報,產品質量由整車生產企業(yè)負完全責任;等等,其目的在于簡化不必要的申報/申批程序,減輕生產企業(yè)負擔,提高產品上市速度。
(6)“對貨運車輛推行跨省異地檢驗”。
分析認為,對機動車推行“異地檢驗”的目的在于打破區(qū)域限制,有效利用檢測資源,方便車主就近選擇檢測機構進行檢驗。而且這一提法已有多年。據(jù)悉,2014年公安部曾推出相關舉措推廣機動車在省內異地檢驗,并試行機動車跨省(區(qū)、市)異地檢驗;2016年底公安部也曾表態(tài)“2017年將適時推出機動車跨省異地檢驗等改革措施?!钡珪r至今日,與其他每項改革措施都存在推廣難度一樣,全國“異地年檢”推行得并不順利。所以,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貨運車輛推行跨省異地檢驗”,不僅是為了方便貨車車主,而且對于常年在外奔波的貨車車主更有實際意義,同時也將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7)“制定貨車加裝尾板國家標準,完善管理”。
分析認為,這項主要針對的應該是交通運輸部行業(yè)標準JT/T 962-2015《車用起重尾板加裝與使用技術要求》一直沒有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實現(xiàn)落地(需要修改“行車證”等)一事。下一步有2種可能,將該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抑或出臺新的標準。此舉意義影響深遠。
(8)“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分析認為,這項政策勢必將打破區(qū)域框框,取消高速公路跨省接合處兩省比鄰設置的收費站,從而有利于提高通行效率。至于如何及何時“取消”,或有待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
(9)“簡化物流企業(yè)分支機構設立手續(xù)”。
分析認為,這一項政策的目的在于通過簡政放權和簡化手續(xù),提供高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和減輕企業(yè)負擔。至于如何“簡化”,也或有待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
(10)“積極發(fā)展公路、鐵路、水運多式聯(lián)運,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分析認為,“多式聯(lián)運”已經提出并實施多年,只是還有巨大潛力可挖。此次提出,屬于重申這一高效的運輸模式。要實現(xiàn)“多式聯(lián)運”,應大力發(fā)展港口運輸、集裝箱運輸和集裝箱裝載機械,集裝箱隨車起重機也應在鼓勵發(fā)展之列。
從時效來看,上述10項措施中,有2項((1)(2))是階段性的,其他則是長期性的;(2)(4)(7)(10)等措施可能帶來運輸車輛結構的適當調整;(3)(5)(6)(8)(9)等措施,則會直接帶來:行政程序簡化/便捷、辦事效率提高、運輸效率提高、物流成本降低。
總體來看,上述新政,是廣大運輸人的福音,雖然有的來得有點晚,但終究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