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瑜 陳曉冬
【摘 要】目的:探討ICU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肺部感染的影響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ICU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對象有完整的資料,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研究,以1:1比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模式處理,而觀察組則采取ICU腦出血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處理。記錄兩組患者肺部感染例數、肺部感染時間、死亡例數、住院時間及其他不良反應情況,實施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率、死亡率、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肺部感染時間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肺部感染與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而且可以縮短肺部感染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鑒。
【關鍵詞】ICU;腦出血;預防性護理干預;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R4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6-03--01
ICU屬于醫(yī)院比較重要的科室,該科室接診的危重癥患者較多,只有人力、物力、財力及技術上都有了保障,才能確保最佳的救治效果[1]。但是,從過去報道看出,ICU腦出血比較常見,而腦出血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死亡率高[2]。同時,患者抵抗力與免疫力降低,容易誘發(fā)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加重死亡風險。為了探討ICU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肺部感染的影響效果,我院將收治的4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ICU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對象有完整的資料,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研究,以1:1比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64.8±2.3歲(41-75歲)。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64.3±2.7歲(43-77歲)。兩組患者前述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護,并做好口腔管理,及時消毒與更換護理用具等。觀察組則接受預防性護理干預處理:對意識清醒患者以親和的語言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與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他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對患者進行菌種培養(yǎng),明確菌種情況,嚴格按照規(guī)范應用抗生素,并對藥物應用后情況進行觀察,及時發(fā)現不良反應并處理。護理人員操作應嚴格按照ICU規(guī)范執(zhí)行,維持個人衛(wèi)生,全身做好消毒管理,穿戴嚴格的滅菌工作服。意識清醒患者鼓勵自行排痰,昏迷患者應做好吸痰排痰,及時將口腔中的分泌物清除,避免呼吸道與肺部感染。飲食前做好吸痰,維持呼吸道暢通,取30°體位半臥位鼻飼,飲食現配現用,控制溫度40℃,鼻飼的管道應合適,控制好滴速,重點加強蛋白質與維生素供給,提高抵抗力與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肺部感染例數、肺部感染時間、死亡例數、住院時間及其他不良反應(主要有傷口感染、皮下氣腫、導管阻塞、脫管等)情況,實施統(tǒng)計學處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20.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實施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數()表示、實施t檢驗,P<0.05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相關情況
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肺部感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死亡率、住院時間與其他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患者死亡率、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ICU腦出血比較常見,且以中老年人為主,好發(fā)于春季與冬季,在情緒激動或活動時發(fā)病,出血前并無征兆,而且部分患者頭痛劇烈,常有嘔吐與出血后血壓升高等表現[3]。輕度患者有偏癱癥狀,少數有癲癇發(fā)作,嚴重情況下則有意識模糊或昏迷,威脅生命安全。ICU腦出血病情較重,經過檢查與治療后,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但也有部分患者抵抗力與免疫力差,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4],為此需盡早做好預防與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將收治的40例ICU腦出血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加用預防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率、死亡率、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肺部感染時間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預防性護理干預可全方位、系統(tǒng)性及有計劃地制定與開展護理服務,針對肺部感染等做好針對性預防護理,可將誘發(fā)肺部感染的風險因素降到最低,包括心理因素、無菌操作、藥物應用等,使得抗生素應用更謹慎與科學,減少濫用抗生素所致血液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等損傷,也可減少過敏反應,避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無菌操作對于減少感染十分關鍵,要求患者嚴格穿戴無菌手套與口罩及帽子等,無菌室做好消毒,避免細菌或微生物侵襲機體,減少感染源。
綜上所述,ICU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肺部感染與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而且可以縮短肺部感染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朱成秀.ICU腦出血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其肺部感染的影響[J].廣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4(2):113-115.
張亞麗.預防性護理干預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8):62,72.
黃美玲.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6):210-212.
韓玉香.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并發(fā)癥患者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6(15):94-95.
李靜.預防性護理模式對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4):32,34.